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04 10:16:35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葉峰
A股市場迎來重磅大利好!8月3日深夜,中國結算宣布,為配合貨銀對付改革落地實施,進一步提升市場資金使用效率和結算備付金精細化管理水平,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結算)擬自2023年10月起進一步降低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將該比例由現行的16%調降至平均接近13%,并正式實施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差異化安排。
按照付款時間節點實施差異化安排
對于此次正式實施差異化安排,市場早有預期。
2022年5月,中國結算修訂發布了《結算備付金管理辦法(2022年5月修訂版)》,其中差異化備付金相關條款雖暫未生效,但市場機構對于差異化備付金相關安排已有充分認識。
2023年4月7日,中國結算發布《中國結算關于開展結算參與人托管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比例計收方式申報及變更的通知》,并完成結算參與人托管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比例計收方式初始申報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于中國結算前期發布的《結算備付金管理辦法(2022年5月修訂版)》,此次中國結算關于差異化調降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正式實施的新聞稿在明確了正式實施時間等安排的基礎上,進一步下調了差異化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的具體比例參數。
其中付款時間在9點前、11點前和11點后對應的付款比例分別由14%、16%、18%調降至13%、15%和16%,取款時間在9點前和9點后對應的取款比例分別由18%、14%調降至16%和13%。
中國結算表示,差異化調降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是在中國證監會的堅強領導下,為提升結算參與人在貨銀對付(DVP)改革中的獲得感,制定的一項改革配套措施。
2019年以來,中國結算曾兩次調降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分別于2019年12月將股票類業務最低備付金繳納比例由20%調降至18%,以及2022年4月將股票類業務最低備付金繳納比例由18%調降至16%。
可以看出,上兩次調降結算備付金比例均僅有2個百分點,本次直接調降3個百分點,為DVP改革以來力度最大。
業內人士稱,此項措施實施后結算參與人的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最低可由現行的16%調降至13%,有助于鼓勵結算參與人及客戶盡早完成資金交收,進一步提升證券公司及基金管理人等市場機構的資金使用效率。據了解,自DVP改革于2022年12月26日實施以來,為適應DVP改革相關要求,證券公司在經紀、融資融券、自營等業務中基本均已逐步調整交收習慣,實現了盡早付款。
托管業務可選擇差異化或固定的最低結算備付金比例計收
值得一提的是,從結算參與人業務類型來看,實施范圍包括結算參與人的經紀、融資融券、自營和托管業務,QFII托管業務結算備付金最低繳納比例不變。此外,托管業務可以選擇適用差異化或固定的最低結算備付金比例計收。
證監會指出,對托管業務做出這一安排,是因為主要是考慮到部分開展托管業務的結算參與人可能暫不具備為其托管業務客戶提供差異化最低結算備付金比例計收方式的業務和技術條件,為穩妥推進差異化結算備付金調降工作,中國結算提出結算參與人根據實際業務情況,對托管業務自主選擇適用差異化或固定最低結算備付金比例計收方式,并已組織相關結算參與人完成了全部托管備付金賬戶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計收方式的申報工作,相關結算參與人均選擇對托管業務適用固定最低結算備付金比例計收方式。
釋放流動性約300億
結算備付金被形象的稱為證券行業的“存款準備金”。本次下調結算備付金比例,對于資本市場而言,最受益的就是與資本市場直接相關的證券板塊,被形象的稱為證券行業定向“降準”。
中信證券研究表示,下調結算備付金比例有利于充分發揮券商配置能力,合理調配公司資金,緩解流動性壓力,從而提升股東回報。長遠來看,結算備付金比例有望隨著券商經營能力的提升而持續調整,長期將打開證券行業發展空間。
東興證券也表示,降低結算參與人的結算備付金最低繳納比例, 有利于減少全市場資金占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亦能一定程度上為市場注入流動性。對于證券行業而言,結算備付金釋放將有助于提升行業 roe 和盈利預期。
而據業內人士測算,本次定向“降準”預計釋放證券行業資金超過300億。
中國結算也表示,此次中國結算經過前期充分測算和準備,以更大力度調降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在確保結算系統安全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強化結算風險管理的精細化水平,提升市場資金使用效率,助力提振市場信心。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8238502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