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城市24小時 | 這個大都市圈,又變大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19 00:00:39

從最新信息來看,上海大都市圈范圍有望再次擴大,新納入杭州、紹興、泰州和宣城四座城市。

每經記者 劉艷美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534506

上海大都市圈又擴容了?10月18日,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方微信發布消息,近日,上海大都市圈13個城市在上海共同舉辦《上海大都市圈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聯創工作營。上海市規劃資源局局長張玉鑫談到,要努力建設最全球、最現代、最江南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圈。

上海市規劃資源局還透露,今年年初以來,在自然資源部空間規劃局的指導下,上海市規劃資源局領導帶領工作團隊先后拜訪了南通、舟山,近期又集中赴常州、蘇州、無錫、嘉興、湖州、宣城、泰州、紹興、寧波和杭州進行專題溝通交流,對接需求,形成共識。為進一步提高規劃的前瞻性、科學性和實施性,“1+12”城市共同開展聯創工作營,充分凝聚合力,共謀都市圈發展,共繪一張未來藍圖。

不久前,上海市規劃資源局工作組赴泰州等地交流,就一度引發有關擴容的猜想。當時,上海市規劃資源局總工程師孫珊在與泰州方面座談時就談到,“歡迎泰州成為上海大都市圈的一員”。

解讀:上海大都市圈堪稱我國區域發展的“能級之星”,不過這個都市圈的具體范圍,其實經歷了多次變動和調整。

“上海大都市圈”的概念最早出現在2016年,根據這年公布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40)(草案)》,“未來將構建上海與蘇州、無錫、南通、寧波、嘉興、舟山等地區協同發展的上海大都市圈,形成90分鐘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應。”

不過2018年初,在國務院批復的《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中,并沒有給出上海大都市圈的具體范圍。

上海市區位圖 圖片來源:《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年)》

到了2022年,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聯合印發《上海大都市圈空間協同規劃》(下稱《協同規劃》),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圍明確為包括上海、無錫、常州、蘇州、南通、寧波、湖州、嘉興、舟山“1+8”市域行政區域。相比之前,多了常州和湖州2個成員。

而從最新信息來看,上海大都市圈范圍有望再次擴大,新納入杭州、紹興、泰州和宣城四座城市。

在此次聯創工作營交流研討會上,杭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國土空間規劃處處長黃潔瓊提出,從經濟、社會、文化聯系及杭州灣、杭州都市圈空間完整性來看,建議進一步深化研究大上海大都市圈范圍,將杭州全域納入。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紹興市委副書記、市長施惠芳也曾建議,把紹興列入上海大都市圈的空間范圍。

實際上,上海大都市圈擴容早有鋪墊。在上述《協同規劃》中,就留下了“面向未來動態調整”的口子。今年3月,上海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熊健向媒體談到,“都市圈的范圍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隨著區域協同需求、城市擴張趨勢等動態調整。”也就是說,可以根據規劃評估與發展實際等在后續規劃中進一步優化規劃范圍。

#動向

部分明年新增地方債限額料提前下達

中證報消息,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將于10月20日至24日在京舉行,審議關于提請審議授權提前下達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等議案。專家認為,這意味著提前下達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授權有望延續,今年底明年初仍處于穩增長政策發力顯效階段;下達新增債務“提前批”額度有助于拉動基建投資,為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創造有利條件。

上海積極穩妥推進“工業上樓”

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18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推動“工業上樓”打造“智造空間”的若干措施》。對經認定的優質項目,按照開發建設投資總額(不含土地購置費用)給予一定比例的資金獎勵,單個項目獎勵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市級獎勵資金通過專項轉移支付方式下達至各區,并由各區組織實施。嚴防后續用途轉變和“炒樓”“炒地”行為,確保新增空間用于發展實體經濟、支持工業發展、促進產業升級。積極穩妥推進“工業上樓”,合理確定相關產業目錄和建設項目,避免一哄而上、盲目建設。

