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0 13:15:16
◎日前,由每日經濟新聞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聯合出品的《2023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藍皮書》正式出版,其中發布品牌價值靠前的3000家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總榜及行業榜、區域榜。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據此發布“2023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區域榜”,本期集中解讀四川上榜企業的品牌價值。
每經記者 黃博文 每經編輯 楊夏
日前,由每日經濟新聞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聯合出品的《2023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藍皮書》正式出版,其中發布品牌價值靠前的3000家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總榜及行業榜、區域榜。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據此發布“2023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區域榜”,本期集中解讀四川上榜企業的品牌價值。
榜單顯示,五糧液(000858.SZ,股價143.93元,市值5586.8億元)穩居榜首,品牌價值達到2357.27億元;瀘州老窖(000568.SZ,股價197.9元,市值2913.06億元)名列第二,品牌價值為858.41億元;通威股份(600438.SH,股價30.02元,市值1351.49億元)位居第三,品牌價值達到663.94億元,增量位居區域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在四川上市公司品牌價值前十名的上榜企業中,有4家酒企上榜。
分行業來看,四川2023年上榜企業共涉及26個二級行業。其中,品牌價值最高的五個行業是飲料、裝備、家電、農業和化工;上榜企業數量最多的五個行業是裝備、化工、有色金屬、醫藥和飲料。值得注意的是,四川裝備上榜企業的數量實現了翻倍增長,一躍成為上榜數量最多的行業。
據《2023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藍皮書》,四川上榜企業的合計品牌價值為6946.11億元,較2022年增長了14.87%;在上榜企業數量方面,四川共有78家,比2022年增長了6家。
“2023四川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TOP30”(以下簡稱“TOP30”)顯示了四川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榜排名前30位的企業及其品牌價值。
榜單顯示,五糧液穩居榜首,品牌價值達到2357.27億元;瀘州老窖名列第二,品牌價值為858.41億元;通威股份超過四川長虹(600839.SH,股價6.7元,市值309.29億元)位居第三,品牌價值達到663.94億元。另外,在四川品牌價值前十名的上榜企業中,有4家酒企上榜,“含酒量”比較高。
經統計,TOP30的合計品牌價值較2022年增長了842.08億元。其中,有25家企業的品牌價值在上漲,合計增量為902.42億元;另有5家在下降,合計下降額度為60.34億元。
數據來源:《2023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藍皮書》
按照清華CBRC行業分類標準,四川2023年上榜企業共涉及26個二級行業。其中,飲料、裝備、家電、農業和化工是四川品牌價值最高的五大行業,合計品牌價值達到了5848.01億元,占四川上榜企業品牌價值的84.19%。
數據顯示,四川2022年GDP為56749.8億元,位居全國第6、西部第1。與其他經濟大省不同的是,四川上市公司品牌價值最高的行業是飲料,這與四川作為中國白酒大省的特點有關。據悉,四川擁有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郎酒、水井坊、舍得等知名品牌,產業的整體規模和品牌價值在全國領先,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從動態角度來看,共有20個行業的合計品牌價值出現增長,其中裝備和飲料的增量較高,分別達到了752.97億元和180.58億元;同時,農業、汽車、房地產、休閑、零售、貿易共6個行業的品牌價值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農業下降361.98億元。
需要說明的是,裝備行業品牌價值的猛增和農業行業品牌價值的下跌,主要是按照清華CBRC行業分類通威股份由農業轉向裝備所致。
數據來源:《2023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藍皮書》
在四川各行業中,上榜企業數量最多的五個行業分別是裝備(10家)、化工(9家)、有色金屬(6家)、醫藥(6家)和飲料(5家),占四川上榜企業總體數量的46.15%。
從動態角度來看,裝備、有色金屬、建筑等7個行業的上榜企業數量上升,其中裝備行業增長了5家,增量位居第一,增長幅度100%;化工、醫藥、飲料等16個行業的上榜企業數量沒有變化;另有農業、公用事業、汽車3個行業上榜企業數量下降。
除了通威股份由農業轉到裝備外,四川其余4家新上榜裝備企業涉及3個細分行業,即航空航天與國防、電氣裝備零部件和通用裝備,種類可謂豐富。
地處西部的四川為何今年能在裝備行業上榜企業數量方面實現翻倍增長?
一是相關政策的支持以及與重慶的協同發展。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到2025年,要“呈現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雛形”,到2035年,要“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優勢全面形成”。
二是技術基礎的支撐。作為西部大省,四川擁有一批國家級和省級的科研院所、高校和創新平臺,也為裝備行業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數據來源:《2023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藍皮書》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涵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