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31 14:25:05
每經記者 孔澤思 每經編輯 董興生
在一季度凈利潤虧損超7億元的情況下,德方納米(SZ300769,股價93.07元,市值260億元)二季度虧損雖然環比縮小,但上半年盈利依然未能轉正。
8月30日晚間,德方納米發布2023年半年報。2023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88.92億元,同比增加17.6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10.44億元,同比由盈轉虧;基本每股收益虧損3.75元。
圖片來源:財報截圖
德方納米表示,2023年1~4月份,受主要原材料鋰鹽價格大幅下跌及下游需求放緩影響,公司產品銷售價格下降。同時,此前積累的較高價位的原材料庫存,導致公司生產成本較高。5月開始,隨著下游需求逐步恢復,公司的產能利用率開始回升,6月銷量進一步增長,產品銷售價格亦有所上漲,盈利能力逐漸恢復。公司第二季度業績虧損幅度相較第一季度有所收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德方納米在此前碳酸鋰高價位時囤積的材料,已面臨較大損失。半年報中記載,公司資產減值損失就有7.84億元,主要為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這也是公司上半年“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截至6月底,德方納米仍有22.66億元的存貨,相比之下,上年末為51.33億元。
德方納米主營鋰電池正極材料,主要產品包括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和補鋰劑。由于公司未單列各產品營收,從整個磷酸鹽系正極材料營收來看,上半年營業收入88.7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營業成本卻有90.95億元,同比增長67.47%;整體毛利率下滑30.27個百分點至-2.46%。
目前,德方納米已建成年產26.5萬噸納米磷酸鐵鋰、年產11萬噸磷酸錳鐵鋰的項目,部分產能正在爬坡中。但今年1~6月,鋰電池正極材料產量僅為8.8萬噸,產能利用率較低。
記者注意到,在產能利用率較低的情況下,德方納米再次發布了募資計劃,擬發行可轉債募集不超過35億元,用于“年產11萬噸新型磷酸鹽系正極材料生產基地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在行業結構性產能過剩趨勢下,德方納米繼續擴產有哪些考量?8月31日上午,記者向公司方面發送微信采訪消息,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