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20 17:21:06
◎2023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超過全球的一半,累計裝機規模占全球比重接近40%。
◎從2013年到2023年,全國人均生活用電量從500千瓦時增長到接近1000千瓦時,翻了一番,14億人民用能需求得到有力保障。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每經編輯 陳旭
6月20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
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在發布會上介紹,能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動力源泉,攸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推動能源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體制革命,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能源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了有力支撐。
發布會現場 每經記者 李宣璋 攝
章建華在發布會上表示,在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方面,能源部門充分發揮消費側轉型牽引作用,能源消費結構持續優化,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2013年到2023年,我國煤炭消費比重從67.4%下降到55.3%,累計下降12.1個百分點,風電、太陽能發電、水電、核電及生物質能等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從10.2%提高到17.9%,累計提高7.7個百分點。工業、交通、建筑和人民生活用能方式發生深刻轉變,油品質量實現由國三到國六標準“三連升”,對大氣質量改善作出了積極貢獻。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經濟發展“含綠量”顯著提升。
在深入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方面,著力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把能源的飯碗端在自己手里,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水平實現新躍升。
2013年到2023年,全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累計增長35%,原煤生產能力持續增強,原油產量保持在2億噸水平,電力裝機、天然氣產量實現翻番。風電發電裝機從7600多萬千瓦增長到4.4億千瓦以上,增長了近5倍,光伏發電裝機從1900多萬千瓦增長到6億千瓦以上,增長了30多倍。
2023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超過全球的一半,累計裝機規模占全球比重接近40%。西電東送能力超過3億千瓦,支撐了東中部地區約1/5的用電需求,長輸油氣管道總里程從10萬多公里增長到19萬公里,增長約80%。從2013年到2023年,全國人均生活用電量從500千瓦時增長到接近1000千瓦時,翻了一番,14億人民用能需求得到有力保障。
與此同時,我國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推進能源科技自立自強,持續推進傳統能源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培育新能源產業競爭優勢,能源科技現代化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等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山東石島灣全球首座高溫氣冷堆商業示范工程建成投運。特高壓輸電、高參數煤電等技術保持世界領先。風電形成從設備制造、開發建設,到運行維護的完備全產業鏈體系,光伏電池轉換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紀錄,風電和光伏發電成本分別下降60%和80%。水電全產業鏈領先全球,建成單機容量世界最大的白鶴灘水電站。新型儲能、氫能等前沿技術產業化步伐加快。
“中國式現代化對能源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將持續踐行能源安全新戰略,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全力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章建華強調?! ?/p>
據氣象部門預計,今夏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往年同期偏高,迎峰度夏保供形勢嚴峻。如何保障居民用電需求?
對此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杜忠明在發布會上表示,近期我國部分地區的氣溫偏高。今年以來,我國電力消費延續快速增長態勢,1—5月份全社會用電量3.84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6%。今年度夏期間,全國用電負荷也將快速增長,最高負荷預計同比增長超過1億千瓦。
經過綜合研判,國家能源局認為,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全國電力供應總體有保障,高峰時段局部地區可能存在電力供應緊張的情況,如出現極端、災害性天氣,電力供應緊張的情況有可能進一步加劇。為此,國家能源局將以“常態供應有彈性、局部短時緊張有措施、極端情況應對有預案”為目標,壓緊壓實各方責任,全力保障迎峰度夏電力安全穩定供應,并將采取以下幾個主要措施。
首先是強化監測預警。國家能源局通報了2024年迎峰度夏電力供需預警結果和“一省一策”工作措施,指導重點省份和有關企業提前做好準備;目前,能源部門每天監測全國及重點地區用電、電煤、機組出力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協調解決。這種做法在去年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效:經全力組織協調,2023年5月云南省統調煤電實現全容量開機,單月發電量創10年來新高,有效對沖了干旱導致的水電蓄水不足問題,確保了汛前電力供應。
其次,國家能源局充分發揮高峰時段系統頂峰能力。指導電網企業優化調度運行安排,充分釋放輸電通道能力,利用不同地區用電高峰時段差異,開展區域間、省間錯避峰運行和余缺互濟。發揮煤電容量電價考核機制作用,充分激發煤電機組在實際調用過程中滿足調度頂峰指令要求,促進機組能發盡發,穩發滿發。
與此同時,國家能源局也加快了支撐性電源的建設。按照清單管理機制推動安徽板集電廠二期、內蒙古達拉特電廠五期等支撐性電源項目按期建成投產。
此外,國家能源局指導各地做實做細工作預案,并將進一步優化負荷管理措施并精準細化執行,堅決守住不拉閘限電的底線,堅決確保民生用電需要。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李宣璋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