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17 23:11:14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導楊翠紅表示:“我們計算了出口的完全增加值率。看到伴隨著它(越南)出口總額的上升,(越南)出口的完全增加值率在穩步下降,我們的實證結果得出它(越南)就應該是加工貿易主要承接地。”
◎楊翠紅認為:“首先就是要解決技術短板,集中力量攻克。另外一個就是我們在數字技術行業也積累了一些優勢。那么接下來是怎么能夠抓住數字經濟發展的機遇,圍繞一些重點的產業來形成自己的產業集群。”
每經記者 趙李南 每經編輯 魏官紅
4月16日,廈門大學舉辦了“中國宏觀經濟預測與分析2023年春季發布會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導楊翠紅在主題演講中說道:“越南的的確確是加工貿易的主要的承接地。”
楊翠紅認為,近幾年,全球產業轉移發生了新的變化,打破了原來的基本面。我國的解決方案是要通過掌握核心技術,在優勢領域形成“控鏈權”。
此外,論壇發布了《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CQMM)2023年春季預測報告》和《百位經濟學家“2023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與政策問卷調查”報告》。
“全球產業轉移也發生了一個新的變化,打破了原來的基本面。比如說加工貿易,2022年的數據出來以后,(加工貿易)實際上已經是22.5%(記者注,指加工貿易出口值占出口總值的比重)。2023年第一季度已經降到18%左右,所以我們加工貿易的比重在逐步地下降。”楊翠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加工貿易的下滑部分,是否是由東南亞國家,特別是越南所承接,一直是近年來重要的經濟關注點,楊翠紅及其小組的相關研究證實了這一點。
“我們看越南貨物出口份額實際上(從)2015年開始,是非常明顯上升。我們就在想咱們中國貨物出口份額的下降是不是有一部分被越南承接去了?去年第一季度有更多的討論提到越南訂單已經排到了年底還做不完。”楊翠紅說道。
楊翠紅表示:“我們計算了出口的完全增加值率。看到伴隨著它(越南)出口總額的上升,(越南)出口的完全增加值率在穩步下降,我們的實證結果得出它(越南)就應該是加工貿易主要承接地。”
此外,楊翠紅長期從事產業轉移領域的研究,在她看來,產業轉移并非是新鮮事。
“實際上產業轉移并不是什么新的東西,一直是有很多很多的研究。因為它實際上是跨國公司根據比較優勢的變化在全球布局,優化它的生產布局,優化利潤水平的過程。”楊翠紅表示。
楊翠紅認為,貿易保護和全球疫情這兩個因素在近年來的確改變了產業轉移的基本面。
“我們國家的紡織服裝,實際上不只是這幾年,十幾年前就開始往外轉,因為我們勞動力成本提高。電子設備制造業、汽車這幾年外轉得比較厲害,是受中美經貿摩擦的一些影響,它可能要繞過關稅壁壘障礙,這些都還算正常范圍內的轉移。但的的確確這幾年兩個(因素)疊加,改變了我們整個產業轉移的基本面。”楊翠紅稱。
對于解決方案,楊翠紅認為,核心技術的突破是能夠主導產業鏈的基礎。
“問題在于我們怎么去做?我們能夠穩住產業鏈,實際上很大程度取決于我們的控鏈能力。你沒有控鏈能力,很容易就被別人替代了。”楊翠紅表示,“核心技術是能夠主導產業鏈的基礎,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唯獨技術創新。”
楊翠紅認為:“首先就是要解決技術短板,集中力量攻克。另外一個就是我們在數字技術行業也積累了一些優勢。那么接下來是怎么能夠抓住數字經濟發展的機遇,圍繞一些重點的產業來形成自己的產業集群。”
“我們不強求在所有的鏈條上都能夠控制,至少在我們有優勢的一些產業上增強我們的控鏈權。所以這也是未來我們打造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為高質量發展做貢獻的核心。”楊翠紅稱。
廈門大學今年還首次發布了百名經濟學家宏觀經濟信心指數和民營經濟信心指數。調查顯示,2023年百名經濟學家宏觀經濟信心指數高達57,高于50榮枯線,經濟學家普遍預期2023年中國經濟將企穩回升。
論壇發布的《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模型(CQMM)2023年春季預測報告》顯示,預計2023年我國GDP增速為5.75%,較2022年上升2.75個百分點。
(實習生李奕潼對本文亦有貢獻)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