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28 21:51:34
◎萬科在年報中表示,行業深度調整給公司經營帶來巨大壓力。2023年,萬科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1.6億元,同比下降46.4%。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開發業務結算規模和結算毛利率下降,部分開發項目計提了減值。
每經記者 黃婉銀 每經編輯 陳夢妤
3月28日,萬科在發布2023年度業績報告的同時,也刊發了一份計提和核銷2023年度減值準備的公告。
根據國家有關政策的要求,本年萬科共計提或因合并范圍變動而增加的各類減值準備合計約40.24億元(2022年約10.3億元),轉回或轉銷各類減值準備合計8.23億元(2022年約16億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各項資產減值準備余額合計12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約32億元。
報告期末,萬科根據目前的市場狀況和項目實際銷售情況,對開發項目進行減值測試,本年新增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約34.90億元,本年轉銷存貨跌價準備約6.43億元,年末存貨跌價準備余額為79.86億元。
這部分開發項目的計提是導致萬科2023年凈利潤下降的因素之一,影響萬科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5億元。
萬科在年報中表示,行業深度調整給公司經營帶來巨大壓力。2023年,萬科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1.6億元,同比下降46.4%。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開發業務結算規模和結算毛利率下降,部分開發項目計提了減值。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行業正在經歷深度調整,經過綜合考量,萬科2023年度將不派發股息,不送紅股,也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
萬科在致股東信中表示,2023年公司利潤承壓,資金存量、現金短債比等指標出現下行,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短期壓力仍然存在。一是,規模過快擴張時期,部分投資判斷過于樂觀,這些項目消化還需要一段時間。二是,盡管公司經營服務業務的能力獲得了長足發展,但經營性不動產天然存在資金回收周期長、占壓大的難點,有關融資機制成熟后才能完全解決。
面向未來,萬科將著力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推動公司平穩渡過模式轉型:一是,確保安全底線。在銷售端將堅守跑贏大勢目標,保持經營層面現金流為正。對未來可能出現的不確定性預估更充分,通過大宗資產、股權交易兌現“蓄水池”,大規模增厚安全墊。2024年實現交易回款不低于300億元。
二是,堅定降杠桿。未來兩年削減付息債務1000億元以上。全面主動融入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主動推進融資模式的轉型。
三是,堅定為社會提供好產品、好服務,實現可持續的內生發展。在保障交付不出任何問題的底線基礎上,為消費者提供行業領先的好房子、好服務,通過能力競爭優勢和高效管理支撐內生發展,在住宅、社區增量價值創造等領域繼續保持領先地位。
萬科指出,去年四季度以來,市場對行業、對公司擔憂情緒加劇。關鍵情況下,公司獲得了深圳市國資大力支持,也得到了金融機構等合作伙伴的共同幫助。
同時,萬科將在2024年繼續推進組織精簡高效,保持骨干員工穩定,支持業務發展。節衣縮食,壓降管理費用。
2023年,萬科開發業務開復工計容面積約1,706.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8%,完成年初計劃的102.0%;開發業務竣工計容面積約3,133.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7%,完成年初計劃的97.1%。
截至報告期末,萬科有息負債合計3,200.5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為21.3%。有息負債以中長期負債為主。有息負債中,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624.2億元,占比為19.5%;一年以上有息負債2,576.3億元,占比為80.5%。
分融資對象來看,銀行借款占比為61.7%,應付債券占比為24.8%,其他借款占比為13.5%。分利率類型來看,有息負債中,固定利率負債占比38.7%,浮動利率負債占比61.3%。分境內境外來看,境內負債占比80.3%,境外負債占比19.7%。人民幣負債占比80.9%,外幣負債占比19.1%。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