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30 17:14:32
◎“‘認房不認貸’政策出臺后,市場確實開始產生一些積極變化,如我們整體到訪量數據是在提升的?!饼埡貞c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但客戶整體還處于觀望期,期待有更優、更好的政策,“因此整體轉化成交情況還不是很好?!?/p>
每經記者 陳利 每經編輯 陳夢妤
“剛出臺政策的那兩周(9月1日-14日),疊加秋交會各項目給出的優惠政策,盡管大部分購房者還處于觀望狀態,但整體到訪量還是有明顯提升,每天到訪量最多能達到20組。”重慶電建·洺悅府項目置業顧問張欽(化名)在第三方平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秋交會期間,項目還推出了特別優惠。
張欽所指的秋交會是重慶在官宣“認房不認貸”后的一周,即9月7日開啟的2023重慶秋季房地產暨家居展示交易會,共88家企業、220余個商品房項目參展。
根據重慶市住建委發布的消息,2023年秋交會期間(線下9月7日-10日,線上9月7日-10月31日),在中心城區購買房屋的,由房屋所在地區政府(管委會)給予一定的購房補貼。主要有:一是契稅返還,一般為50%、最高可達100%;二是現金補貼,住宅為10000元/套、非住房為2000元/套;三是對人才和多孩家庭提高補貼標準。
在多重利好政策疊加下,部分項目成交量也有了明顯提升。“新政對跨區域、有改善性需求購房的人士比較友好,很多之前在觀望的購房者更有意愿來咨詢。”招商渝天府一位置業顧問說,新政出臺后的一周,其所在項目成交額達到4930萬元。
“這兩天咨詢的客戶明顯多了一些,包括客戶對政策的關注度以及購房的意愿也比前兩個月要高一些。”龍湖江山頌項目負責人表示,新政一周其項目銷售額在8000萬元上下,相當于以前一個月的交易額。
“‘認房不認貸’政策出臺后,市場確實開始產生一些積極變化,如我們整體到訪量數據是在提升的。”龍湖重慶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表示,但客戶整體還處于觀望期,期待有更優、更好的政策,“因此整體轉化成交情況還不是很好。”
“新房帶看量整體提升了20%左右。”重慶鏈家萬科錦城店商圈經理劉小波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9月交易量比以往也有一定提升,不過市場整體處于比較穩定狀態。
“政策剛發布的前兩周,項目到訪量和成交量是有一些提升的,最近已經有所下降了。”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購房者身份咨詢重慶沙坪壩中建·啟宸項目,置業顧問黃倫(化名)如是表示。
另一百強房企重慶區域負責也指出,“人氣有所提升的項目多位于核心區,或者郊區具有好的教育、交通資源的項目,其他基本沒什么變化。”
宸御聯行管家公司創始人、房產投資專家潘樹屹在重慶經營著幾家中介門店,主要為置業成都、重慶的改善性購房者提供房產信息咨詢。在他看來,近段時間重慶連續出臺的政策一方面穩住了市場,另一方面也有小部分樓盤成交出現了上升,但“整體還是橫盤。”
這“小部分上漲”的樓盤就是改善性項目。
重慶一不愿具名的機構人士更是直言,這一次政策沒任何效果,“(平均下來)主城區每四個項目一天只能賣一套房。”
來自渝地云監測數據顯示,9月1日-9月14日,重慶主城九區新房成交量為20.37萬平方米,成交金額30.87億元,成交套數1701套,成交均價15154元/平方米;而在7、8月時月均成交約34萬平米。
“7、8月本來就是淡季,新房成交量已是今年的谷底。”重科華地城鄉空間與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劉渝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指出,當下,重慶既無限購的行政政策,又針對財稅政策端的房產稅做出調整,還有“認房不認貸”,對購房者來說都是利好,購房需求會被刺激釋放。”
中指研究院重慶分院在接受每經記者微信采訪時也表示,當前重慶市按照能出盡出、應出早出原則,從多個方面對樓市政策進行了放松,有助于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不過,記者采訪的多位重慶業內人士均表示,當前重慶政策已相對很寬松了,但對于購買需求刺激作用不大。
劉渝鑫表示,進入新常態,房企未來競爭從曾經的高周轉效率競爭,轉向更多的產品競爭。在他看來,未來大塊地出讓可能性不大,企業不會拿大地做穿越周期的事情,拿小地,100畝內,“短平快,重視當前市場和配套,要求眼見為實,而不是看未來期望。”
事實上,當前“穩起”的不僅是新房市場,重慶二手房市場同樣“穩起”。
“近段時間的價格和成交量都沒有太大變化。”重慶沙坪壩區德佑一門店資深中介于洋(化名)告訴記者,目前重慶二手房屬于買方市場,很多客戶都處于觀望階段,能降價的房源之前基本都已經調低了價格,當然也有“部分急于賣房的業主價格會稍微便宜”。
在第三方平臺上,記者也先后咨詢了渝中區、九龍坡區、渝北區等多個主要區域的多家房產中介公司。被問及“新政變化”時,“最近一段時間連續的新政出臺后,來門店咨詢業務的人流相對多了起來,但下單轉化情況還不明顯”成了一致回答。
“整個重慶二手房咨詢量可能有10%的提升,但客戶群體沒有發生什么本質變化。”劉小波表示,近幾年公司客戶主要以剛需或者改善型客戶為主,新政后在業務結構上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連環單”增多了。
何謂“連環單”?即只有一套房的業主,經由經紀人出售后再買入新的房源,也就是常說的“賣舊換新”。但他也指出,目前二手房的銷售周期平均在6個月以上,因此短時間內成交依舊比較穩定。
在他看來,這有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就在于重慶購房需求相對比較恒定;第二是因為重慶的區域分散,每個區域都有銷量較好的項目,相當于整體交易量分布較散,不會形成聚焦某個盤賣得特別好的現象。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近段時間,重慶二手房掛牌量還在持續上漲。
據貝殼找房,今年6月底,重慶二手房掛牌量已經為226033套,而截至9月22日,掛牌量為236226套,三個月時間新增1萬多套。不過這一數據相對上半年月均增長1萬套而言,已出現了明顯下降。
“其實最近兩年的掛牌量基本穩定在20萬套出頭。”劉小波表示,新政后確實出現了部分只有一套房想賣掉做置換的客戶,“如果業主想把賣房周期變得更短,唯一的核心途徑肯定是降價。”
以位于渝北區的水晶酈城一組團一套120平方米套三房源為例,“帶車位掛牌價190萬元,這個月我們成交了一套同戶型,180多萬元。”于洋告訴記者,小區目前在售車位就是18萬-20萬元/個,據此來算該房源掛出的價格已遠低于小區18542元/平方米均價。
在貝殼找房上記者看到,該房源于今年8月10日掛牌,一個月時間里已先后調價5次,累計降價40萬元,“業主急著用錢。”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陳利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