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科創未來丨探訪四川最大規模灌溉試驗站:農作物喝多少才算“喝飽”又“喝好”?

川觀新聞 2024-06-26 10:03:27

都江堰灌區灌溉試驗站一隅

夏至時節,暑氣逼人,都江堰灌區的水稻長勢正旺。作為喜水糧食作物,水稻產量高不高、品質好不好,都離不開合理的灌溉。

如何精準地給農作物澆水,怎么澆,澆多少,都離不開科學有效的試驗數據。這些數據又是怎么得來的呢?在位于德陽市旌陽區黃許鎮的都江堰灌區灌溉試驗站(以下簡稱灌溉試驗站),工作人員和科研人員向記者展示了水與糧的緊密關系。

探訪:

試驗田被分成36個小方格

6月18日,灌溉試驗站迎來了一批青年訪客——西華大學2023級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學生。在一塊種植玉米的試驗田里,用鐵板圍成了36個兩米見方的小方格,每個小方格都有獨立的灌水設施。

看到同樣的一批玉米被種植在相鄰但又區隔開的地塊內,不少學生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這是我們針對玉米灌溉用水量試驗設置的測坑,每個測坑4平方米,都有獨立的水表,用以精準計量玉米全生命周期的用水量。”灌溉試驗站組長余康寧給學生們講解道。

余康寧給學生們講解土壤傳感器知識

據了解,每個測坑均由混凝土澆筑而成與周邊的土壤完全隔開,里面的土層深度都是2米,測坑之間相互區隔,研究人員正是通過向36個測坑施加不同的灌溉用水量來開展比對試驗,以找出玉米生長所需的最佳需水量。

而在這塊試驗田的下方也“別有洞天”。從測坑旁地面的入口拾級而下,就進入了地下監測室。這里共有36套監測設備,就好像做“心電圖”一樣,每個測坑按照不同土層深埋設了8組傳感器,其可以實時監測不同深度土壤層的水分含量、溫度等數據。

農作物地下水位模擬裝置

除此之外,每個測坑還配備有一個地下水位模擬裝置。這是一根高約3.1米的透明PVC圓柱,里面的水位高度,對應的是每個測坑的地下水位。

“大家看,我們通過這套裝置就可以在線監測和調整作物土壤濕度和地下水情況。”說話間,余康寧打開電腦,向大家展示了“智慧測坑自動供排水裝置和采集系統”的運行原理。

灌溉試驗站站長羅先君告訴記者,灌溉試驗站占地118.7畝,是目前四川省最大規模的灌溉試驗站,新址自2021年建成投用以來,這樣的監測一直在進行,正是根據長期監測結果,才能針對不同的農作物提出相應的農業灌溉用水定額。

應用:

為每一次灌溉找尋最優標準

在另一塊種植水稻的試驗田里,四川大學水利水電學院2023級碩士研究生楊榮坤正蹲在測坑前觀察水位,并不時把相關水位、水量數據記錄在筆記本上。

楊榮坤蹲在測坑前觀察水位

作為農業水利方向的研究生,讀研期間,楊榮坤每年都要在灌溉試驗站待上幾個月,他的研究目標就是探尋水與糧之間的緊密關系。

“我們針對每一個測坑設置不同的灌溉水平,試圖找出它的最佳的灌水時間、灌水量、灌水次數,為每一次灌溉找尋最優標準,最終希望相關研究成果能夠幫助不同地區形成最優灌溉制度,讓農作物既要‘喝飽’還要‘喝好’的同時,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楊榮坤說。

灌溉試驗站里的水稻測坑

除了開展農業灌溉制度試驗研究,灌溉試驗站還有另外兩大職能。

“一個是監測采集農業灌溉基礎數據。”羅先君介紹,灌溉試驗站有點類似水文站和氣象站,需要通過長年監測,積累連續的土壤墑情、作物種植類型、單次灌水量、累計灌水量等基礎數據,分析提出農作物灌溉定額、灌溉水利用系數、灌溉水分生產率、農業灌溉效益、節水效果等數據。

此外,推進灌溉實驗數據的應用也是灌溉試驗站的一大職能。相關實驗數據可以為編制區域主要作物灌溉用水定額提供數據支撐,向灌區管理部門及用水戶提供土壤墑情、適宜灌排時間及灌溉水量等信息,指導農業灌溉和生產實踐;同時,還要宣傳引導灌區、用水戶應用節水灌溉新技術。

“現在的都江堰灌區灌溉試驗站起始于1979年都江堰灌區的人民渠第二管理處科技站,在幾十年的運行中也積累了大量灌溉實驗數據、資料,目前我們正在致力于將這些寶貴資料數字化,以助力后續的灌溉實驗研究,造福灌區百姓。”羅先君說。

記者:邵明亮 

來源:川觀新聞

 

責編 趙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久久综合视频97 | 最新国产在线理论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尤物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精品 | 在线观看国精产品二区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