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券商基金早參 | 又有4家券商預喜:光大證券去年凈利增31%,西部證券利潤翻倍;基金公司2023年規模排名出爐,ETF或固收類產品成新增長點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1-25 08:49:54

每經記者 彭水萍    每經編輯 葉峰

|2024年1月25日 星期四|

NO.1 又有4家券商預喜:光大證券去年凈利增31%,西部證券利潤翻倍

1月24日,多家券商發布2023年業績快報或業績預告,光大證券、西部證券、財通證券和太平洋證券均預喜。

光大證券: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0.31億元,同比下降6.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9億元,同比增長31.38%。基本每股收益0.82元。

西部證券: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為9.08億元至11.05億元,同比增長112.12%到158.23%。

財通證券:預計2023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1.26億元至23.56億元,同比增幅為40%到55%。報告期內,財富業務表現穩健,資管業務持續增長,投行和投資業務增幅較大。

太平洋:預計公司2023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8億元到2.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實現扭虧為盈。

點評:券商2023年業績正在持續披露中,這4家券商預喜進一步強化了行業大趨勢并沒有因市場行情影響太多,反映了2023年券商行業的穩健復蘇,尤其是投資業務方面的突出表現。同時,券商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有所提升,對投資者的信心和預期有積極的影響。

NO.2 基金公司2023年規模排名出爐,ETF或固收類產品成新增長點

近日,公募基金四季報公布完畢。截至去年四季度末,157家公募持牌機構的管理總規模突破27萬億元大關,相比去年三季度末的26.91萬億元繼續增長891.02億元,相比2022年末的25.49萬億元則增加了1.51萬億元,資金持續凈流入公募基金市場的趨勢并未改變。基金公司管理規模方面,排在前十名的公司分別為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天弘基金、南方基金、博時基金、富國基金、招商基金、嘉實基金和匯添富基金。近兩年來,由于公募基金賺錢效應不佳,主動權益類基金“吸金”能力也在減弱,ETF或固收類產品則成為公募基金規模的新增長點。綜觀2023年公募基金公司的表現,可以發現有的公司就通過發力這些產品,實現了規模的逆勢增長;也有公司因為沒有很好地抓住機會,規模出現明顯下滑。

點評:基金公司的最新規模排名反映了公募基金市場的變化和發展,ETF或固收類產品的受歡迎程度體現了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和收益需求。基金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適應新時期投資者的多元化需求,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提高管理水平和業績表現。

NO.3 國泰君安零售巨頭合伙成立私募新公司

商業零售巨頭百聯集團與頭部券商國泰君安共同成立了一家私募基金。1月24日,上海百聯國泰君安一號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立,注冊資本為4.5億元。該股權私募執行事務合伙人為上海百聯百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國泰君安的全資私募子公司國泰君安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合伙人還包括上海百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百聯資產控股有限公司。

點評:國泰君安與百聯集團的合作是券商與實體經濟的一次跨界聯姻,體現了券商在資本市場的中介作用和服務功能。該私募基金的成立將有利于雙方發揮各自的優勢和資源,實現互利共贏,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機會和選擇。同時,也展示了券商在私募領域的創新能力和拓展空間。

NO.4 4只滬深300ETF再度放量,6個交易日凈流入888億元

1月24日下午資金交易活躍,滬深300ETF再次放量,截至收盤,4只規模靠前的滬深300ETF全天成交額累計達到166.19億元,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成交額73.74億元,穩居股票型ETF成交額第一,易方達滬深300ETF成交額為41.22億元,嘉實滬深300ETF和華夏滬深300ETF成交額分別為31.96億元、19.27億元。自1月16日至23日短短6個交易日內,4只滬深300ETF合計資金凈流入達到888.22億元。

點評:滬深300ETF近期持續放量,反映了大資金的配置需求,以及市場對權重股的信心。滬深300ETF作為寬基指數基金,能夠有效分散個股風險,適合長期持有。同時,滬深300ETF的凈流入也有利于提升指數的支撐,對市場的穩定起到積極作用。

NO.5 突破9萬億大關!“債牛”推動債基規模創歷史新高

據Choice數據,2023年末,債券型基金資產凈值規模為90435.32億元,占所有公募基金資產凈值規模的32.86%。盡管在2022年4季度,債券基金規模曾出現單季6000多億元的滑坡,但2023年債市走牛,債券基金規模穩步上升,全年增加1.38萬億元。債基規模不僅修復了理財贖回潮造成的“失地”,還突破了2022年三季度的高點,創歷史新高。分類型來看,純債型基金規模有不同程度的擴張,混合型債基規模小幅下調。根據中金公司固收研究團隊的數據,截至2023年末,中長期純債基金在管規模5.5萬億元,短債債基規模突破1萬億元,指數債基約7100億元。

點評:債券型基金規模的突破,說明投資者對債市的前景保持樂觀,也反映了投資者對收益穩定、風險較低的理財產品的偏好。債券型基金能夠有效抵御股市的波動,提高投資組合的收益率和穩健性。分類型來看,純債型基金更受青睞,而混合型債基規模的下降,可能與股市的低迷有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證券投資 投資 ETF 基金 券商 證券投資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一区精品自拍偷拍 | 亚洲中文字幕丝祙制服片 | 真实播放国产乱子伦视频 | 永久免费AV无语国产 | 最新在线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