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李俊峰:今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有望超3萬億千瓦時,占比超三成

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18 18:32:40

◎“雙碳”目標提出三年來,我國非化石能源發展成績斐然,可再生能源發展特別是風電、光伏發展好于預期。其中,可再生能源發電量2023年可望超過3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發電量比重超過30%。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旭    

近日,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湖州市工商聯、湖州市城市集團協辦的2023中國生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暨環境上市公司峰會在浙江湖州開幕,來自政府、高校、研究院所、環境企業、投融資機構等嘉賓共同聚力“雙碳”目標,探索經濟與環境雙贏發展新路徑。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創始主任李俊峰在論壇上做《“雙碳”目標任重道遠》的主旨演講時介紹,“雙碳”目標提出三年來,非化石能源發展成績斐然,可再生能源發展特別是風電、光伏發展好于預期。

李俊峰在論壇上做主旨演講 每經記者 李彪 攝

其中,可再生能源發電量2023年可望超過3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發電量比重超過30%;風光發電裝機容量2023年底可望超過8億千瓦,發電量占比從2020年底的不到10%提高至2023年底的18%,三年提高8個百分點。

 

20209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作出我國將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重大宣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述“雙碳”目標提出已有三年時間,三年來取得了哪些成效備受關注。對此,李俊峰介紹,“雙碳”領域的投資力度顯著加大,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是規劃目標的兩倍多。

與此同時,產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技術創新加速、成本不斷下降。

李俊峰介紹,我國風電產能超過70GW,光伏產能接近100GW,光伏制造業TOPCon(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電池)技術成為主流,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風電和光伏發電均可低于每千瓦時0.2元;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好于預期,可望在2025年達到乃至超過2030年的目標要求;電動汽車、光伏電池和儲能電池出口顯著增加。

此外,在“雙碳”目標提出三年來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中,李俊峰特別提到,經濟增速放緩和溫室氣體排放持續增加的矛盾并存。溫室氣體減排壓力持續加大和低碳技術產能過剩的矛盾并存。

針對產能過剩的問題,今年11月,能源基金會首席執行官兼中國區總裁鄒驥也公開表示,動力電池、熱泵、電解槽,重要的金屬提煉,鋰、銅,還有一些其他的低碳技術裝備產業都有類似的短期內產能過剩的情況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李彪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毛码 | 日本啪视频在线观看精品综合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永久视频 | 婷婷久久綜合九色综合 | 亚洲视频香蕉欧美在线最新版 | 在线精品自偷自拍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