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70后”正部級!他成為首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一把手”!曾表態“互聯網金融必須要監管”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10 16:27:02

每經編輯 段煉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迎來首位黨委書記。

據銀保監會網站,2023年5月10日下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召開領導干部會議。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宣布了中央決定:李云澤同志任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黨委書記

CFF20LXzkOy0jKUPOg3Ezfuic58JG8CvQkwzqAacQ8ZMaZLjQEpuvqzDweia6qAAqlJmcerGLCB1NYYBsI6amuibg.png

CFF20LXzkOy0jKUPOg3Ezfuic58JG8CvQbYrznSeiaWvvYPjlzPBfY3AJO1ticbiae2A9OLXop8SSDcd6NzmNicjwsg.jpg

李云澤 圖片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網

李云澤此前為四川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黨組副書記。

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出組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一負責除證券業之外的金融業監管,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統籌負責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加強風險管理和防范處置,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作為國務院直屬機構。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在銀保監會基礎上組建,將中國人民銀行對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的日常監管職責、有關金融消費者保護職責,證監會的投資者保護職責劃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與此同時,不再保留銀保監會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曾在建行工作20多年

擔任過四川省副省長,組建四川銀行

李云澤生于1970年9月,1993年畢業于天津大學,畢業后長期在中國人民建設銀行天津和平支行工作,后任中國建設銀行天津市分行計劃財務處副處長、處長、天津分行行長助理等職。

2003年,李云澤借調中國建設銀行重組辦、管理機制改革推進辦公室工作,2005年任中國建設銀行天津市分行副行長、黨委委員。

2008年,李云澤任中國建設銀行計劃財務部副總經理,2011年任中國建設銀行戰略規劃與股權投資部總經理,2015年任中國建設銀行重慶市分行行長、黨委書記。

2016年,李云澤任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黨委委員。

2018年9月,李云澤調任四川省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2021年5月起,任四川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2022年5月起,任四川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黨組副書記。

李云澤是二十屆中央候補委員。公開信息顯示,他也是首位“70后”正部級領導。

在離任工行副行長之際,工行發布的離任公告如此評價他的工作:李云澤先生自2016年加入本行以來,恪盡職守,勤勉盡責,在本行業務發展與管理、轉型創新、智慧銀行建設、大零售戰略和綜合化戰略推進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本行董事會對李云澤先生在任期間對本行做出的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擔任四川省副省長期間,李云澤還曾負責組建四川省級銀行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2018年12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定了以新設合并的方式組建四川銀行。2019年2月,銀保監會正式支持以攀枝花商行和涼山州商行為基礎,以新設合并的方式成立四川銀行。

隨之,四川省成立工作專班啟動相關工作,后成立四川銀行前期工作推進小組,由時任四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寧和四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羅文(現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黨組書記)先后牽頭,分管金融的副省長李云澤任組長,辦公室設在四川金控。一些來自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的專業人才以在四川省相關單位掛職的形式參與工作。

2020年11月,四川銀行正式掛牌開業。該銀行是以攀枝花市商業銀行和涼山州商業銀行為基礎,引入28家投資者,采取新設合并方式設立的四川省首家省級法人城市商業銀行,注冊資本金300億元,當時位居全國城市商業銀行之首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堅持市場化原則”

“互聯網金融必須要監管”

李云澤在任職工行副行長期間,曾針對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融科技、私人銀行等方面有過多次對外表態。

在2017年6月的陸家嘴論壇上,時任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李云澤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金融服務創新”大會上指出,資源配置過程中要堅持市場化原則,充分發揮市場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做好加法和減法,應該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配置資源。最后配置過程中要堅決摒棄按照行業一刀切,好行業中也有好企業,壞行業中也有好企業,關鍵還是要根據是否是有效供給配置資源。

“貨幣中介、信用中介、信息中介既是金融機構的根本功能和屬性,同時三者之間互為依托、互為促進,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并不能完全離開以上三中介功能的作用,我相信各金融機構真正在以上三功能作用上發揮出優勢,就一定能夠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積極作為、大有作為。”李云澤說。

3月24日第七屆嶺南論壇上,李云澤表示,金融科技的本質仍是金融,必須對風險進行有效防范,包括保障儲戶利益,降低帳戶風險等。

他指出,金融科技在國內蓬勃發展,可使一個小機構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資金,如果把控不好,容易誘發系統性風險,“所以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科技金融,無論哪種說法,歸根到底還是金融,必須要實施監管”。國內金融領域的科技創新主要集中于支付、貸款等方面,監管還有不少空白之處。用戶對于支付軟件是否會泄露個人信息和數據頗為擔憂

在2017年針對工行私人銀行業務的訪談中,李云澤曾經表示,一家商業銀行的綜合經營實力強不強,甚至不需要去看復雜的會計年報,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去看它的私人銀行業務強不強。因為私人銀行實力就是商業銀行綜合實力的體現。

他相當看重銀行資源整合的能力。資源整合首先要從內部開始,跨部門協作能力對于私人銀行來說,必須不斷加強:行內聯動乃至集團內聯動,與個人金融、信用卡、機構、對公等業務部門、工銀瑞信、工銀安盛集團子公司協作,達成能量聚合升級的協同效果。

要做大市場蛋糕,一定不能單打獨斗。李云澤要求工行私人銀行,發展眼光并不拘于同業競爭,要敢于跳出銀行間、非銀同業機構間的傳統關系,拓展合作渠道,打開上游資金來源的渠道,開放下游產品配置的渠道,實施跨界資源整合。

編輯|段煉?杜波

校對|程鵬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銀保監會網站、澎湃新聞、政事兒、21世紀經濟報道、公開資料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中文字幕99久久亚洲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有码在线 |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久久 | 日韩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码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蜜桃 | 日本欧美麻豆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