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08 18:40:48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每經編輯 彭水萍
8月8日,為規范證券公司內部審計工作,提高內部審計質量,提升證券公司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促進證券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中國證券業協會制定發布了《證券公司內部審計指引》(以下簡稱《內審指引》)。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內審指引》強化了黨對證券公司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在證券公司內部審計工作實踐的基礎上,明確證券公司內部審計范圍,規定內部審計組織架構,規范內部審計工作流程,加強內部審計結果運用,進一步推動證券公司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完善內部審計監督體系,加強內部審計人員隊伍建設,提高內部審計工作效能。
其中特別提到,證券公司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建立總審計師制度。內部審計人員數量原則上不得少于公司員工人數的5‰,且一般不得少于5人。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整理,《內審指引》有以下要點:
《內審指引》第六條規定了證券公司內審文化原則:證券公司應當加強內部審計文化建設和宣導,推行獨立、客觀、公正、廉潔的內部審計文化,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內部審計隊伍,踐行合規、誠信、專業、穩健的證券行業文化。
《內審指引》規定,證券公司應當建立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內部審計體系,明確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體制、工作機制、職責權限、人員配備、履職保障和行為規范等。
第八條特別提到,證券公司董事會對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有效性承擔最終責任。
證券公司董事會應當設立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根據董事會的授權,負責審核內部審計重要制度,審議內部審計中長期規劃、年度審計計劃,督促內部審計發現重大問題的整改,聽取內部審計工作報告、考核評價內部審計工作情況并提出相關建議等。
《內審指引》規定,證券公司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建立總審計師制度。
需要說明的是,中證協特別指出,在征求意見期間,有券商提出,“強制要求設立總審計師并由公司高管擔任可能增加公司負擔”等。總審計師制度有利于證券公司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但考慮到現階段證券公司規模不一,直接要求建立總審計師制度可能會使個別證券公司難以適應,因此未做強制要求。
《內審指引》規定,證券公司應當為內部審計部門履行職責配備足夠的內部審計人員,并提供充分的工作支持和履職保障。內部審計人員數量原則上不得少于公司員工人數的5‰,且一般不得少于5人。證券公司控股子公司(設立內部審計部門或內部審計崗位的,內部審計人員數量和占比與證券母公司合并計算。
《內審指引》規定,總審計師、內部審計部門負責人的工作考核評價稱職的,其薪酬收入總額應當不低于本公司其他同職級人員的中位數;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考核評價合格的,按照人均不低于本公司總部其他同職級人員平均水平的原則,確定內部審計部門的薪酬收入總額。
《內審指引》規定,證券公司應當重視計算機輔助審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科技在內部審計工作中的運用,逐步建立健全內部審計管理信息系統,提升內部審計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證券公司不得將內部審計事項委托給正為公司提供外部審計服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及其關聯機構,不得將內部審計事項委托給近三年內為公司和該審計事項提供過相關咨詢服務的第三方及其關聯機構。
《內審指引》規定,內部審計部門對于發現的違規事項,應根據公司規定視情況提請對責任人員進行問責處理;對于發現的重大違紀違法情況,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移交有權機關處理。
證券公司應當完善考核任免機制,將內部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作為公司人員考核評價、職務任免、獎勵懲罰等的重要依據。
證券公司內部審計人員因履行職責受到打擊、報復、陷害的,公司應及時采取保護措施,并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內審指引》同時提到了五種內審人員玩忽職守將被問責的情形:
(一)因故意或重大過失導致未發現問題并造成嚴重后果的;
(二)隱瞞審計查出的問題或者提供虛假審計報告的;
(三)泄露國家秘密或者商業秘密的;
(四)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的;
(五)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或公司規定的其他情形。
但內部審計部門和審計人員遵循內部審計相關法律法規及公司內部審計規章制度,在履行內部審計職責時實施必要的內部審計程序后仍未能發現重大風險事項的,可免予問責。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0000928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