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21 14:26:12
◎在4月20日晚間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大模型備受關注??拼笥嶏w董事長劉慶峰在回答提問時表示:“更大規模的大模型差不多已經到了臨界點,下一階段應該用更多的、專業的子模型來協同訓練,以獲得更高、更可靠、更可信的成效?!?/p>
每經記者 朱成祥 每經編輯 張海妮
4月20日晚間,科大訊飛(SZ002230,股價58.62元,市值1362億元)披露2022年年報及2023年一季報。2022年科大訊飛實現營業收入188.2億元,同比增長2.77%;凈利潤為5.61億元,同比下降63.94%。2023年一季度,科大訊飛實現營業收入28.88億元,同比減少17.64%,凈利潤虧損0.58億元,同比下降152.26%。
作為國內AI行業頭部企業,科大訊飛也將推出大模型。在財報發布之前,公司宣布將于5月6日推出星火認知大模型。
在當日晚間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大模型同樣備受關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回答提問時表示:“更大規模的大模型差不多已經到了臨界點,下一階段應該用更多的、專業的子模型來協同訓練,以獲得更高、更可靠、更可信的成效。”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資料圖)
2022年,科大訊飛營收微增,凈利潤下滑。對于業績增長未達預期,科大訊飛表示,一方面是由于社會經濟的特殊環境,較大程度上延緩了公司相關項目的實施、交付、驗收等相關工作的進度,因此影響了收入的實現進度。尤其去年第四季度超過20個項目、超過30億元合同延期(但相關項目并未取消)。另一方面,公司在2019年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后,2022年10月7日被再次極限施壓,從供應鏈到相關的合同簽署需要調整的過程,也影響了當期訂單簽訂的節奏。
不過,科大訊飛也表示,在遭受上述因素影響的同時,公司2022年可持續型根據地業務仍實現了23%的增長,一定程度抵消了大項目延期所產生的影響,公司收入和毛利實現了小幅增長。
在業績說明會提問環節,有分析師問及,2022年、2023年一季度,科大訊飛受到一些社會特殊環境的影響,對公司業務造成壓力。因此想了解站在當下的時間點,公司對主要業務下游的恢復情況的判斷,以及對根據地業務的展望。
科大訊飛總裁吳曉如表示:“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我們很多項目延期。但是根據地業務還是增長了23%,在整個業務結構中占比也提升至58%。雖然去年面臨一些特殊情況,根據地業務也受到影響,但影響顯著小很多。這也說明這些業務的剛需是非常顯著的。無論是教育領域的個性化教學,還是醫療領域的精準治療輔助診斷,還是車載的交互。”
科大訊飛在一季報中表示,由于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特殊的社會經濟客觀環境,當期無法推進項目進程和合同簽署等工作,隨后又面臨春節假期,較多大項目在一季度的簽單、實施、交付、驗收等工作進程出現了延遲,影響了收入的實現進度。一季度的特殊社會經濟環境對公司的影響屬于短期沖擊,不影響公司長期經營基本面??拼笥嶏w稱,公司雖然在一季度業績下滑,但基于在國產替代和業務開拓上的進展,預計從二季度開始將會實現收入和毛利正向增長,并有信心實現全年高質量增長的目標。
根據科大訊飛一季報,面對認知智能技術階躍帶來的重大機遇,公司依托認知智能全國重點實驗室的長期積累,于2022年12月15日啟動了“1+N認知智能大模型專項攻關”,將于2023年5月6日正式發布訊飛星火大模型。上述攻關項目的新增投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期利潤,但是會帶來公司已有產品競爭力的顯著提升,同時還提供了公司深度參與互聯網產業格局重塑的新機遇。
在業績會上,分析師明顯對大模型更關注。關于大模型,一位分析師問到,下一步大模型技術研發的方向,大概會圍繞哪些領域去重點展開?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各個專業領域大量積累的語料,對我們大模型的通用智慧是有很大幫助的。各個其他領域的知識可以觸類旁通,帶來整個邏輯判斷的提升。我認為,在中國今天做認知大模型,一方面跟OpenAI有一個趕超的過程,但將來一定會是通過專用領域達到并跑,甚至領跑。再由專業領域回過頭來,在整個通用領域形成各自的優勢。”
此外,吳曉如稱,大模型將顯著提升人機交互體驗,帶來內容生成及批改輔導產品功能躍升,并提供更加精準的個性化服務,提升訊飛現有產品使用體驗。同時,訊飛認知大模型將廣泛賦能開放平臺合作伙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