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資本市場為何無法體現財富效應?中國經濟目前怎么樣?重磅專家為活躍資本市場建言獻策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17 22:55:28

每經記者 李彪  張宏  楊煜  謝振宇  黃博文    每經實習記者 石雨昕    每經編輯 易啟江 陳星 馬子卿 張海妮 梁梟 陳俊杰    

2eic4iblTAWEVpg3WumcgycBuQm9a3lRCnF8Ij8Iw0Kb5Ro5NfBMwaB2OPobtnicicPrafzPLJMxicpZcxw5G8jd8Jw.jpg

11月17日下午,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2023第十二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在四川瀘州郎酒莊園隆重舉行。本屆高峰論壇以“活躍資本市場 提振投資信心”為主題。

今年 7 月 2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這一要求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和殷切希望。

在這種大背景下,第十二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以“活躍資本市場 提振投資信心”為主題,正是切中時代脈搏和社會關切。

論壇上,中國上市公司協會黨委委員、副會長孫念瑞進行了致辭。

圍繞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展望,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痛點和難點,全球變局下的資產配置:匯市、股市和房市等話題,十四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尹艷林,天相投顧董事長、總經理林義相,思睿投資集團合伙人、首席經濟學家洪灝等重磅嘉賓進行了主旨演講。

四川郎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汪博煒出席論壇表示,作為國內資本市場高規格的盛會,“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匯聚了各界精英,多領域多維度地為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貢獻各方智慧,是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場盛會。

論壇上,在與會嘉賓見證下,《新媒體智能短視頻生成平臺評估》標準的起草編制工作正式啟動,該工作由工業元宇宙協同發展組織AI應用工作組發起,每日經濟新聞牽頭。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與視覺中國在論壇上簽署合作協議,雙方擬共同打造全國首個“財經媒資數據平臺”。

由每日經濟新聞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聯合出品的《2023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藍皮書》(本文簡稱“藍皮書”)于論壇上正式發布。同時,2023年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總榜也揭開面紗。據悉,藍皮書已連續四年發布。

2eic4iblTAWEXytOxiazMr7JaxggTx0ia1cAK1lRY34pA2He9L8SyTvvFlZbwCKteCutRa2K9DAmq5lJeyYOSOncOw.png

林義相

資本市場當下痛點,

表現為無法體現“財富效應”

2eic4iblTAWEXytOxiazMr7JaxggTx0ia1cAK1lRY34pA2He9L8SyTvvFlZbwCKteCutRa2K9DAmq5lJeyYOSOncOw.png

“資本市場當下的痛點,具體表現為無法體現‘財富效應’。”天相投顧董事長、總經理林義相在論壇上進行主題演講時表示。

林義相是中國證監會初創時期招攬的第一批海歸人才,深度參與了早期資本市場多項重要改革,曾任職證券法起草組顧問,中國證監會高級專家、證券交易監控系統負責人,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等。

林義相認為,“我們的股市一直在3000點上下,但我們的經濟增長在全世界各大經濟體里面遙遙領先。美國的經濟增長一般也就2%到3%,歐洲大概1%到2%,日本能到1%就很好了,但是這些國家的股市一直在上漲。因此,投資的信心不足,導致了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難以完全發揮。”

林義相表示,“資本市場要解決當前的問題,關鍵在于堵住漏洞。”

他認為,“影響股價波動的因素,一方面是供給,供給因素有IPO、再融資、流通股、融券等,對股價的作用是向下的,我認為除融券外都是合理、可測可控的;另一方面是需求。而在交易過程中,還存在一些漏洞,比如,融券賣出、內幕交易、市場操縱、欺詐發行、各種不合理的費用、掏空上市公司等。”

為活躍資本市場、提升投資信心,林義相提出四方面具體建議:一是控流出,即IPO、再融資等要做到可控可測;二是堵漏洞;三是開源頭,例如金融穩定基金等;四是嚴監管。

此外,林義相表示,“控流出主要是指‘偽IPO’,‘偽IPO’的目的是通過發行股票上市取得上市公司身份,限售期過后高價變現。‘偽IPO’雖然為數不多,但危害極大。”