湖北紡織服裝產業瞄準萬億目標

第一財經消息,10月17日,湖北省召開“推進‘鏈長+鏈主+鏈創’機制 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現代紡織服裝產業鏈)。記者現場獲悉,湖北紡織服裝產業位居全國第五,并計劃用三年時間將紡織服裝產業規上企業總營收提高到5000億元,力爭到“十五五”將紡織服裝產業打造成為新的萬億產業。

重慶將實施“渝車出海”行動計劃

重慶日報消息,10月18日,重慶市委常委會舉行擴大會議,分析前三季度全市經濟社會形勢,部署四季度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會議強調,要激發消費潛能,穩定房地產、汽車等大宗消費,提升文旅消費,培育新型消費,促進消費升級,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創新思路和舉措,推動政企合力搶訂單、拓市場,實施“渝車出海”行動計劃,擴大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產品出口。要加快推進數字重慶建設,抓好國資國企、開發區(園區)和“畝均論英雄”改革,推動重點改革攻堅取得突破性進展。

太原市黨政代表團赴北大考察交流

太原日報消息,10月17日,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書記韋韜率太原市黨政代表團在北京大學考察交流,與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郝平舉行工作會談,出席“相約錦繡太原 共創美好未來”2023年太原市人才引進宣介會并發表主旨演講。韋韜表示,希望北京大學充分發揮優勢,與太原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醫療衛生、考古文博等領域拓展深化合作,推薦更多優秀人才和學子來并創新創業,助力太原高質量發展。

#聲音

國家統計局:我國接受高等教育人口達2.4億人

10月18日,國新辦就2023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有媒體提問:近日國家統計局對外發布了公告,決定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2023年人口變動情況的抽樣調查。想問的是開展人口抽樣調查的主要考慮是什么?如何看待當前我國人口形勢?

對此,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開展2023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是一個常規的例行制度安排。主要還是為了科學準確地反映人口的變化情況,為中央以及相關部門制定人口政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盛來運介紹,通過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和前兩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來看,中國的人口結構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確實也出現了很多深刻變化,比如出生率下降,老齡化加快,總的人口數量也在發生變化。去年人口總量第一次負增長,但是要強調指出的是,我們總人口量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勞動年齡人口近9億人。另外,現在人口的素質確實在提高,最新數據,勞動年齡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經達到10.93年,近11年。另外,我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有2.4億人。所以雖然人口數量有所下降,但是我們人口質量改善速度更快,這就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資源保障。當然我們也希望人口數據調查能夠更全面地反映這方面的變化。

#數讀

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超1.2萬億元

央視新聞消息,10月18日,2023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在遼寧沈陽開幕。會上發布《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報告(2023)》顯示,我國工業互聯網功能體系不斷完善,產業規模超1.2萬億元,5G基站達到313.8萬個,培育50家“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

目前,工業互聯網已經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覆蓋工業大類的85%以上,全國已建成近8000個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同時,百余所院校增設工業互聯網職教專業,全國建設近20所工業互聯網產業學院。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合作中心會員單位超1100家,產學研用金高效聯動的新生態不斷壯大。

#放榜

又一“國家隊”名單出爐,山東超過廣東浙江

工信部網站18日消息,工信部中小企業局日前發布2023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全國100個產業集群入選,集群認定有效期為三年。其中,浙江、山東、廣東各有8家、8家、7家入圍,位居前三。截至目前,全國已認定兩批共200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山東以15個居首,浙江、廣東各有14個,并列第二。江蘇則有11個入圍,與福建、安徽及河北位居第二梯隊。

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是定位在縣級區劃范圍內,以中小企業為主體,以特色產業為支柱,優勢特色突出、資源要素匯聚、治理服務完善,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中小企業產業集群。

2022年,工信部首推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根據工信部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發布的《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年度發展報告》,首批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在行業中均具有較強影響力,去年產值超2.5萬億元。從行業分布來看,電子、輕工、機械、有色、石化、汽車等行業占比較高。

工信部此前解讀稱,開展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促進工作,有利于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地方特色產業優勢,更好匯聚產業資源,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打造縣域經濟新增長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色国产观看在线另类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精品2021 | 日韩免费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网站 |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