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馬斯克、OpenAI決裂背后,大模型應該開源還是閉源?黃金連創新高,3張圖揭示降息周期的走勢;發生了什么?英偉達“崩盤”,9200億蒸發;全球首部AI電影上映|一周國際財經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9 16:18:50

每經記者 文巧  蔡鼎  譚玉涵    每經編輯 蘭素英 孫宇婷    


本周,馬斯克與OpenAI之間源于開閉源之爭的“戰爭”硝煙日漸濃烈,OpenAI曬出了早年間的郵件自證清白,馬斯克則威脅對方改名ClosedAI才肯作罷。到底應該是開源還是閉源?《每日經濟新聞》連線紐約大學坦登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Julian Togelius 和馬薩諸塞大學洛厄爾分校計算機科學教授Jie Wang。

“狂飆”8日,國際金價再創歷史新高,什么力量在助推,下一步將如何走?《每日經濟新聞》連線光大期貨有色研究總監展大鵬。

英偉達突然“崩盤”,9200億市值蒸發,發生了什么?全球首部AI電影上映;更多內容,盡在《一周國際財經》。

從盟友到反目,馬斯克核彈式起訴OpenAI!巨頭決裂背后是開源閉源之爭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雪梅 攝

馬斯克起訴OpenAI事件已經發酵了一周。3月7日,馬斯克在推特上稱,如果OpenAI把名字改為ClosedAI他就撤銷訴訟,暗諷OpenAI的不開源行為。

此前,OpenAI公布了馬斯克與包括山姆·阿爾特曼在內的OpenAI聯合創始人的郵件對話,逐一駁回馬斯克的指控,并暗指其唯利是圖。

此次糾紛的焦點之一是馬斯克對OpenAI的開源要求。而這背后所折射出的也是AI浪潮下科學界的長期爭論話題——到底應該開源還是閉源?

紐約大學坦登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Julian Togelius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開源是大勢所趨。“開源對于防止權力集中很重要。到目前為止,每個大型模型都在某種程度上是‘可越獄的’。”

馬薩諸塞大學洛厄爾分校計算機科學教授Jie Wang則對每經記者表示,“未來各主要參與者都會將其大模型的某些部分開源,但絕對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例如用于訓練其大語言模型和預訓練模型權重的完整數據集。這或多或少類似于Meta開源LLaMA的方式。”

AI巨頭的決裂

2月29日,馬斯克在舊金山法院對OpenAI及公司CEO阿爾特曼和總裁布羅克曼提起訴訟,震驚全球科技圈。在馬斯克的起訴書中,他斥責OpenAI違背“初心”,要求OpenAI恢復開源并給予賠償。

3月5日,OpenAI曝光了馬斯克與他們的大量往來郵件,稱馬斯克提議 OpenAI 與特斯拉合并或由他完全控制,但雙方未能就盈利性實體的條款達成一致。3月6日,馬斯克在推特上回復,“如何OpenAI改名為ClosedAI,我就撤銷訴訟。”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9年前,正是在AI上志同道合,馬斯克和阿爾特曼等人攜手創辦了非營利性AI研究實驗室“OpenAI”來對抗以谷歌為代表的科技巨頭。而如今,馬斯克與阿爾特曼及其所在的OpenAI徹底決裂,雙方舊日堅持的“初心”成為矛盾焦點。

在OpenAI的官網主頁上寫著,“我們的使命是確保通用人工智能(AGI)造福全人類。”最初,OpenAI的確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堅持著這樣的路線。而自GPT-2后,OpenAI采取了閉源策略,公司出售大模型API訪問權限,但不再發布有關其訓練數據和模型架構的詳細信息。

2019年,阿爾特曼還組建了一個由OpenAI非營利組織管理的營利性實體,以便從微軟等外部投資者那里籌集資金。對此,OpenAI在5日發文時曾解釋,這是因為“開發 AGI 所需的資源遠超過最初預期”。

隨著OpenAI核心技術不再開源,且與微軟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時,馬斯克的不滿可想而知。馬斯克在起訴書中批評稱:“OpenAI已經變成了全球最大技術公司微軟事實上的閉源子公司。在其新董事會的領導下,OpenAI不僅在開發,而且實際上正在完善一種AGI,以最大化微軟的利潤,而不是造福人類。”

背后是開源閉源路線之爭

在雙方的爭端中,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馬斯克要求OpenAI恢復開源。這折射出的也是AI浪潮下的一個爭議性話題——到底應該開源還是閉源?

