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14 12:09:22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彭水萍
近期市場寬幅震蕩,滬指從突破3400點到3300點保衛戰失敗,僅僅在4個交易日內就完成了變天,市場情緒低迷。
周末消息偏暖,能否提振周一市場有待觀察。對于央國企及科技板塊,國資委主任張玉卓強調大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指導推動中央企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布局價值創造的新領域新賽道。
從券商最新觀點來看,開源證券分析認為,經濟維持弱復蘇,成長仍是當下風格主線;民生證券分析認為,國內充電樁景氣度上行,在政策加持下將按下快進鍵。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101835839
NO.1 5月13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到駐滬中央企業調研,強調國資央企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瞄準全球行業競爭前沿,加大和國內外各種所有制企業的合作力度,大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勇攀科技高峰,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國資委將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優化考核、投融資、選用人、模式創新等政策措施,打好組合拳,指導推動中央企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布局價值創造的新領域新賽道,打造創新引領的現代產業集群。
NO.2 上周全市場725只權益類ETF總份額凈增231.59億元。以各自成交均價測算,股票ETF獲凈流入資金約219.49億元。其中科創50ETF基金份額單周增加56.75億份,吸金超60億元,成為上周最受資金歡迎的單只股票ETF;創業板ETF緊隨其后,凈申購資金達35.93億元;上證50ETF吸金近20億元。資金凈流出方面,此前受到資金追捧的證券ETF、基建ETF、中證1000ETF成為“失血”較嚴重的產品,資金“落袋為安”情緒明顯。
NO.3 近日,中汽協發布汽車產銷數據。1-4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35.5萬輛和823.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6%和7.1%。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4萬輛和63.6萬輛,同比均增長1.1倍;汽車企業出口37.6萬輛,同比增長1.7倍。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汽車出口107萬輛,同比增長58.1%。同期,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日本一季度汽車出口95.4萬輛,同比增長5.6%。上述數據表明,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出口已經超越日本,并有望成為全球第一。
NO.1 5月12日,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發文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依靠科技創新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加快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前期政治局會議首提通用人工智能,近期中央財經委強調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而國資委此次明確提出,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概念股包括中文在線、昆侖萬維和科大訊飛等。
