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報 2023-12-18 17:23:33
2023年12月12日,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科技金融融合發展——2023卓越競爭力金融峰會”在北京舉行。
峰會聚焦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主題,深入分析數字經濟和數實融合,賦能數智化時代的金融變革,凝聚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金融力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經營報社社長、總編輯季為民在致辭中指出:“科技金融不僅為科技企業提供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更成為一種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并持續創新發展的金融生態,進一步促進了金融資本與科技資源有效對接,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做好科技金融這篇大文章,展現著金融和科技深度融合的質效,體現著提升金融品質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關乎著金融強國建設目標的實現。”
進入數智時代后,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形成了新一輪的產業革命。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姚景源指出,互聯網、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等新的工具已成為社會競爭力的主導,社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社會組織方式都有了更好的發展。金融在數智時代發揮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宏觀調控的方式,讓市場要素的分配更合理。建立相應的制度,讓經濟主體中交易成本更低、交易機會更多,以實現中國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的基本狀態。
姚景源認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讓經濟增長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而這兩者的重點都應當放到中小企業上。銀行等金融機構應當利用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的結合,重新給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畫像,重新研究它們的評級,全力推進中小企業獲得更多的資本,使它們的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
中國銀行(601988.SH)研究院資深研究員王家強表示:“科技與金融充分融合,是建設科技強國、經濟強國和金融強國的必由之路。科技創新代表未來發展方向與增長動能,但科技創新需要金融業提供財務激勵、融資支持和風險管理。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金融投資者的信心、金融風險的化解,需要從科技變革帶來的增長新動能中尋找方向和源泉。”
就銀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王家強指出,過去,金融科技主要是改變銀行手工作業模式,實現自動化、終端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當前,數字化技術正在重塑銀行的經營與管理體系,創新商業模式和底層技術架構,優化經營策略、產品服務方式和組織協同機制,連接不同場景入口,創造直達客戶體驗的產品服務。
和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鋒也表示,保險科技不斷運用,表面上是讓人身險行業更美、更“卷”,實際背后的邏輯是保險科技進步讓行業發展動力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胡鋒認為,人身險行業發展動力發生根本性改變的因素,就是保險科技運用和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在促進人身險高質量發展方面大有可為,保險公司可以在三個方面重點發力:一是大力推動數字化產品開發,真正實現產品定價精準化、客戶收益透明化。二是大力推動數字化產品營銷,鼓勵線上線下融合,降低營銷成本。三是大力推動數字化內部管理,實現公司流程再造,降低管理成本。
就財富管理的數字化轉型,績牛信息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李誠表示,投資者數量的逐年增加、投資者的習慣加速線上化和投資者的需求逐步復雜化,對金融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難以洞察客戶需求、業務增長難、競爭力弱、內部數據不聯通等則制約著財富管理業務的拓展。
李誠認為,要推進財富管理數字化轉型,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將傳統線下營銷模式轉為線上,提高對外展業的效率;二是通過數據精細化的運營充分挖掘客戶需求;三是從“以產品業務為中心”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基于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精細化服務,實現客戶財富管理的數字化轉型。
當前,數實融合已成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正推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在此過程中,金融業既要滿足經濟轉型升級的需求,又要提升自身的經營穩健性和運行效率。
“證券業和數字技術均有相對較高的知識性門檻,且都需要一定的實操經驗積累。在二者的融合過程中,我們往往會觀察到業務與技術‘兩張皮’問題的普遍存在,解決‘兩張皮’問題才能推動數實融合真正深化。”山西證券首席信息官孫嘉鋒在介紹破解證券與IT“兩張皮”問題的“山證方案”時表示。
孫嘉鋒指出,山西證券一直以來非常重視金融科技對業務發展的推動作用。在具體實踐過程中,山西證券提出了在意識上要求技術主動擁抱業務,在組織制度上推動有條件的業務線技術前置的方案,貼近賦能。通過這些努力,山西證券多個業務線的數字技術應用融合持續深化,并得到了相關業務多項指標快速增長的正向反饋。
中糧信托戰略部總經理、良益研究院執行院長曲曉燕直言:“信托行業作為金融機構的一個子行業,其數字化建設水平相較于銀行、保險、券商、基金等資管機構,還處于一個相對比較初級的階段,信托行業的數字化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曲曉燕指出,未來,信托公司更偏重向資產管理信托、資產服務信托和慈善信托這三個業務方向轉型,尤其是資產管理信托和服務信托對信托公司的數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整體的戰略思維角度來看,未來的數字化更多會在資管業務、服務信托等轉型業務的產品研發、運營支持、風險管理上進行金融科技的創新,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奇富科技首席算法科學家費浩峻表示,在數實融合的過程中要避免把數字化當作“空中樓閣”,更應該聚焦的是實際業務中需要解決哪些問題,最終將數字化能力嵌入到業務流程之中,真正做到提質增效。
那么,如何才能將數字化與實際業務有機結合?費浩峻談道:“切莫因為要做一項技術而做技術,要始終記得所有的數字化或者是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發點——為了解決業務的問題。從解決業務的問題開始,再到為什么要做這個功能、為什么要做數據化,最終把整個數字化能力嵌入到業務解決過程。未來,數字化將自然而然發生在整個業務從決策到進展的每個過程,這才是更完善的有機結合。”
就如何推動數字化與實際業務結合等話題,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上消費”)科技創新發展部總經理赫建營談道:“數字化與實際業務的緊密結合,需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要將數字技術融合到全業務流程中;另一方面,要通過數字化提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米均效益’。”
此外,數字普惠的背景下,消費金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尤為重要。赫建營表示,馬上消費正在探索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手段,結合3D數字人、元宇宙,針對每位客戶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并通過智能化的風控,讓普惠人群享受到分鐘級申請、秒級放貸和零人工干預的金融服務。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