2eic4iblTAWEXytOxiazMr7JaxggTx0ia1cAK1lRY34pA2He9L8SyTvvFlZbwCKteCutRa2K9DAmq5lJeyYOSOncOw.png

洪灝

中國今年每個月順差約800億美元

相當于某一中等發達國家全年GDP

2eic4iblTAWEXytOxiazMr7JaxggTx0ia1cAK1lRY34pA2He9L8SyTvvFlZbwCKteCutRa2K9DAmq5lJeyYOSOncOw.png

洪灝曾被評為“中國最精準的策略師”,目前是思睿投資集團合伙人、首席經濟學家。他在論壇上圍繞“全球變局下的資產配置:匯市、股市和房市”發表了主題演講。

洪灝表示,今年中國出口非常強,雖然相對于過去三年出口增速減弱,但是中國每個月產生經常性項目的順差大概有800億美元,相當于歐洲某一個中等發達國家全年的GDP。

洪灝認為,今年基本上是貨幣政策在發力。展望明年,今年底增發的特別國債預示著明年財政發力將會更明顯,“現在遇到的挫折是暫時的,2024年一定會更好。”

2eic4iblTAWEXytOxiazMr7JaxggTx0ia1cAK1lRY34pA2He9L8SyTvvFlZbwCKteCutRa2K9DAmq5lJeyYOSOncOw.png

《新媒體智能短視頻生成平臺評估》

標準編制工作等正式啟動

2eic4iblTAWEXytOxiazMr7JaxggTx0ia1cAK1lRY34pA2He9L8SyTvvFlZbwCKteCutRa2K9DAmq5lJeyYOSOncOw.png

2eic4iblTAWEVpg3WumcgycBuQm9a3lRCn0LGYMFWuNvcoCUV1P8CuVHQt2UvPicTPrPzjSTPmiawWMGgMtZuW02Uw.jpg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當前,數字經濟正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

“2023第十二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上,在與會嘉賓見證下,《新媒體智能短視頻生成平臺評估》標準的起草編制工作正式啟動。該工作由工業元宇宙協同發展組織AI應用工作組發起,每日經濟新聞牽頭。

工業元宇宙協同發展組織于去年10月在京成立,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牽頭,聯合國內大型平臺、上市公司、科研院所以及業界專家共同發起,致力于推進我國工業元宇宙事業發展,現有成員單位200多家。

其中,工業元宇宙協同發展組織于今年9月正式成立AI應用工作組,旨在促進AI技術在產業端和企業端的應用落地,幫助企業解決在應用過程中遇到的技術、管理和安全等方面的問題。

目前,AI應用工作組成員單位近40家,作為國內率先開展AI新聞運用的財經智媒,每日經濟新聞是AI應用工作組首個媒體成員單位。不久之前的11月9日,每日經濟新聞董事長、總編輯劉學東被選舉為AI應用工作組副組長。

此前,雙方還圍繞AI應用工作組重點工作,探討如何發揮財經智媒體優勢進行系統策劃報道;如何發揮每經科技旗下雨燕智宣等創新產品在視頻生產領域的優勢為AI應用工作組成員單位賦能;以及與AI小組成員單位一起共同創造開發大模型、元宇宙新的應用場景,深度挖掘推廣成員單位AI應用優秀案例。

2022年,每經自主研發、全國首創“雨燕智宣”全流程自動化AI短視頻生成平臺,打造業界領先的智能媒資庫系統,構建起跨行業媒資生態。今年,“雨燕智宣”——AI短視頻自動生成平臺榮獲“全國報業技術賦能媒體融合十佳案例”。

論壇期間,雙方還共同宣布,在工業元宇宙協同發展組織AI應用工作組的指導下,每日經濟新聞將攜手成員單位,籌劃舉辦“數智科技沙龍”系列活動。

2eic4iblTAWEXytOxiazMr7JaxggTx0ia1cAK1lRY34pA2He9L8SyTvvFlZbwCKteCutRa2K9DAmq5lJeyYOSOncOw.png