在開源閉源之爭上,馬斯克堅定地選擇了前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馬斯克旗下特斯拉的核心技術就已經在全球范圍內開源。根據新加坡咨詢公司GreyB的統計,截至2023年末,全球范圍內特斯拉共擁有專利3304項(不包含審批中專利),其中有2397項仍然有效。據媒體統計,刨除重復的情況,特斯拉共有222項開放專利。從技術類別上看,特斯拉開放的專利屬于比較核心的專利。

圖片來源:GreyB網站

馬斯克旗下另一家公司SpaceX也曾公開猛禽發動機圖紙。在去年12月接受外媒采訪時,馬斯克曾透露,“SpaceX不使用(獨占)專利,完全開放。”

而將視角放大到整個科技界,開源還是閉源也是一直爭論不休的話題。2023年10月31日,“開源派”曾簽署了一份呼吁AI研發更加開放的聯名信,截至發稿,1821名專家都簽下了名字。

圖片來源:mozilla官網

“開源對于防止權力集中很重要,我們不希望未來只有少數財力雄厚的科技公司才能控制前沿模型。” 紐約大學坦登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Julian Togelius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到目前為止,每個大型模型都在某種程度上是‘可越獄的’。(開源讓)我們了解其弱點,才能知道如何更好地部署模型。”(注:“越獄”指的是通過提示注入技術修改模型的行為。)

馬薩諸塞大學洛厄爾分校計算機科學教授Jie Wang也對每經記者稱,“開源代碼可以提高透明度并有助于推進技術,世界各地的相關方可以幫助識別開發團隊未能發現的代碼中的潛在陷阱,并提供更正。這有助于降低代碼可能執行有害操作的風險。”不過,他也指出,開源并不是解決所有安全問題的靈丹妙藥。

而反對開源的一派認為,開源AI會被不良行為者操縱。去年10月20日,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和劍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們通過實驗研究了持續模型權重的擴散是否會幫助惡意者利用更強大的未來模型來造成大規模傷害,結果發現,開源大模型的確可能存在風險。

Jie Wang對記者表示,“不同的態度取決于不同的身份。學術研究人員希望AI技術是開源的,以便可以評估和修改代碼。另一方面,企業家可能為了保護投資和業務,而不愿意開放源代碼。”

科技巨頭與AI新貴在開源或閉源的問題上也采取了不同的路線。前者最近在互聯網上免費提供了其生成式AI的代碼,例如,目前開源大模型被Meta的Llama主導,許多開源模型都是基于Llama而開發;后者如OpenAI和Anthropic則出售專有AI模型的API訪問權限,但不共享代碼。

OpenAI和Anthropic高管認為,政府應該監管最強大的AI模型,這樣壞人就不能輕易利用它們。今年1月,Anthropic 公司研究人員還發表論文警告稱,AI中毒可能導致開源大模型變成潛伏的間諜。

圖片來源:arxiv.org

但在去年9月的美國參議院人工智能洞察論壇上,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等人卻認為,開源模式對美國保持競爭力至關重要,科技行業可以解決對開源模式安全的擔憂。

若實現AGI,是否需要開源?

