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2-26 21:34:12
◎因美納對外宣布,鄭磊將擔任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并成為全球執行管理團隊的一員。公開資料顯示,鄭磊在醫療健康領域擁有逾25年經驗,曾任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每經記者 金喆 實習生 彭婉揚 每經編輯 魏官紅
2月26日,全球最大的基因檢測設備、檢測耗材提供商因美納(Illumina,NSDQ:ILMN)對外宣布,鄭磊將擔任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并成為全球執行管理團隊的一員。公開資料顯示,鄭磊在醫療健康領域擁有逾25年經驗,曾任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在整個基因檢測產業鏈中,上游基因測序儀的研發制造是產業鏈條中最核心、最不可替代的環節。新一代基因測序儀企業齊碳科技聯合創始人胡庚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基因檢測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因為國產設備競爭,illumina在中國市場出現下滑,很有可能還會繼續下滑。在國產設備里面,華大智造(SH688114,股價71.58元,市值297.51億元)的二代測序儀增長最快,主要是政策、價格以及本地化服務的優勢,高端設備還是Illumina和賽默飛占主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去年9月李慶離任后,因美納大中華區總經理一職由中國銷售副總裁馬海燕代理。隨著鄭磊到任,因美納迎來新的大中華區市場掌門人。
資料顯示,在西安楊森擔任多個管理崗位期間,鄭磊領導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的團隊連續多年實現兩位數的業績增長,并成功推動多個重要戰略項目的落地及運營。同時,她著力推動以創新為核心的發展策略,推進創新藥物的加速準入與可及,并成功建立了一支績效卓越、多元包容、使命驅動的管理團隊。
因美納歐洲負責人兼代理全球首席商務官Bas Verhoef表示:“我們很高興鄭磊加入因美納,她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深厚積累與全球商業經驗將為公司大中華區業務發展以及全球商業團隊增添助力。大中華區是因美納重要的戰略市場,我相信在鄭磊的領導下,未來,這一市場將持續取得突破,助力公司改善人類健康的長期愿景的實現。”
最近兩年,這家全球基因測序的龍頭企業受到不小挑戰,營收規模一直在45億美元上下徘徊。2023年,因美納實現營業收入45億美元,同比下降1.7%,凈虧損11.6億美元。而在中國市場,因美納的收入多個季度出現下滑。
根據去年12月的一份公開報道,因美納新任掌門人Jacob Thaysen說,中國市場約占因美納收入的10%,并將繼續是公司的一個重要地區。他認為,最重要的是,中國團隊仍然非常看好未來的發展。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中國有一些獨特之處,因此必須考慮如何在中國運營,需要考慮如何成為本地玩家,以及如何看待本地玩家。
鄭磊也表示,因美納將持續加速創新產品與應用在中國的落地生根,與廣大業界同仁、合作伙伴互信共贏,進一步釋放基因測序技術在科研和臨床的價值與可及性。同時將繼續深化本土化戰略,立足本土生產制造能力,更好滿足中國市場不斷發展的醫療健康需求。
長期以來,我國測序儀市場一直被跨國巨頭壟斷。最近幾年,受政策、終端需求變化以及國產測序儀人才沉淀等多重因素影響,以華大智造為代表的國產測序儀集中爆發。
華大智造在今年1月發布的2023年年度業績預告中提到,基因測序儀產品銷售收入保持了較高增長,報告期內,基因測序儀板塊銷售收入同比增長約30%。根據蛋殼研究院統計,截至2023年12月31日,獲得NMPA批準的高通量測序儀一共有25款,其中15款是基于華大智造的DNBSEQ技術,公司的市場認可度及地位逐步提高。
胡庚認為,現在中國的基因測序儀競爭很激烈,二代測序技術已經很成熟了,產品只要能做出來性能差異就不大,企業之間主要在拼成本。新的測序技術則要面對市場開拓的挑戰,還沒有找到像二代測序做無創產前診斷這樣的超大規模的市場應用。不過,基因測序儀的高端設備還是由Illumina和賽默飛占主導。
接下來,基因測序儀會朝怎樣的方向發展?胡庚認為,隨著更多儀器逐步實現國產化,illumina的中國市場可能進一步縮水,但國產測序儀之間的競爭將更加白熱化。
蛋殼研究院也在《國產測序儀行業報告2023》中提到,在實際操作中,轉換國產平臺的操作難度并不大。有單細胞測序服務企業表示,如果需要更換平臺的話,只要更換建庫過程中的引物接頭就可以。也已經有國產測序平臺做到了實驗流程與進口平臺完全一致,實現進口到國產平臺無縫切換。決定客戶是否轉換國產平臺的關鍵要素則是性能,提升讀長、通量、速度,降低成本,用突破性指標搶奪行業眼球,將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各家企業競爭的焦點。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