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07 09:34:19
IPO市場的“寒意”已讓券商感受深切。數據統計顯示,今年前9個月,有264家企業IPO首發上市,較去年同期減少37家,同比下降12.29%;首發募集資金3236.4億元,同比下滑33.34%。受IPO市場大幅下降影響,中介機構可獲取的首發發行費用為247.39億元,同比下滑18.53%。今年前三季度,有IPO保薦承銷業務的券商有56家,IPO保薦承銷收入合計為190.91億元,同比下滑13.97%。部分券商逆勢狂飆,“黑馬”民生證券IPO保薦承銷收入增36.75%,行業排名第四名,中信建投IPO保薦承銷收入增長9.12%,五礦證券等超10家券商同比實現零的突破。行業仍保持較高集中度,排名前十券商行業收入占比達69.53%。
點評:前三季度首發募集資金縮水,對券商投行的保薦承銷收入造成直接影響,整體上還是未擺脫“靠天吃飯”的境況。不過,部分券商能在逆勢中取得優異表現,也反映出券商投行的差異化競爭路線有跡可循,需要券商在業務上不斷創新創舉,才能在激烈競爭中突圍。
剛過去的第三季度,券商行業罰單多達百余張。記者對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滬深京三大交易所、全國股轉公司、證券業協會、中國人民銀行及各分支機構等官網披露信息進行了全面統計,以罰單生效日期計算,2023年三季度,券商行業共計收到104張(含券商、分支機構及從業人員)罰單,涉及46家券商。其中華西證券和光大證券分別有7張和6張。另外,涉及國融證券、中航證券、浙商證券、國信證券各4張。就罰單指向領域而言,104張罰單中涉及經紀業務的有38張,投行業務有31張,研究業務有14張,反洗錢罰單數量有11張。此外,信息技術領域、從業人員炒股、資管業務、自營業務以及公司治理方面也存在少量罰單。
點評:三季度券商罰單超百,反映出當前證券行業的嚴監管狀況仍在持續,都券商各項業務展業都提出了高標準高質量的要求。此外,從罰單指向領域來看,經紀、投行和研究領域業務是各券商展業過程中值得嚴格內部控制和重點自律的方向。
作為改革的重點內容,做市準入條件的下調、新三板做市商的引入預示著北交所做市商擴容在即。據財聯社,記者近期多方了解,海通證券、長江證券、開源證券、上海證券、廣發證券、中泰證券等至少6家券商已著手開展北交所做市準備工作,其中,海通證券、開源證券已著手開始技術層面的準備。值得一提的是,長江證券董事會近日通過了相關議案,擬申請北交所做市交易資格并開展北交所交易業務。這是北交所做市資格門檻降低以后,首家公告擬申請相關資格的上市券商。
點評:未來北交所做市商或將擴充到40家左右??梢钥吹剑试S符合條件的新三板做市商參與北交所做市業務是本次改革的亮點所在。經過篩選,符合擴容資質的券商為深耕新三板做市、參與北交所業務熱情較高的中型券商。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6255685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