“開源是大勢所趨,我認為Meta正在引領這一趨勢,其次是Mistral AI、HuggingFace等規模較小的公司。” Julian Togelius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盡管Mistral AI最初推出了開源模型,隨著規模的擴大,其作風似乎越來越像OpenAI靠近,采取了閉源路線。對此,Togelius表示,“他們需要以某種方式賺錢,但目前還不清楚如何在這個領域最好地賺錢,但Mistral AI比 OpenAI 幾乎不開源的情況要好得多。”  

而大型科技巨頭谷歌近日的動作似乎也是對Togelius言論的驗證。今年2月,谷歌罕見地改變了去年堅持的大模型閉源策略,推出了“開源”大模型Gemma。有報道認為,Gemma代表谷歌大模型策略的轉變——兼顧開源和閉源,開源主打性能最強大的小規模模型,希望戰勝Meta和Mistral AI;閉源則主打規模大的效果最好的大模型,希望盡快追上OpenAI。

去年5月,一份谷歌的內部文件曾在網上激起千層浪。文件認為,開源大模型迅猛發展,正在侵蝕OpenAI和谷歌的陣地。除非改變閉源的立場,否則開源替代品將最終使這兩家公司黯然失色。“雖然我們的模型在質量方面仍略占優勢,但(閉源和開源模型)的差距正在以驚人的速度縮小。”文件寫道。

“這(指的是谷歌的新舉措)對研究和開發人員來說的確是個好消息。”Jie Wang對每經記者說道。“不過我懷疑谷歌是否會將一切開源。我認為未來各個主要參與者都會將其大模型的某些部分開源,以便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了解模型的架構和訓練過程,但從業務角度來看絕對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例如用于訓練其 LLM 和預訓練模型權重的完整數據集。這或多或少類似于Meta開源LLaMA的方式。”

而在對OpenAI的起訴書中,馬斯克還提到了對AGI(通用人工智能)的擔憂。當被問及若達到AGI,是否需要開源時,Julian Togelius表示,“我不認為AGI是一個定義特別明確或有用的概念。如果你 5 年前向某人展示 Claude 3 或 GPT-4,他們可能會認為我們已經實現了 AGI。盡管如此,還有很多事情是大模型無法做到的。”

Togelius認為,OpenAI可能最終不會選擇開源,“因為這將決定性地改變我們對風險計算的看法,并最終消除人們認為OpenAI具有某種秘密武器的傾向(事實并非如此,Google 和 Anthropic 都擁有相似強度的模型)。”

Jie Wang也向記者表示,“除非有一個可執行的國際法要求所有AI技術必須開源,而如何強制執行是另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我對OpenAI 是否會開源一切持懷疑態度。”

美聯儲松口,黃金連創歷史新高,3張圖揭示降息周期黃金走勢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盡管今年1月美國的通脹數據意外跳升,但在本周的兩次貨幣政策報告聽證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透露,美聯儲距離獲得開始降息所需的信心“不遠了”。他表示,“如果經濟大體按照預期發展,那么今年某個時候開始放松政策限制可能是適當的。”

鮑威爾的“鴿派”言論增強了市場對于美聯儲將在年內啟動降息周期的期待。在這樣的背景下,與債券等資產相比,黃金等貴金屬往往更受到投資者的青睞。3月7日,倫敦現貨黃金價格創出歷史新高,最高漲至2164.78美元/盎司,COMEX黃金期貨價格一度沖至2172.2美元/盎司,也刷新了歷史最高紀錄。

光大期貨有色研究總監展大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解釋稱,近期海外風險資產的非理性上漲刺激了避險需求,黃金投資由此升溫。

而從近些年降息周期內大宗商品的表現來看,黃金也是表現不俗。以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的降息周期來說,黃金在此區間內的累計漲幅達到近31%。

展望后市,展大鵬對每經記者指出,他預計本輪黃金最高可能漲至2500美元/盎司左右。但他同時也提醒投資者,金價上漲并非“一帆風順”,有兩大因素值得警惕。

降息不遠了?鮑威爾“鴿派”言論下黃金創出歷史新高

據路透社,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于當地時間3月6日和7日在國會發表了證詞陳述,讓市場進一步確認了美聯儲將在年內啟動降息周期。

鮑威爾6日表示, “我們認為,政策利率可能已經達到本輪緊縮周期的峰值。如果經濟大體按照預期發展,那么今年某個時候開始放松政策限制可能是適當的。但經濟前景存在不確定性,我們無法確保在實現2%的通脹目標方面取得持續進展。” 

