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區域

每經網首頁 > 區域 > 正文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成都實踐”系列報道啟動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11 15:54:24

每經記者 趙博淵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北京城市景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69170700

2023年9月7日,東南亞地區首條高鐵——由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合作建設的雅加達至萬隆高速鐵路開通運行,兩地間最快旅行時間由3.5小時壓縮至40分鐘,標志著印尼正式邁入高鐵時代。雅萬高鐵的成功開通,進一步密切了中國與印尼的友好交往,也成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縮影。

時間回溯到十年前的同一天。201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作重要演講,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次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發表演講時又首次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具有非凡歷史意義的“一帶一路”倡議就此揭開序幕。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回眸十年,共建“一帶一路”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愿景轉變為現實、從“大寫意”到“工筆畫”,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光明大道。如今,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我國參與全球開放合作、改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促進全球共同發展繁榮、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方案,讓世界向著實現共同繁榮的美好愿景不斷前進。

十年來,得益于共建“一帶一路”,塞爾維亞斯梅代雷沃鋼廠重現活力,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吞吐量居地中海港口前列,烏茲別克斯坦白內障患者重獲光明,塞內加爾干旱地區村民飲水更安心……截至今年6月,中國已經同152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余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2年,我國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貨物貿易進出口額年均增長8.6%,與共建國家雙向投資累計超過2700億美元,在共建國家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超過1.2萬億美元,我國企業在共建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已為當地創造42.1萬個就業崗位……毫無疑問,十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碩果累累,成就舉世矚目。今年10月,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在北京舉辦,這是紀念“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最隆重的活動,也是各方共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平臺,截至目前已有90多個國家的代表確認與會。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除了在海外不斷擴大合作,面向國內,我國也積極推進區域重大戰略與共建“一帶一路”銜接融合。作為調整區域經濟空間布局的重要舉措,兩者的銜接融合能夠顯著增強區域重大戰略的引領輻射效應,提升共建“一帶一路”的增長擴散效應,為形成國內大循環提供強大動力。

其中,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為起點,北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南連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東西協同銜接長江經濟帶。在“一帶一路”總體框架和構建新發展格局背景下,借助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建設的東風,作為雙城經濟圈的極核之一,成都正邁向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發開放的新臺階。

值此“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之際,全國主流財經媒體每日經濟新聞特別推出專題系列報道《共建“一帶一路” 成都創新實踐——高水平開放助力成都經濟高質量發展》。從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維度出發,通過經濟視角講述成都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改革故事。系列報道開啟的同時,每日經濟新聞還將聯合太和智庫,同步啟動成都“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典型案例征集活動、“一帶一路 城市行動”線下沙龍活動等,通過“以征集促傳播、以活動促品牌”的形式,讓成都融入“一帶一路”十年來的重要事件更加可知可感可及。

“一帶一路”非凡十年,成都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取得了哪些成就?又有怎樣的經驗啟示?敬請關注系列報道。

案例征集投稿郵箱:zhangq@nbd.com.cn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6917070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在线播放AⅤ免费播放国产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欧洲 | 在线亚洲专区高清中文字幕 | 亚洲A级性爱免费视频 | 亚洲粽合在线免费视频 | 日本五月丁香有码在线观看 | 日韩经典欧美高清一区二区U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