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06 13:27:23
每經編輯 畢陸名
5月6日早盤,“奶茶第一股”香飄飄大幅高開。截至發稿,香飄飄(603711.SH,股價19.21元,市值78.9億元)封死漲停,現報19.21元。
消息面上,5月5日,伴隨著“回應產品包裝諷日”“董事長現身機場接赴日回國員工”等相關話題登上熱搜,香飄飄再次被推到聚光燈下。
起因是有網友在日本的一些超市發現,香飄飄旗下MECO果汁茶產品上印有嘲諷日本核污水排海的標語。香飄飄官方微博發文稱:“我們的員工是好樣的!”抖音直播間迅速上架同款商品。香飄飄“硬剛”出圈的同時,其處理態度也引發熱議。
據中新經緯,記者從社交媒體曬出的圖文和視頻信息上看到,香飄飄旗下品牌MECO果汁茶包裝上印有中文和日文的標語,內容包括“無恥”“0.1%的土地污染了70%的海洋”“可以沒有日本不能沒有海洋”“海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等。4日,香飄飄工作人員表示,已經注意到網傳在日商品印有諷日核污水相關信息。
5月4日晚間,香飄飄官方發文回應此事稱,我們的員工好樣的!
5月4日,香飄飄旗下產品包裝嘲諷日本核污水事件,引發網友熱議。對于網傳該事件系員工個人行為,香飄飄官方賬號回應稱員工是好樣的。5日凌晨,有網友拍到香飄飄董事長為赴日回國員工舉牌接機,據香飄飄工作人員透露,舉牌接機的人確系董事長蔣建琪。
5月5日晚,香飄飄總裁楊冬云走進直播間,表示對好樣員工獎勵10萬元,并捐出當晚8點至24點的所有直播收入給環保基金會。截至當天21點半,其直播間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超過20萬人。
據第三方數據平臺,事件引發持續熱議后,4日、5日共超千萬名網友涌入香飄飄官方旗艦店抖音直播間購買同款產品,店鋪直播日銷售額由原來的2500元暴漲至100萬元,漲幅高達400倍,主播也在直播間稱同款杯套已經庫存不足,后期會補發。
與瓶裝飲料和現制茶飲店不同,MECO果汁茶作為香飄飄即飲業務的拳頭產品,曾被寄予厚望。在2018年7月~2023年12月,全國銷售13億杯。數據顯示,香飄飄即飲產品業務板塊去年營收為9.01億元,占比約為26%,而在2019年,這一數據為10.05億元。
香飄飄以“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XX圈”的廣告語被消費者所熟知,而近年來日子卻不太好過。2005~2008年,香飄飄奶茶累計賣出3億杯,杯子連起來可繞地球1圈。營收從2017年登陸上交所的26.4億元,到2023年實現營收36.25億元。不過在2020~2022年,香飄飄營收增長出現停滯。
據北京商報,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香飄飄這幾年業績不算亮眼,雖然在產品創新升級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培育即飲板塊用戶群體仍需要一段時間。
4月18日,香飄飄披露一季度報告,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25億元,同比增長6.76%;凈利潤2521.26萬元,同比增長331.26%;基本每股收益0.06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976.78萬元。
公告稱,凈利潤增加主要系銷售商品收入增加所致。經營報告顯示,公司第一季度銷售收入7.19億元,同比增長6.93%。
香飄飄披露的2023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36.25億元,同比增長15.90%,實現歸母凈利潤2.80億元,同比增長31.04%。公司方面表示,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5元(含稅),合計派發1.44億元。
香飄飄在年報中表示,2023年,終端市場需求釋放不達預期,但公司在努力實現原有業務修復增長的同時,挖掘了新品類的發展機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香飄飄的業績修復進程開始步入正軌,營收、利潤均實現雙位數增長,盡管如此,較2019年的歷史最高營收數據尚有差距。2024年,公司兩大業務板塊能否實現營收超越,還需看沖泡產品的恢復情況與即飲產品的放量情況。
主營業務方面,2023年,沖泡業務實現營收26.86億元,同比上升9.37%,毛利率為44.68%,較上年增加4.03個百分點;即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01億元,同比增長41.16%,毛利率為18.41%,較上年增加6.73個百分點,占收入比重提升了4.45個百分點至24.86%,是香飄飄著力打造的“第二成長曲線”。
4月18日,華福證券分析師在研報中指出,2023年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改善主要系銷售規模提升、用工人數減少及原材料采購成本下降。受益于以上三大項的提振,公司2023年綜合毛利率提升3.73個百分點至37.53%。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延續利潤率的同比提升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新經緯、北京商報、公開信息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