次日,他進一步表示,美聯儲距離獲得開始降息所需的信心“不遠了”。“我們對通脹可持續地保持在2%變得更有信心,當我們確實獲得了這種信心時(已經快了),降低限制性利率水平將是合適的。”

盡管鮑威爾并未給出具體降息時點的信號,但在其證詞陳述后,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顯示,截至發稿,期貨市場認為美聯儲6月中旬會議降息的概率已達58%,且今年年內預計將進行4次25個基點的降息,累計降息100個基點。

圖片來源:芝商所

除鮑威爾的“鴿派”言論之外,6日公布的就業報告顯示美國就業市場狀況走軟,壓低了美債收益率和美元,進一步帶動了市場對黃金的需求。

3月7日,倫敦現貨黃金價格創出歷史新高,最高漲至2164.78美元/盎司,COMEX黃金期貨價格一度沖至2172.2美元/盎司,也刷新了歷史最高紀錄。截至發稿,COMEX金價已經連漲8日,現價2186.2美元/盎司。

談及金價近期的飆升,光大期貨有色研究總監展大鵬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解釋稱,“我們認為主要是基于美股、比特幣等海外風險資產的非理性走高激發了避險需求。另外,美聯儲從加息周期轉為降息周期是年內確定性事件,首次降息之前市場看漲預期較強,所以金價繼續震蕩上漲的概率較大。”

此外,在展大鵬看來,黃金加速上漲還有一個因素。他補充道,“美聯儲理事沃勒近日稱美聯儲應該提高短期美債在資產負債表中的比例,并將所持有的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降至零。這被認為是‘反向扭轉操作’,也被市場認為是美聯儲考慮退出收縮資產負債表的苗頭。”展大鵬對記者補充稱。    

過去三輪降息周期,黃金等大宗商品表現如何?

據路透社報道,美聯儲2022年3月開啟了激進的加息周期,利率的提升增強了債券等競爭性資產的回報率,同時推高了美元,導致美國以外的投資者購買黃金的成本上升。因此,當市場開始預期利率將下降時,投資貴金屬就比投資債券等資產更有吸引力。

與此同時,在地緣政治和金融市場不穩定時期,以黃金為首的貴金屬也被用作可靠的儲值手段。數據顯示,自中東局勢升級以來,國際金價已經上漲超過300美元/盎司。

因此,在美聯儲降息或“不遠了”的信號釋放出來后,回顧過往降息周期內以黃金為首的大宗商品走勢,對即將開啟的新一輪降息周期內的大宗商品投資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意義。

正信期貨研究院報告稱,在降息周期中,經濟出現下滑,美聯儲貨幣政策寬松,利率下行,實際利率在降息周期中呈現下降趨勢,促進貴金屬價格上漲。同時,在經濟周期中通脹屬于滯后指標,因此,實際上貴金屬價格通常在加息周期末期和降息周期早期之間表現出較強的上漲趨勢。

通過梳理21世紀以來美聯儲三次主要降息周期內以黃金為首的大宗商品累計漲跌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黃金價格在降息周期內均呈現增長趨勢,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后的降息周期中,黃金的累計漲幅達到近31%。白銀價格由于受商品屬性的影響,在降息周期中呈現劇烈波動狀態,在記者梳理的三次降息周期內均以個位數百分比幅度下滑。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據平安證券,從歷史數據看,美聯儲降息周期開啟后6個月內,黃金的平均收益率明顯高于其他資產,勝率為100%,在降息周期中表現出絕對優勢。

若是更細致地去拆解價格走勢,可以發現,正式進入降息周期后,黃金通常在20個交易日內出現上漲。數據顯示,2000年那輪周期中,首次降息后20個交易日COMEX黃金上漲0.52%;2007年那輪周期中,首次降息后1日、20日分別上漲0.80%、5.29%;2019年那輪周期中,首次降息后5日、20日分別上漲3.79%、5.43%。



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全球央行瘋狂“囤金”,分析師短期看漲至2500美元/盎司

