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商總會 2023-10-10 17:23:03
10月12日,以“科技無界——智能、綠色、融合”為主題的【2023未來大會】系列活動將在成都舉行。我們特別發起『智庫看未來』線上思想交流活動,邀請知名高校及智庫專家學者關注本屆大會主題,為廣大科技企業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融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指點迷津。
本期觀點,來自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數字化工業集團,西部大區數字化業務總監毛惠平。他認為,未來向智能制造發展的技術核心,是綠色數字孿生。我們應抓住新的發展機遇,利用綠色數字孿生技術賦能實體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實現實體產業由大變強、由全到優、創新升級。
毛惠平 圖片來源:川商總會微信公眾號
解讀嘉賓:毛惠平,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數字化工業集團,西部大區數字化業務總監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興起,世界制造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調整,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加速融合帶來了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強的創新能力,促使產業結構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綠色制造轉變,為全球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在智能制造已成為全球制造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的今天,智能化與數字化已成為支柱產業變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制造業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空間廣闊、潛力巨大。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為國家戰略,實現雙碳目標不僅解決環境問題,更倒逼經濟與產業轉型。它將成為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及格線”。制造業的轉型不但要提質增效,同時還要減少碳排放,用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情。我們認為未來向智能制造發展的技術核心,是綠色數字孿生。我們應抓住新的發展機遇,利用綠色數字孿生技術賦能實體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實現實體產業由大變強、由全到優、創新升級。綠色數字孿生意味著引領智能制造發展的三個融合:
o IT和OT的融合
o 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深度融合
o 數字化和低碳化的融合
而一家制造型企業如果要實現這三個融合,需要打通貫穿其生產及運營的四條價值鏈:產品生命周期價值鏈、訂單到交付價值鏈、制造系統工程價值鏈以及工廠生命周期價值鏈。企業競爭的本質是資源配置和效率的競爭,四條價值鏈的打通和各環節之間的高效協同,決定了企業數字化水平的高低。通過綠色數字孿生,企業可以秉承全局尋優視角,從數據中挖掘減碳潛能。我們可以借助大數據和仿真技術,模擬企業運營、生產及產品設計中不同減碳方案的場景,制定優化方案;然后把優化方案帶入到物理世界進行交叉驗證,同時預測未來碳排放量,考慮碳配額及碳匯價格,系統性的計算投入產出比;最終推動實施落地,并持續迭代優化。
綠色數字孿生讓我們通過數據最終形成基于數據的洞察和反饋,并持續改進真實產業世界中的產品、生產與服務,為企業在速度、柔性、質量、創新和低碳方面創造出真正的價值。數字化是低碳化的加速器,可以釋放綠色發展的無限潛能。而低碳化則為數字化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應用場景,催生新的綠色產業發展。通過數字化和低碳化的“雙輪驅動”,可加快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本地化創新,支持企業快速響應和滿足市場需求,進一步推動其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發掘更多應用場景和未來新賽道。
經濟的發展依賴于市場的蓬勃興旺,而企業作為市場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推動實體經濟高速發展的主要力量。龍頭企業是市場的引領者,能通過自身影響力帶動市場發展方向,顯著促進本地產業鏈和鏈屬企業的成長。中小企業同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具備更靈活的組織結構和更快的決策速度,能夠更迅速地響應市場需求和變化,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應充分釋放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潛力,通過打造企業各價值鏈協同、開放的產品+服務賦能的生態體系;建立跨價值鏈體系化的數字化管理+技能培育模式;建設具備充分價值驗證的細分行業數字化轉型“燈塔”,在核心產業及新賽道中成長出更多“專精特新”與“隱形冠軍”,進一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涵 攝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