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01 12:50:46
從全國乃至全球市場看,上海市商委這份文件具有首創性。在此之前,與ESG相關的政策主要由金融監管部門發布,凸顯ESG的資本市場屬性。上海市商委的文件引領了一種創新趨勢,把ESG政策從資本市場擴展至實體經濟,最終落腳到企業經營管理。
每經特約評論員 郭沛源 孫曼儀
每經編輯 徐肖逍
近日,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以下簡稱上海市商委)發布《加快提升本市涉外企業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能力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這是我國商務領域首份ESG行動方案,方案的發布引起廣泛關注。
《行動方案》包含三大行動和12項重點措施。首先是企業ESG能力提升行動,包括發揮國有企業帶頭作用、支持民營企業踐行ESG理念、發揮外資企業實踐協同效應、加強涉外企業跨國業務ESG應用等。其次是ESG市場增效賦能行動,包括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創新ESG金融服務和產品、培育壯大專業服務機構、加大理念宣傳力度等。第三是ESG服務體系優化行動,包括建立涉外企業ESG工作推進機制、出臺ESG相關支持政策、大力培養專業人才、發揮ESG創新生態建設示范引領作用等。
《行動方案》提出了明確的目標,即到2026年,基本形成市政府、行業組織、涉外企業、專業服務機構共同參與、協同發展的涉外企業ESG生態體系。這個總體目標具體分解為四個細分目標。一是提升涉外企業ESG信息披露水平,做到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全覆蓋、民營上市公司披露顯著提升。二是初步建立企業ESG報告編制及評價標準體系,進一步提升上海ESG工作在國內及國際的影響力。三是發展ESG專業服務機構,引入國際知名專業機構,同時也培育本土機構。四是發布一批涉外企業ESG優秀案例。
《行動方案》提出了三項原則:堅持政策引導,市場為主;堅持對標國際,立足自身;堅持聚焦重點,系統推進。筆者認為,在三項原則中,第一項最為關鍵,特別是要激發企業主體實施ESG自主性。為什么呢?這要從ESG的源起說起。2004年,ESG的概念被首次提出時,主要是在資本市場的場景之下談論的。養老金等長期機構投資者對ESG的偏好,促使上市公司和證券交易所重視ESG,加強ESG披露和提升ESG評級。ESG表現好的上市公司會獲得更多長期投資者的青睞,由此激發企業的自主性,使得ESG在資本市場上形成閉環。上海市商委的《行動方案》則是面向涉外企業,重點是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進出口貿易等企業。這些企業既有上市公司也有非上市公司,要引導這些涉外企業特別是非上市的涉外企業實施ESG,必須要解決動力機制問題。因此,筆者認為,《行動方案》將“調動市場積極性”“激發涉外企業和各類主體提升ESG能力的內生動力”作為首要原則至關重要。
《行動方案》在很多細節中體現了這一原則。首先是將ESG因素和現行政策工具結合,提高企業實施ESG的積極性。這包括:研究將ESG信息披露及評級情況納?國有企業對外采購、招標等考量因素;在?持民營企業總部發展政策?件中加?ESG考量因素;研究將ESG報告披露及評級情況納入本市貿易型總部建設要求;統籌優化市商務高質量發展專項資?,對本市涉外企發布ESG報告、舉辦各類ESG重點活動及相關服務機構開展國際業務等按規定給予支持。
其次,《行動方案》也強調了金融支持企業ESG行動的路徑,引導更多市場資金流向ESG領域。具體措施包括:?勵?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主決策,為ESG評級?的企業提供利率優惠或簡化業務辦理流程;?勵境內?融機構參與符合ESG理念的國際建設項目,提供信貸、股權、債權等多元化融資渠道;?持符合條件的境內外?融機構和企業依托上海融市場發行ESG主題債券;?持ESG表現良好的企業發行上市。
此外,上海市商委也提出要發揮浦東新區及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先行先試作用,?勵各區及重點區域結合?身優勢和產業特?,激發各類主體的積極性,?勵區內企業開展ESG能?建設,進?步提?本市ESG能?建設整體?平。由此預見,浦東、臨港、虹橋等重點區域可能會結合自身特點,出臺更具體的激勵措施。
從全國乃至全球市場看,上海市商委這份文件具有首創性。在此之前,與ESG相關的政策主要由金融監管部門發布,凸顯ESG的資本市場屬性。上海市商委的文件引領了一種創新趨勢,把ESG政策從資本市場擴展至實體經濟,最終落腳到企業經營管理。
上海市商委文件發布不久,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和蘇州工業園區也先后發布ESG政策。筆者認為,雖然時間的巧合有偶然性,但可以理解為ESG由虛向實的一種趨勢性變化。在資本市場,人們看到的是各種數字,經濟活動會轉化為估值、收益率、波動率這些信息;在實體經濟,人們看到的是技術、生產、工廠、工人,是非常具體且有形的。對投資者來說,ESG本身就是生產要素,可以做成產品;對企業來說,ESG本身不是生產要素,而是優化生產要素的催化劑,是要用來幫助企業更好搞生產的,包括融資成本、治理結構、風險管理、產品創新等。因此,非金融監管部門的ESG政策應落腳到企業的經營管理,政策的重點和難點是讓企業認識到提升ESG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價值,激發其自主性。從這個角度看,上海市商委的ESG探索將會產生重要的示范價值。
作者郭沛源系商道咨詢首席專家、商道學堂校長、商道融綠董事長;孫曼儀系商道融綠咨詢顧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