除了美聯儲的降息預期日漸強烈外,有分析師還指出,(盡管黃金ETF出現了資金的凈流出,但)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央行和印度散戶持續購買黃金,也是國際金價持續攀升的一大推手。

3月7日,中國央行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2月末,中國黃金儲備7258萬盎司,環比增加39萬盎司。這已是中國央行連續第16個月增持黃金儲備,據Wind數據統計,這是有數據以來,央行連續增持月份最長的一段時期,其間累計增持規模達994萬盎司(約282噸),以國際現貨黃金的最新價格(2156.7美元/盎司)計算,累計增持金額約214.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42億元)。

圖片來源:Wind

除中國央行外,全球其他央行的購金熱潮也在繼續。據世界黃金協會(WGC)發布的最新報告,全球央行的購買保持了驚人的速度,儲備多元化和地緣政治擔憂促使各國央行增加對安全資產的配置。2023年全年,全球央行的凈購買黃金總量為1037噸,距離2022年創下的紀錄僅差45噸。

報告稱,由于場外交易市場需求強勁,以及央行持續買入,2023年黃金總體消費量攀升了約3%,達到4899噸,為2010年以來的最高數據。

展望后市,展大鵬在采訪中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預計本輪黃金最高可能漲至2500美元/盎司左右。但他同時提醒投資者稱,金價上漲并非“一帆風順”,一是美國通脹韌性增強,降息可能更多為“敷衍”市場;二是站在全球黃金供求角度去看,高金價可能導致全球黃金實物需求降溫。

華泰證券也表示,近期黃金波動率明顯上升,但歷史上,波動率難以長期在高位維持,不排除金價短期震蕩。

而在黃金上漲的同時,白銀的價格在過去幾個交易日里也上漲了8%,但漲勢相對落后于黃金。目前現貨白銀報24.09美元/盎司,突破1月3日來新高。瑞銀稱,如果我們得到的美國數據疲軟,美聯儲更多寬松政策被消化,我們認為白銀有潛力追趕黃金漲勢。

就此,展大鵬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道,“黃金價格的上漲的背后,是海外金融市場風險偏好的不斷外溢,這也會惠及到其他貴金屬和部分有色金屬。”他建議,“品種選擇方面基于兩方面考慮:一是受益于光伏的強勁增長,已出現供需缺口的白銀后期補漲的概率較大;二是同樣站在新能源風口上的銅鋁等有色金屬。”


 
英偉達突然“崩盤”,9200億市值蒸發,發生了什么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鄭雨航 攝

當地時間周五,英偉達盤中走低跌超5%,創2023年5月份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截至收盤,英偉達報875.28美元,跌幅5.55%,市值2.2萬億美元。其市值一夜蒸發12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234億元)。

英偉達股價從上漲5%跳水到大跌超5%,盤中振幅達到10%,發生了什么?

有分析指出,隨著周末臨近,交易員開始行使英偉達的實值看漲期權,這隨后促使期權交易商通過出售英偉達股票來解除對沖,從而導致了周五的拋售。

此外,專注于追蹤英偉達股票的杠桿型ETF基金,近來也吸引了大量投資者。

根據LSEG Lipper的數據,周三,GraniteShares 2x Long NVDA Daily ETF 的日凈流入資金額,達到了創紀錄的1.97億美元。

GraniteShares 2x Long NVDA ETF、Direxion Daily NVDA Bull 1.5X Shares ETF 和 T-Rex 2X Long Nvidia Daily Target ETF 這三只跟蹤英偉達的杠桿型ETF,在2月份的凈月度流入資金均創下紀錄。

自今年以來,上述三只ETF的資產規模增長了5到11倍,其凈值漲幅在143%到218%之間,表現優于其他ETF。

早期數據令人振奮,“減肥藥一哥”諾和諾德市值漲超特斯拉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當地時間周四,據路透社,丹麥制藥商諾和諾德研發執行副總裁Martin Holst Lange表示公司能夠在本十年內推出其實驗性口服減肥藥amycretin。

數據顯示,在對16位患者的小型試驗中,服用amycretin的患者在12周后體重的平均下降幅度達到了13.1%,顯著高于安慰劑組的1.1%。相比之下,諾和諾德的明星減肥藥Wegovy在12周后僅能讓患者體重減少約6%。

此外,當地時間周五,諾和諾德又傳來好消息,Wegovy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該藥物可以作為心臟治療。

截至周五,諾和諾德一周漲超7%,市值5938億美元,超越特斯拉(5584億美元)。

比特幣史上首次突破7萬美元

期權押注已看向10萬 SEC主席發聲警告!

