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02 22:06:05
◎在上次財報說明會上,郭謹一強調了2022年底重啟聯營門店的計劃,并表示有信心在2023年實現第一個萬店目標。目前來看,瑞幸的萬店目標主要依靠三點:重啟聯營、下沉市場、海外市場。
每經記者 王紫薇 每經編輯 劉雪梅
盈利之后,瑞幸的下一個目標是“萬店”。
5月1日晚間,瑞幸咖啡公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在第一季度,瑞幸的總凈收入為人民幣44.367億元,同比增長84.5%。
盈利也已不是困擾。在美國會計準則下,瑞幸2023年Q1的營業利潤為人民幣6.784億元,營業利潤率為15.3%。月均交易客戶數約為2949萬,同比增長84.6%。
第一季度凈新增門店1137家,總門店數量達9351家,其中自營門店6310家,聯營門店3041家。
這次公布財報之后,瑞幸咖啡董事長兼CEO郭謹一再次強調“萬店目標”。他表示,瑞幸將繼續提升產品研發、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水平,穩健推進全球化布局,加速實現萬店目標。
瑞幸的萬店目標第一次提出,是在今年上一次財報會后。郭瑾一透露,瑞幸在2022年底重新啟動了合作門店的招聘,覆蓋9個省份41個城市。2023年1月底,瑞幸的招募范圍擴大到15個省份的80個城市,“有信心在2023年實現第一個萬家門店目標。”
瑞幸咖啡月均交易客戶數第一季度約為2949萬,同比增長84.6%。
瑞幸咖啡第一季度凈新增門店1137家,其中包含兩家新加坡門店。一季度末門店總數達到9351家,較上一季度末增長13.8%。
在9351家門店中,自營門店6310家,加盟門店3041家。而在一季度新開的1137家門店中,凈新開聯營門店479家,凈新開自營門店658家。
在門店收入中,聯營門店同比增長更多。2023年第一季度,自營門店的收入達到了31.4億元,同比2022年Q1的17.95億增長了74.9%。聯營門店的收入達到了11.35億元,同比2022年同期的5.49億元增長了106.7%。
利用產品開發能力打造“爆品”,仍是瑞幸拉動銷量的王牌。財報顯示,在一季度,瑞幸月均交易客戶數為2950萬,同比增長84.6%。瑞幸推出的“碧螺知春拿鐵”首周銷量達到447萬杯;4月推出的“冰吸生椰拿鐵”首周銷售額突破2.4億元。
瑞幸在供應鏈上游的投入在持續。繼江蘇烘焙基地于去年12月破土動工之后,云南保山生豆處理廠也將在今年年底動工。在原材料上的準備,是在為優化成本,包括為后續聯營門店的開疆拓土做鋪墊。
從財報來看,瑞幸的成本也在增高。
圖片來源:瑞幸財報
一季度,瑞幸材料成本為17.5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9.83億元增長78.5%。門店租賃及其他運營成本為8.9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86億元增長52.2%。增長的原因是,2023年第一季度出售的商店和商品數量增加,導致商店租金、水電費和其他商店運營成本增加。
折舊成本與攤銷費用1.085億元,同比增長13.3%,主要是由于2023年第一季度商店租賃改良的攤銷增加,以及新店投入使用的額外設備的折舊費用增加;配送費用為4.217億元,同比增長70.9%,主要是由于交付訂單數量的增加。
銷售及營銷費用為1.99億元,同比增長84.0%。門店預營業準備及其他支出達到了1568萬元,較去年同期的825萬增長90%,主要是因為廣告費用、第三方配送平臺支付傭金以及分包服務費的增長。
2023年第一季度,銷售和營銷費用占總凈收入的4.5%,與2022年同一季度的4.5%相比,總體穩定。
瑞幸在財報中表示,公司已于2022年3月成功完成臨時清算,并基本解決了所有未決訴訟,與虛構交易和重組相關的損失和費用為590萬元人民幣(90萬美元),比2022年同一季度的1730萬元人民幣減少了84.1%。2023年第一季度,與捏造交易和重組相關的損失和費用占總凈收入的0.1%,而2022年同一季度占總凈營收的1.6%。
在清理完舊賬、業務走向正規的持續拉動下,財報顯示,瑞幸咖啡Q1凈營收為44.3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4.5%。凈利潤為5.65億元,上年同期為1983.5萬元;攤薄后每股ADS收益為1.76元,去年同期該數據為0.08元。公認會計準則下,瑞幸本季度經營利潤為6.78億元,經營利潤率為15.3%,上年同期這兩項數字分別為1610萬元、0.7%。2023年Q1,瑞幸的凈利潤為6.17億元,上年同期為9210萬元。
瑞幸的萬店目標不是第一次提起。在上次財報說明會上,郭謹一強調了2022年底重啟聯營門店的計劃,并表示有信心在2023年實現第一個萬店目標。目前來看,瑞幸的萬店目標主要依靠三點:重啟聯營、下沉市場、海外市場。
在下沉市場,瑞幸要打價格戰。4月21日,瑞幸咖啡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其4月1日開啟的“9.9店慶活動”至少會持續到2024年底。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庫迪咖啡也推出了“9.9元”營銷戰,旨在開城拓土,爭奪下沉市場頭部品牌入場券。
瑞幸對下沉市場也是勢在必得。內部人士告訴每經記者,瑞幸內部已將價格戰時間定為2-3年,底氣在于“每杯都賺錢。”
除了下沉市場,瑞幸也在試水海外。其實瑞幸對海外市場的覬覦從2019年就有。早在2019年7月,瑞幸與中東地區最大的食品制造及銷售公司Americana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計劃共同設立合資公司,在大中東和印度地區開展咖啡新零售業務。
但隨后的財務爆雷讓出海事宜沒了后續。時間來到2022年4月,瑞幸公布的經審計的2021年財務公告上再次提到了出海,用詞是:將“審慎開拓海外市場”。
或許出海業務在2022年初已在瑞幸的日程上。
今年,瑞幸的海外開店在加速,第一站是新加坡。3月底,瑞幸位于新加坡時尚潮流聚集地,烏節路義安城和臨海購物中心濱海廣場的兩家門店同時開啟試營業;4月26日,瑞幸咖啡新加坡的第三家門店試營業。
與此同時,瑞幸咖啡新加坡版APP首杯飲品優惠價是0.99新元(人民幣5元左右),并也上線了“每日領取65折優惠券”,低價策略也成為瑞幸開拓海外市場的方式之一。
瑞幸方面透露,新加坡門店的落地是瑞幸咖啡布局海外市場的重要第一步,通過新加坡市場跑通瑞幸在海外市場的商業模式。
海外市場,已經成為新茶飲與咖啡的下一站,但出海并不簡單。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品牌出海,背后需要品牌化與供應鏈支撐。如何在國內跑通的模式復制到海外,需要出海咖啡品牌持續探索。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