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17 22:46:55
每經AI快訊,2024年1月17日,中國信通院發布研報點評人工智能行業。
人工智能牽引智能時代加速到來,各類技術涌現以及眾多企業接力創新的過程中,將給產業發展帶來巨大的乘積效應。數字平臺的競爭也隨之呈現出新的特點:一是數據層面競爭更為激烈及由此引發的爭議更為頻發;二是閉源與開源兩種創新模式競合發展;三是超級平臺企業成創新與價值網絡的核心節點。
鑒于數字平臺治理的邊界極為廣泛,為了更明晰地展現2023年各國針對數字平臺最新發展趨勢與競爭特點所作出的回應,本報告將從競爭法的視角出發,對各轄區數字平臺治理的最新趨勢進行總結與分析。美國治理制度方面,不斷加強對數字平臺企業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審查的制度完善;治理重點領域方面,強化對前沿產業如人工智能領域有效競爭環境的構筑與保護;治理典型案例方面,數字平臺巨頭將自身不同服務捆綁、渠道不合理限制、排他性交易、并購等行為受到法律的評價與約束。歐盟治理制度方面,動態調整以適應數字平臺發展帶來的挑戰;治理重點行為方面,對于數字平臺企業數據搜集與使用行為展開重點引導與規制;治理典型案例方面,數字平臺巨頭的算法使用、數據使用等相關行為受到重點治理。英國治理制度方面,引入新立法加強對數字平臺的事前治理;治理重點領域方面,關注AIGC帶來的治理挑戰并積極應對;治理典型案例方面,加強對數字平臺損害競爭收并購行為的規制。中國治理機制方面,有效回應人工智能產業需求,“軟硬兼施”協同治理;治理手段方面,不斷豐富反壟斷監管手段、增強反壟斷監管效能;治理典型案例方面,數字平臺巨頭濫用數據與算法優勢,限定交易、不公平高價交易等行為受到有效治理。
從全球數字平臺治理的共性趨勢來看,一是治理共識都基于對數字平臺巨頭根深蒂固市場優勢的認知,監管機構逐漸將監管時間、節奏和重點前移。二是治理思路從事后治理向事前治理延伸,以針對快速發展的數字平臺中的結構性障礙和反競爭做法的風險,采取快速有效的行動。三是治理重點為“類基礎設施”數字平臺相關行為。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監管機構對于數字平臺的治理重點集中于“類基礎設施”數字平臺如大模型平臺、云計算平臺經營者相關行為的規范。四是消費者角色、作用等不同于以往傳統經濟的特征逐步突顯,消費者利益在智能時代背景下能否成為獨立的價值訴求問題愈加突出,以數據為代表的數字平臺治理問題更加復雜化。
展望未來,各國將普遍采用復合型的政策工具、發揮各個治理手段的合力。治理重點圍繞數字平臺競爭特點進一步展開,生態構建規則的開放程度仍將持續成為平臺治理焦點;數據問題的復雜性將進一步延續,數字平臺數據搜集與使用行為相關規則將逐步清晰;開源或閉源數字平臺將自身優勢變現到其他相關市場并實施渠道封鎖、技術封鎖等反競爭行為,將持續成為數字平臺治理的重點規制方向。
(來源:慧博投研)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 曾健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