圖片來源:英為財情

本周五,比特幣價格首次突破7萬美元關口,創歷史新高。盡管此后價格有所回落,但整體依然升勢不歇。截至目前,比特幣價格為6.84萬美元/枚,今年以來已累計上漲65%。

此外,在期權市場上,近期押注比特幣進一步升破8萬美元乃至10萬美元的看漲期權,正持續受到熱捧。根據Amberdata匯編的數據,執行價格為8萬美元和10萬美元的比特幣看漲期權的未平倉合約數量,在過去24小時內分別躍升了12%左右。

Web3 CD創始人、Full Speed Innovation Capital首席執行官Kevin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這次大漲發生在“減半”前,可能會走出不一樣的方式。同時,他表示,本輪比特幣上漲行情完全是由美國這些資管巨頭來推動的,因此可以說“純粹是機構的狂歡”,幾乎沒有給散戶任何交易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特幣周五飆升至歷史新高之際,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根斯勒(Gary Gensler)也再度對加密貨幣發出了新的警告,他在接受采訪時稱,“整個加密貨幣領域仍充斥著濫用和欺詐行為。” 他補充稱,投資者應該意識到,比特幣是一種“高度投機、不穩定的資產”。

全球首部AI電影上映

當地時間3月6日,全球首部完全由AI生成的長篇電影終結者2翻拍版《Our T2 Remake》在洛杉磯進行首映。電影“主演”之一Timmy the Terminator(下圖右側機器人)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的“首映禮紅毯照”。

圖片來源:Instagram

這部由50位AI領域藝術家合作創作出的《終結者2》翻拍重制作品,呈現了一個人類對抗人工智能統治的世界,探討當代AI發展的影響。

團隊利用Midjourney、Runway、Pika、Kaiber、Eleven Labs、ComfyUi、Adobe等多個AIGC工具進行創作,同時不使用原電影中的任何鏡頭、對話或音樂,確保《Our T2 Remake》所有內容均為原創。

“這將是AI在電影制作應用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們希望向世界展示,AI賦予了每一個人創作自己的史詩級故事的能力。”電影制作團隊如此表示。

雖說線下首映式的門票已告罄,現場照片中看來上座率也不低,但目前在社交平臺上,暫時沒有什么影評發布。目前,該電影還未大規模放映,本周末,將在線上直播,或許屆時可以得到更多反饋。

美要求字節跳動剝離TikTok,限期165天,否則封禁!用戶抗議打爆美國會辦公電話

據央視新聞3月9日報道,3月7日,美國國會眾議院能源和商務委員會表決通過了一項針對TikTok的法案,其內容要求中國字節跳動公司在165天內剝離對旗下短視頻應用程序TikTok的控制權,否則TikTok就會在美國遭到封禁。這項無理法案將在下周,在美國國會眾議院進行快速投票表決。

此前,TikTok就曾多次表示,該平臺沒有、也不會泄露美國用戶的數據。

7日表決當天,TikTok向部分用戶推送了開屏信息,表示該軟件可能會被美國國會立法封禁,呼吁用戶反對該法案。據《華盛頓郵報》等媒體報道,有國會工作人員稱,眾議院各辦公室接到了數百個TikTok用戶的電話,有的辦公室甚至接到了1000多通電話。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記者:文巧 蔡鼎 譚玉涵

編輯:蘭素英 孫宇婷

視覺:劉青彥

排版:譚玉涵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Ai 黃金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性开放国产精品按摩Av | 五月丁香合缴情在线看视频免费 | 中文字幕第一区第二区 | 亚洲成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日本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66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线路2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