每經&視覺中國打造全國首個

“財經媒資數據平臺”

2eic4iblTAWEXytOxiazMr7JaxggTx0ia1cAK1lRY34pA2He9L8SyTvvFlZbwCKteCutRa2K9DAmq5lJeyYOSOncOw.png

2eic4iblTAWEVpg3WumcgycBuQm9a3lRCn6DwBdGv1LpWTsjx1PxibSuqiaZia1NsACVm8KEJSxPJqSPia7h7cGibYJwg.jpg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當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正在深刻改變媒體行業的生產、傳播和消費方式,催生出新的媒資形態和商業模式。

“2023第十二屆中國上市公司高峰論壇”上,在與會嘉賓見證下,每日經濟新聞與視覺中國簽署合作協議,雙方擬共同打造全國首個“財經媒資數據平臺”。

每日經濟新聞作為中國知名的財經媒體,擁有豐富的財經內容生產和傳播經驗,以及廣泛的用戶基礎和市場影響力;視覺中國作為中國領先的視覺內容和解決方案提供商,擁有海量的圖片、視頻、音樂等媒資資源,以及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

為進一步發揮各自的優勢,實現資源共享和價值共創,每日經濟新聞與視覺中國達成戰略合作,共同建立一個集媒資資源、數據服務、內容生產和傳播于一體的財經媒資數據平臺,為財經媒體和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而財經媒資數據平臺作為一種新興的媒資服務形式,能夠為財經媒體提供全面、及時、準確、高效的數據支持,提升財經媒體的內容質量和影響力,滿足用戶的多元化需求。未來,雙方將共同開發和推出一系列財經媒資數據產品。

2eic4iblTAWEXytOxiazMr7JaxggTx0ia1cAK1lRY34pA2He9L8SyTvvFlZbwCKteCutRa2K9DAmq5lJeyYOSOncOw.png

《2023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藍皮書》 正式發布

2eic4iblTAWEXytOxiazMr7JaxggTx0ia1cAK1lRY34pA2He9L8SyTvvFlZbwCKteCutRa2K9DAmq5lJeyYOSOncOw.png

2eic4iblTAWEVpg3WumcgycBuQm9a3lRCn2hBOpicEWFZAiaXtjia86tNjAWevcn9ou96YT4DUKwIibAPBEjr9aWcQFw.jpg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論壇上,《2023中國上市公司品牌價值藍皮書》由每日經濟新聞執行總經理馮明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企業研究中心主任趙平教授共同發布,趙平教授還對藍皮書進行了解讀。

據悉,今年的藍皮書,評估了2023年1月1日之前在境內證券市場公開上市的A股和在海外證券市場公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的所有中國內地企業,列出了其中品牌價值居前的3000家公司數據。3000家上市公司總計品牌價值280822億元,比2022年增長了3.8%。入門藍皮書的品牌價值為5.6億元,比2022年提高了0.3億元。

據趙平介紹,從2020年到2023年,藍皮書TOP3000的品牌價值總量從212998億元增長到280822億元,增長了31.8%,年復合增長率為9.7%。

“近年來,有許多重大事件深刻影響著我國的經濟發展,”趙平表示,“中國制造與中國品牌在面對挑戰和機遇時的卓越表現,在藍皮書TOP3000的品牌價值總量的穩步提升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最后,趙平教授對企業塑造優秀品牌戰略舉措,提出了4條建議:

一是要持續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是要持續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三是要持續踐行社會責任;

四是要持續傳播正能量。

記者|彪 張宏 楊煜 謝振宇 黃博文 石雨昕(實習)

編輯|易啟江 陳星 馬子卿 張海妮 梁梟  陳俊杰

視覺|劉陽

排版|易啟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国产日韩 | 日本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 中文字幕级片在线播放 | 一级特黄大片欧美久久久久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最新看片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