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26 10:23:49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據央視新聞報道,根據巴西衛生部當地時間25日發布的最新數據,2024年巴西全國范圍內登革熱感染病例(含疑似病例)總數已超226萬例,因登革熱死亡的人數達758人。同時,當地時間3月24日,阿根廷衛生部通報稱,2024年迄今,該國累計報告登革熱確診病例超過134202例,死亡病例106例。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發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蚊媒傳播,多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流行,典型癥狀包括持續發熱、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等,嚴重時可致死。
巴西衛生部當地時間22日預計,今年巴西登革熱的病例總數將會達到420萬例。
巴西擁有27個州一級的行政單位,而首都巴西利亞聯邦區則是第一個因為登革熱疫情嚴重被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的。目前,這里每個星期新增的登革熱病例仍然超過了14000例。數據顯示,首都巴西利亞聯邦區也是目前巴西登革熱致死人數最多的地區,已有153人確診死于登革熱。
圖片來源:新華社發(盧西奧·塔沃拉攝)
巴西利亞聯邦區教育衛生文化委員會委員若熱·維亞納:從邏輯上講,巴西利亞聯邦區的氣候是造成這一嚴重問題的重要因素,這是一個氣候變化嚴重的城市,我們常說同一天會出現三個季節。同時,這也與此前缺乏預防有關。
當地民眾表示,已經蔓延近三個月的登革熱疫情令他們憂心忡忡。
在巴西利亞,感染人數居高不下與過長的治療時間,也讓當地的醫療資源缺口被加速放大。
巴西利亞聯邦區教育衛生文化委員會委員若熱·維亞納:無論是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目前都人滿為患。政府正在通過搭建臨時帳篷來擴大醫療服務覆蓋的范圍,在帳篷中為更多患者提供輸液的機會。
除了首都巴西利亞之外,目前巴西還有另外22個州發生了登革熱疫情。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羅的登革熱病例已經超過26萬,其中305名患者生命垂危。本月20日,巴西衛生部長尼西亞·特林達德宣布,聯邦政府將向登革熱疫情嚴重地區撥款3億雷亞爾(約合4.5億元人民幣),用于購買抗擊登革熱疫情的藥品。
當地時間20日,巴西衛生部長尼西亞·特林達德宣布,政府將向登革熱疫情嚴重地區撥款3億雷亞爾(約合4.5億元人民幣),用于購買抗擊登革熱疫情的藥品。
從去年年底開始,登革熱疫情在巴西蔓延。目前,巴西已經有23個州發現了登革熱病例。其中巴西最大城市圣保羅已有26萬例登革熱病例,其中危重病例305例。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3月24日,阿根廷衛生部通報稱,2024年迄今,該國累計報告登革熱確診病例超過134202例,死亡病例106例。根據報告,截至目前,阿根廷的登革熱累計發病率為每10萬人口321例,本周創下單周報告病例數的歷史最高紀錄,而今年也是近年來登革熱疫情暴發規模最大、開始最早的一年。
圖片來源:新華社發(盧西奧·塔沃拉攝)
鑒于登革熱感染人數不斷上升,阿根廷衛生部再次敦促民眾加強預防蚊蟲叮咬。
當地時間3月22日,根據秘魯衛生部國家流行病學、預防和疾病控制中心發布的最新報告,2024年以來,該國登革熱確診病例總數達到79741例,死亡病例82例。據秘魯疾控中心分析顯示,該國60歲以上年齡段是感染登革熱死亡的主要人群。
過去20年來,全球登革熱發病率顯著上升,對公共衛生構成巨大挑戰。世界衛生組織2023年12月說,氣候變化導致氣溫升高和降雨增多,這些關聯登革熱患病風險上升。2023年全球各地共報告了逾500萬例登革熱病例以及逾5000例與登革熱相關的死亡病例。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發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蚊媒傳播,多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流行,典型癥狀包括持續發熱、頭痛、肌肉痛、關節痛等,嚴重時可致死。
據悉,登革熱是經媒介伊蚊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由“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徑傳播,人與人之間一般不會直接傳播疾病。
登革熱病人或隱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體內一般需經大約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過叮咬將病毒傳播給人。我國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潛伏期一般為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發病(稱為隱性感染者)。能傳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伊蚊在我國分布廣泛,病毒輸入后可以快速傳播擴散。
登革熱有什么癥狀?
登革熱的典型癥狀是高熱、三痛、三紅和皮疹。
高熱:突發高燒(40°C以上);
三痛:劇烈頭痛、全身關節痛、肌肉酸痛;
三紅:面紅、頸紅、胸紅;
皮疹:四肢軀干或頭面部,出現充血性皮疹或點狀出血疹。
除了以上癥狀,還可能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嚴重時候還可能出現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會導致死亡。
目前登革熱尚無經審批注冊的疫苗上市,也就是說現在還沒法通過注射疫苗預防登革熱。
目前尚無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對癥治療措施。治療原則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防蚊隔離。重癥病例的早期識別和及時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公開資料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