NO.2 5月12日,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發文稱,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汽車、電子產品、住房等大宗消費,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國務院總理在5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意見,部署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等。4月28日的政治局會議也重點指出,要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發展優勢,加快推進充電樁、儲能等設施建設和配套電網改造。概念股包括朗新科技、盛弘股份和順電氣等。
中銀證券:經濟結構再變化決定兩條主線
政策驅動的宏觀經濟結構轉型,戰略方向上對牛市行情仍具有深刻影響,助推牛市在某個特定階段與其他必備要素共振,驅動其展開。
經濟結構再變化決定兩條主線。
如果說2010年“戰略性新興行業培育和發展政策”奠定了A股科技成長行業發展的起點,2013年-2015年“經濟發展新常態,調結構、促改革”則標志了經濟結構而非經濟總量成為政府和市場最主要的關心點。進入新時期以來,政策進一步明確“高質量發展”將取代“新常態發展”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中美科技競爭背景下的科技發展、自主可控等結構政策將推動“高質量發展”目標順利實現,也將從結構層面助推高質量慢牛的孕育展開。
最新召開的第二十屆中央財經委會議進一步豐富了、明確了“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會議一方面強調“要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其對應的內涵便是強調新的增量線(發展創造培育新的發展要素:AI人工智能)以及存量線(對老的發展要素進行改革替代:中特估),經濟結構再變化決定兩條主線。
4月市場整體呈現橫盤回落走勢,月初市場在數字中國建設及上月余溫帶動下,賺錢效應仍集中在AI方向。4月行業表現依然分化,科技內部傳媒是唯一錄得大幅正收益的一級行業,順經濟周期行業扭轉上月全月承壓的現象,開啟V型修復,中字頭+低市盈率的中特估較其他相關個股明顯更為強勢。
AI方向業績表現呈現兩極化,涉及算力、芯片、通信設備等上游硬件方向在半導體周期下行階段整體表現不佳,從業績層面而言,現階段市場更關注有一定盈利優勢的應用軟件方向,硬件方面相對更占優或需等待下半年半導體周期上行階段。同期科技內部偏硬科技方向,相對盈利增速視角來看,硬科技與軟科技的相對盈利增速裂口2023Q1開始收斂,TMT行業較硬科技的相對盈利增速優勢已現。
5月均衡配置“中特估”中的高景氣板塊與TMT中充分回調的賽道。對于5月后市行情,綜合考量高景氣預期“中特估”行業中觀基本面與估值性價比,“中特估”景氣預期交易預計仍將演繹且向高景氣預期行業聚焦,而同時部分TMT子賽道在經歷一個月的調整后已開始具備一定的估值性價比。建議均衡配置“中特估”與偏成長的TMT和高端制造。
開源證券:經濟維持弱復蘇,成長仍是當下風格主線
2023年4月社融、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分別1.22萬億和7188億元,均低于市場一致預期的1.72萬億和1.13萬億;3月社融存量增速為10%,增速與上月持平。
邊際修復力度略有放緩且結構繼續分化
經濟整體呈現復蘇趨勢但邊際動能減弱,主要基于:(1)M1有所回升,意味著企業資金活化度上升;(2)短融增速繼續回落,意味著伴隨經濟復蘇,企業現金流持續改善;(3)企業中長期信貸擴張速度維持高位,意味著企業生產擴張能力仍偏強。結合4月PMI數據及通脹數據來看,在終端需求偏弱,通縮環境疊加企業去庫周期尚未完成,短期生產動力或仍舊偏弱,整體宏觀環境尚處于復蘇初期。
居民端需求整體偏弱,需靜待消費意愿回升。
(1)居民短貸回落,消費修復力度仍偏弱。4月居民新增短貸-1255億元,同比多增601億元。這意味著,在短期報復性消費釋放之后,居民消費修復力度繼續邊際放緩,整體修復力度偏弱。(2)居民中長期貸款回暖態勢暫緩。4月居民中長期貸款累計同比-20.2%,降幅環比上月擴大了8.5pct,扭轉了2月以來的收窄趨勢,顯示當前地產仍偏弱。
目前流動性仍處于歷史底部階段,有望趨于改善
市場剩余流動性趨于改善但力度仍較弱。4月M1上升、M2回落帶動M1向M2收斂,資金活化程度提升,信用傳導較為通暢,進而帶動“M1-短融”繼續趨于改善,按月環比改善0.16pct至-4.6%,改善力度較上月有所放緩。但伴隨后續經濟復蘇動力增強,預計后續市場剩余流動性仍有望趨勢擴張。盡管當前經濟復蘇力度仍偏弱,但復蘇跡象顯現且動力邊際向上,后續回暖的確定性仍較強,有望對A股繼續形成基本面支撐。
預計A股向上的趨勢不變。
2023Q1企業盈利拐點已經顯現。經濟整體“弱復蘇”環境下,仍以成長風格為主導。成長比較看好醫藥及硬科技,包括:機械自動化、電力設備(儲能、充電樁、特高壓等),甚至消費電子亦可以左側逐步提升配置。而倘若后續國內經濟一旦轉向全面復蘇,順周期或有望啟動,屆時消費板塊或具備更高的修復彈性。
民生證券:國內充電樁景氣度上行,政策加持按下快進鍵
國內充電樁保有量穩步增長。
