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球首例,首度公開!事關腦機接口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20 08:43:22

每經編輯 杜宇

據央視新聞,老楊是一位高位截癱患者。14年來,手不能動腳不能走,承受著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

如今,他可以用“意念”抓取水瓶并自主完成喝水,老楊激動地說:“就這么一點,卻老幸福了!”。

改寫老楊命運的是一臺劃時代的手術——全球首例無線微創腦機接口(Neural Electronic Opportunity,簡稱NEO)臨床試驗

在最新一期《開講啦》節目里,這項技術背后的研發者清華大學為先書院院長洪波首次揭秘了我國首例植入腦機接口背后的科學進展。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視頻截圖

高位截癱十幾年的他 手術前經歷了復雜的心理過程

老楊作為全球首個無線微創腦機接口手術的患者,他坦言自己經歷了十分復雜的心理過程。

老楊高位截癱十幾年,當洪波團隊找到他的時候,老楊并沒有抱太大希望。家里人都說,“別費勁了,都癱瘓十幾年了”。但隨著洪波團隊與老楊交流得越來越頻繁,老楊心里也開始產生了微妙的變化:也許自己邁出了這一步,將來或許就可以幫助數以百萬像他一樣的患者。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最后,老楊給洪波發了一條信息說:“我相信你們,我們一起努力用科技幫助這些患者。”

如今,做完手術的老楊,隨著腦電波源源不斷地接收、解碼和翻譯,能夠驅動機械手套來實現抓握。更令科學家振奮的是,不久后,十幾年來因癱瘓而失去手部知覺的老楊,也重新對溫度有了感覺,還頭一回抱了自己的小孫女。

全球首例植入腦機接口 臨床試驗隨訪日記首次公開

去年10月24日,老楊在北京市宣武醫院接受了全球首例無線微創腦機接口臨床試驗手術,手術順利完成。術后10天,老楊出院回家。

主持人撒貝寧不禁感嘆,“快得有點超出我的想象!”洪教授解釋道,這種手術屬于微創手術,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開顱,恢復會更快一些。

在《開講啦》節目現場,洪波團隊首次公開了老楊的隨訪日記。對此,洪教授坦言他也曾猶豫再三,因為誰也不可能保證患者每一天都是進步的,他們需要做好承擔失敗的準備。

但洪教授又希望通過公開老楊的隨訪日記,讓大眾了解中國首例植入腦機接口臨床試驗的科學進展,“希望通過患者每天、每個月的歷程,讓大家看到一項技術是如何從不成到成到大成,這比科學本身更重要。”

“我有信心 中國腦機接口不會重蹈馬斯克的覆轍”

近期,馬斯克首例腦機接口人體試驗曝出故障。一時間,很多人開始質疑腦機接口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在《開講啦》節目現場,也有觀眾向洪波團隊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我們會不會在腦機接口上重蹈馬斯克的覆轍?”

對此,洪波首次作出了回應:“不會!”

洪教授介紹,與馬斯克的“侵入式”方案相比,我國采用的是“半侵入式”微創技術,也就是把電極置于顱骨和大腦皮層之間的硬腦膜上,這種方案是希望能夠平衡腦機接口的性能和創傷,雖然采集信號不如全侵入式,但它不損傷腦細胞,而且能永久性工作,也就不會出現馬斯克腦機接口類似的故障。

更重要的是,對于外科大夫來講,這種手術屬于微創手術,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開顱,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近年來,以馬斯克為精神領袖的瘋狂腦科學家們,決定操縱一臺機器人,把硬幣大小的植入物放進人類的大腦中,創造出一批記憶增強、靈魂永生、半人半機的超級人類,但這條路不好走。

據每日經濟新聞2023年12月28日報道,腦機接口概念源于1973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計算機科學家雅克·維達爾的設想,即通過放置在頭皮上的電極可檢測到大腦發出的實時信號翻譯后用于控制計算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馬斯克:未來不再需要手機,將被腦機芯片替代

馬斯克最新預測,未來手機將變得過時,會被直接植入人腦的芯片取代。

當地時間6月17日,馬斯克高仿號“Not Elon Musk”發帖稱:“你會在你的大腦上安裝一個Neuralink接口,讓你通過思考來控制你的新X手機嗎?”對此,馬斯克本人回應稱:“未來將不會再有手機,只有Neuralink。”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截圖

今年1月底,馬斯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進行了首次大腦芯片植入試驗。據悉,第一位四肢癱瘓的試驗參與者諾蘭·阿博(Noland Arbaugh)在植入設備后,能夠用神經連接植入物控制電腦屏幕上的光標,即他擁有了使用“意念”操作電腦的能力。

但在手術一個月后,植入設備不再像以前那樣工作了,植入諾蘭大腦的大部分電極都松動了,不再將他的想法轉化為光標運動所需的電信號。隨后,Neuralink對軟件進行了修改,幫助諾蘭重新獲得了許多設備的功能。

當地時間5月17日,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宣布,繼年初首個參與該公司腦機設備植入實驗的患者手術成功100天后,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患者。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截圖

馬斯克對Neuralink項目抱以厚望,希望通過這種方法來治療肥胖、自閉癥、抑郁癥和精神分裂癥等疾病。2023年,Neuralink的估值達到約50億美元。

據公開資料,腦機接口概念源于1973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計算機科學家雅克·維達爾的設想,即通過放置在頭皮上的電極可檢測到大腦發出的實時信號翻譯后用于控制計算機。

腦機接口技術被視為具有巨大醫療潛力的前沿科技,加之馬斯克自帶的流量屬性,因此自Neuralink2023年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的臨床試驗批準之后,其相關進展一直備受期待。

據每日經濟新聞2023年11月13日報道,數千人排隊等候,希望能植入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的大腦植入物。上述消息是傳記作家阿什利?萬斯2023年年底透露的消息。據悉,Neuralink公司預計5年內年收入將高達1億美元。2023年早些時候,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了Neuralink對其設備進行人體試驗,到2023年9月時,該公司開始為其首次人體試驗招募志愿者。

目前,已經有1000多名四肢癱瘓的患者愿意接受Neuralink的試驗,但有資格參加這項研究的患者不到100人。該公司計劃到2030年將為超過2.2萬人植入芯片。

2018年,馬斯克在接受采訪時指出,Neuralink將來也可能讓人類無需使用語言進行交流,并可能實現與人工智能(AI)的“共生”狀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央視新聞、每日經濟新聞、公開資料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腦機接口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色道亚洲精品 | 偷偷鲁2019丫丫久久好吊色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喷奶水 | 尤物国产91色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