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13 15:18:59
每經記者 葉峰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大盤全天低開低走,深成指跌近1%。盤面上,減肥藥概念反復活躍,5.5G概念逆勢走強,消費電子產業鏈活躍。
ETF方面,豆粕ETF漲1.6%。此外,創新藥、醫療器械、消費電子相關ETF漲幅居前。
有券商分析認為,年初至今,醫藥生物板塊整體呈盤整狀態,內部各細分行業走勢則有明顯分化。當前醫藥生物板塊估值仍處于歷史低位;機構持倉比例雖連續兩季度呈回升趨勢,但截至2023年中報,扣除醫藥基金后仍處于低配水平。在醫保綜合改革穩步推進的背景下,本土醫藥生物企業挑戰與機會并存;而從衛生總費用、醫保收支維度來看,醫藥生物行業仍有望持續擴容。需求復蘇升級、供給創新迭代,是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內驅力。行業長期邏輯不變,當前可逐步加強對醫藥板塊布局。
而對于消費電子,有機構表示,多家終端廠商發布新品帶動消費電子市場回暖,產業鏈上游供應商訂單飽滿。存儲芯片價格持續復蘇,主要存儲制造商的持續減產漲價形勢下,有望進入新一輪漲價周期。整體產業處于繼續筑底階段,建議持續關注周期筑底、國產替代、汽車電子三條投資方向。
下跌方面,多只港股相關ETF跌超3%。
美國9月CPI通脹數據高于預期,使投資者對美聯儲年內可能需要再度加息、并在更長時間內維持高利率政策的擔憂升溫。
不過,在券商看來,國內基本面復蘇趨勢延續,活躍資本、促消費、穩地產、新基建、產業集群等政策加持,有望給港股上揚帶來強勁動力。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61568739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