截至2023年4月底,國內公共樁保有量達到202.5萬臺,同比+52.03%;同期國內隨車配建私人樁保有量達到406.7萬臺,同比+104.17%。從月度趨勢看,國內公共樁及私人樁保有量均呈現平穩增長態勢。與之相匹配的是月度充電電量也在逐級提高,2023年4月份單月充電量26.8億度,同比+88.73%,進一步凸顯電動車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景氣度仍處于高位運行。
公共樁增速快于私樁,凸顯其高成長性及必然性。
2023年1-4月,全國充電樁新增88.2萬臺,同比+79.3%,其中公共樁增量22.7萬臺,同比+167.70%;同期隨車配建私人充電樁增量65.5萬臺,同比+60.8%。今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門聯合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旨在達成以下主要目標:①新增及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達80%;②新增公共標準樁與新能源標準公車推廣數量比例達1:1。
政策驅動國內公共樁建設進度加速。在國內電動車存量規模越來越大的情況下,發展充電樁成為客觀且迫切的任務,尤其是以高速公路、商超等為代表的公共樁更能解決廣大車主的里程焦慮。1-4月增量車樁比為2.5,仍處于較高水平,凸顯充電樁供給緊張。截至2023年4月,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1532.2萬輛,公共充電樁保有量為202.5萬臺,對應公共車樁比7.6,仍處于上行通道,凸顯公共充電樁彌合市場需求亟待解決,公共直流樁占比提升空間較大。
政策給行業注入強心針。5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會議強調要聚焦制約新能源汽車下鄉的突出瓶頸,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未來“行業政策細化+新能源汽車加快滲透+車樁比高位”驅動下,預計充電樁降迎來發展黃金期。
目前已經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運營商競爭格局。投資建議:建議關注國內份額領先及海外業務實現突破的金冠電氣、金冠股份、炬華科技、綠能慧充、英杰電氣和道通科技以及核心零部件供應商通合科技、英可瑞、沃爾核材和永貴電器等。
民生證券:谷歌推出輕量級AI模型,邊緣算力升級加速
5月11日,谷歌召開“2023GoogleI/O”技術大會,正式發布通用大語言模型PaLM2。PaLM2作為驅動AI機器人Bard的模型的升級版,可使用Fortran等20多種編程語言,100多種口頭語言進行數學、軟件開發、語言翻譯推理和自然語言生成。“小型化”和“離線化”模型出現,邊緣側終端和芯片迭代有望加速。
PaLM2包括Gecko、Otter、Bison和Unicorn四種模型。其中,Gecko作為PaLM2最輕量的版本,可在移動設備端運行快速運行,提供每秒處理20個token的能力。此前大模型在邊緣側終端的應用主要是依靠API接口調用的方式,大模型的訓練和推理仍在云端進行,對邊緣側終端及芯片形態更新沒有太大需求。
4月高通、華為等廠商已實現AI模型在手機終端的輕量化部署,以及昨日谷歌重磅推出PaLM2大模型中的輕量化Gecko版本,能夠提供AIGC更為定制化、時延更低,安全性、隱私性更好的應用,開拓AI模型在終端芯片推理的場景,邊緣側智能終端以及SoC有望全面升級,進入新的更新換代周期。
AI賦智“端側“應用,多領域迎來新機遇。輕量級AI模型未來將持續提升智能終端邊緣算力需求:智能音箱方面,智能音箱是家庭場景和辦公場所的交互中心,AI智能音箱滿足不同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在家庭內部教育、家居控制、工作會議等方面帶來全新用戶體驗,提高生活舒適度和工作效率。
其他智能終端方面,智能手機作為目前常用的終端硬件,未來有望轉化為人與萬物互聯的重要流量入口,在ChatGPT的加持下智能手機有望迎來新一輪創新周期,加速下游需求復蘇節奏。AI的助力下,智能硬件的能力邊界不斷拓寬。智能硬件有望成為AI流量入口,大模型將大幅度地提升智能硬件產品的使用體驗,AI智能硬件廠商則有望借助ChatGPT提升硬件價值量,開啟新一輪創新周期。
投資建議:隨著AIGC內容的拓寬,未來智能終端的人機交互都將重構。輕量化AI模型賦能硬件,將帶來產品邏輯的深度變革,智能硬件均有重估值潛力。
1)智能硬件:國光電器、創維數字、漫步者、惠威科技、佳禾智能。
2)手機終端:小米集團、傳音控股。
3)AIOT芯片:樂鑫科技、恒玄科技、晶晨股份、中科藍訊、瑞芯微。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10183583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