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09 11:34:50
每經AI快訊,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公司采用何種策略應對來自國外電驅動企業的競爭,比如日電產、聯合動力等?對公司在國內純電動車的電驅動市場萎縮的原因有無認真分析和應對措施,目前大量的研發費用預計在未來會產生多少收入?
精進電動(688280.SH)6月9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境外企業參與境內市場的競爭會長期存在,這也是境內市場良性發展的一個現象。公司采取的應對方案之一是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在海外市場確立一定的市場地位,而且公司已經初步達成這個目標。由于公司這個戰略初見成果,也進一步豐富了公司產品和市場,提升了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公司商用車產品在國內市場處于領先地位。公司的乘用車產品的境內和境外銷售額比例大約是54:46。公司在未來12個月會有幾個境內項目量產,境外的三合一已經在今年量產。所以乘用車產品未來會保持一個健康的境內和境外市場的組合和增長。關于研發投入,幾個很好的例子,公司出口的三合一產品(包括內含的電磁離合,降噪技術,駐車防滑等安全功能)如果沒有之前的內研項目的積累,是不可能在客戶群雄爭霸的國際招標過程中脫穎而出。而且這個項目的中標當時給很多國際級競爭對手的震撼非常大。另外,公司未來投產的碳化硅控制器也是得益于之前的內研項目。截至目前,公司所有的產品和開發銷售收入都是基于全部自主開發的產品和技術。
(記者 蔡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