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25 13:49:19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葉峰
醫藥板塊在創新藥和減肥藥的聯袂帶動下,再度強勢集體大漲,醫藥類ETF普漲逾1%,值得關注的是,醫藥行業2023年以來表現不佳,經過前期深度調整,疊加未來流動性的改善,作為包含科技、消費等多重屬性的剛需行業,醫藥行業當下迎來較好的布局時點。
點評:拋開創新藥ETF這一大類,今日上午走勢最強的醫藥ETF為醫藥創新ETF(560600),這是去年3月份成立的ETF,追蹤的是中證醫藥及醫療器械創新指數。
中證醫藥及醫療器械創新指數是從滬深市場醫藥衛生行業的上市公司中,選取30只盈利能力較好且具備一定成長性和研發創新能力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兼具盈利性與成長性的醫藥及醫療器械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目前,追蹤該指數還有一只ETF,為醫療創新ETF(516820),該ETF份額規模較大,達到33.8億份。
中證醫藥及醫療器械創新指數重倉股
點評:目前醫藥ETF規模巨無霸為醫藥ETF(512010),其規模達到491.29億份,該ETF上午半日成交金額也達到5.17億元,這也是交易金額最大的醫藥ETF。該指數追蹤的是滬深300醫藥衛生指數 。
目前,追蹤該指數僅有醫藥ETF(512010)。
滬深300醫藥衛生指數重倉股
點評:醫藥龍頭ETF(515950)和醫藥50ETF(159838)同時追蹤的是中證醫藥50指數 ,屬于目前醫藥50指數類交易相對活躍的ETF品種。
中證醫藥50指數從滬深市場的醫藥衛生行業中選取規模大、經營質量好的50只龍頭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滬深市場醫藥行業內龍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中證醫藥50指數重倉股
點評:在生物醫藥類的ETF中,生物醫藥ETF(159859)規模最大,達到71.73億份,該ETF追蹤的是國證生物醫藥指數,不過在題材類醫藥股炒作中,這類醫藥主題ETF表現相對最弱。
國證生物醫藥指數以滬深北交易所屬于生物醫藥產業相關上市公司為樣本空間,根據市值規模和流動性的綜合排名,選出前30只證券作為指數樣本股,反映了生物醫藥行業的整體運行情況,向市場提供了細分行業的指數化投資標的。追蹤該指數的ETF還有兩只,分別為生物醫藥ETF基金(159508)和生物藥ETF(159839)。
國證生物醫藥指數重倉股
通過對比不難發現,概念類醫藥股炒作風向來臨時,追求短期收益彈性,可以關注規模較小,有創新主題類的ETF以及追蹤醫藥50指數的相關ETF,而追求穩定收益,風險偏好更低的投資者可以關注規模最大的醫藥ETF。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