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年內首個暴雨紅色預警發布!中央氣象臺答每經問:未來3-4天江南北部到沿江地區累計降水量將超歷史同期數據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24 21:15:01

◎陳濤表示,梅雨期出現北方高溫、南方暴雨的情況是一種氣候常態。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中上旬,我國便會進入梅雨期。在這期間,北方地區受大陸高壓影響,晴朗少云,以下沉氣流為主,華北黃淮地區易出現高溫天氣。而南方地區,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受梅雨鋒控制,暴雨頻發。

◎由于主降水帶維持穩定,在未來3~4天,從江南北部到沿江地區的累計降水量與歷史同期數據比仍屬于較強水平。

每經記者 周逸斐    每經編輯 陳旭    

6月24日10時,中央氣象臺發布暴雨紅色預警,這也是今年以來我國首個暴雨紅色預警。

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預計6月24日夜間至27日,江南北部、江漢東部和南部、江淮以及貴州、廣西等地仍有持續性強降水,其中湖北東南部、湖南中北部、安徽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局地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6月24日,中國氣象局召開媒體通氣會,對近期多地出現的強降雨情況進行了介紹。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在通氣會上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6月17日以來,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強降雨較為集中,局部地區的累計降水量超過250毫米,與往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明顯偏多。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局

未來3~4天江南北部等地累計降水量超出歷史同期水平

6月17日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有200~400毫米,湖南常德、安徽黃山等局地達500~713毫米。

這一輪強降水有何特點?陳濤表示,6月17日至24日的強降雨特征主要表現為降水持續時間長、降水空間分布相對集中,而且降水落區與前期重疊度高,導致局部地區出現強降水量。“另外還出現夜間降水量增強的特征,最強降水時間通常集中在后半夜到早晨。”

此輪強降雨量相比同期降雨水平也備受外界關注。陳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每輪強降水過程、降水持續時間以及具體降水落區的位置都有明顯差異,因此,很難用同一套標準來判斷本輪累計降水量水平。

“但目前可以肯定,由于主降水帶維持穩定,在未來3~4天,從江南北部到沿江地區的累計降水量與歷史同期數據比仍屬于較強水平。”

中央氣象臺6月24日10時發布暴雨紅色預警,這也是今年來首個暴雨紅色預警。陳濤預計未來24小時,強降水仍將可能主要出現在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等地。上述地區普遍會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區有特大暴雨,且強降水落區與前期降水重疊度高,致災風險高。

面對暴雨紅色預警,普通民眾應該做好哪些應對準備?

陳濤建議,公眾應密切關注關于降水落區和強度的預報預警信息。居住在山區附近的居民需及時關注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風險,如重要河流洪水、山洪及泥石流等。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也應密切關注城市內澇風險較高的地區,警惕積水對日常出行和交通可能帶來的影響。

梅雨期出現北方高溫、南方暴雨屬氣候常態

南方多地面臨持續強降雨,而北方出現持續高溫天氣。

截至6月14日,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共有169個國家氣象站達到極端高溫閾值,12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超歷史極值,228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超過40℃,高溫過程綜合強度為近5年來全國歷次高溫天氣過程第五強,影響京津冀魯豫皖蘇晉陜九省市面積約85萬平方公里,影響人口約3.8億人,其中單站最高氣溫出現在河南溫縣(6月13日,43.4℃)。

對此,陳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從常年氣候變化特征來看,6月出現北方高溫、南方暴雨并行現象屬于正常現象,這與大氣環流配置直接相關。

“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中上旬,我國便會進入梅雨期。在這期間,北方地區受大陸高壓影響,晴朗少云,以下沉氣流為主,華北黃淮地區易出現高溫天氣。而南方地區,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受梅雨鋒控制,暴雨頻發。”

陳濤表示,基于此,在梅雨期出現北方高溫、南方暴雨的情況是一種氣候常態。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6月24日10時,中央氣象臺發布暴雨紅色預警,這也是今年以來我國首個暴雨紅色預警。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預計6月24日夜間至27日,江南北部、江漢東部和南部、江淮以及貴州、廣西等地仍有持續性強降水,其中湖北東南部、湖南中北部、安徽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局地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6月24日,中國氣象局召開媒體通氣會,對近期多地出現的強降雨情況進行了介紹。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在通氣會上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6月17日以來,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強降雨較為集中,局部地區的累計降水量超過250毫米,與往年同期平均水平相比明顯偏多。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局 未來3~4天江南北部等地累計降水量超出歷史同期水平 6月17日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持續強降雨天氣,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有200~400毫米,湖南常德、安徽黃山等局地達500~713毫米。 這一輪強降水有何特點?陳濤表示,6月17日至24日的強降雨特征主要表現為降水持續時間長、降水空間分布相對集中,而且降水落區與前期重疊度高,導致局部地區出現強降水量。“另外還出現夜間降水量增強的特征,最強降水時間通常集中在后半夜到早晨。” 此輪強降雨量相比同期降雨水平也備受外界關注。陳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每輪強降水過程、降水持續時間以及具體降水落區的位置都有明顯差異,因此,很難用同一套標準來判斷本輪累計降水量水平。 “但目前可以肯定,由于主降水帶維持穩定,在未來3~4天,從江南北部到沿江地區的累計降水量與歷史同期數據比仍屬于較強水平。” 中央氣象臺6月24日10時發布暴雨紅色預警,這也是今年來首個暴雨紅色預警。陳濤預計未來24小時,強降水仍將可能主要出現在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等地。上述地區普遍會有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地區有特大暴雨,且強降水落區與前期降水重疊度高,致災風險高。 面對暴雨紅色預警,普通民眾應該做好哪些應對準備? 陳濤建議,公眾應密切關注關于降水落區和強度的預報預警信息。居住在山區附近的居民需及時關注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地質災害風險,如重要河流洪水、山洪及泥石流等。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也應密切關注城市內澇風險較高的地區,警惕積水對日常出行和交通可能帶來的影響。 梅雨期出現北方高溫、南方暴雨屬氣候常態 南方多地面臨持續強降雨,而北方出現持續高溫天氣。 截至6月14日,河北、河南、山東等地共有169個國家氣象站達到極端高溫閾值,12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超歷史極值,228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超過40℃,高溫過程綜合強度為近5年來全國歷次高溫天氣過程第五強,影響京津冀魯豫皖蘇晉陜九省市面積約85萬平方公里,影響人口約3.8億人,其中單站最高氣溫出現在河南溫縣(6月13日,43.4℃)。 對此,陳濤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解釋,從常年氣候變化特征來看,6月出現北方高溫、南方暴雨并行現象屬于正常現象,這與大氣環流配置直接相關。 “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中上旬,我國便會進入梅雨期。在這期間,北方地區受大陸高壓影響,晴朗少云,以下沉氣流為主,華北黃淮地區易出現高溫天氣。而南方地區,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受梅雨鋒控制,暴雨頻發。” 陳濤表示,基于此,在梅雨期出現北方高溫、南方暴雨的情況是一種氣候常態。
降水 暴雨 中央氣象臺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 | 亚洲成在人电影天堂 | 中文无遮挡h肉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第一页 |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 久久亚洲性爱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