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6-30 22:21:35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彭水萍
6月28日(上周五)下午,“券茅”東方財富(300059,股價10.56元,市值1667億元)股價又突現大跌。隨之而來的是幾則所謂利空傳聞。盤后有業內人士復盤認為,當日下午盛傳的關于嚴查券商員工違規炒股的傳聞其實并不是現在才有,應該構不成實質性利空。
對于公司股票價格異動,東方財富工作人員回應記者稱:“公司經營管理一切正常。”
視覺中國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相對行業來說,東方財富2024年一季度業績表現尚可,而其2024年以來股票跌幅卻比其他頭部券商大得多。以往充分享受互聯網紅利的東方財富,一直被市場稱為“券茅”,前幾年高峰期,其市值甚至超過“一哥”中信證券。如今中信證券市值反超東方財富近1000億元。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近期東方財富股價表現較弱,更多是反映某種市場預期,其傳統券商業務面臨同質化傾向和互聯網紅利衰退,非同質化的投行、資管等業務相對頭部券商又沒有競爭優勢。此外,從券商行業來看,目前也難以找到充分的利多因素。
東方財富股價突現跳水
6月28日下午1點50分后,“券茅”東方財富股價出現快速跳水,最大跌幅近7%,最終以大跌6.88%收盤。
事實上,東方財富股價像6月28日這樣的突然大跌在近年來也不是首次。不過,這次大跌伴隨兩則利空傳聞。其中,有傳聞稱,券商將嚴查親屬賬戶和員工手機IP重合。甚至有說法稱會“倒查5年”。對此,記者6月28日下午詢問了多家券商從業人員,得到的反饋是,報備親屬賬戶是常規合規要求,并不是最近新出的舉措。另外,所謂“倒查5年”并不屬實。
另外,6月28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稱,隨著公募傭金費率新規即將實施,部分被動指數型產品傭金費率或低至“萬一”。
業內預計,由于涉及費率下調,分配比例、方式調整,此次公募交易傭金費率新規對券商的傭金分倉收入會造成較大影響,對以往那些“市場傭金”占比較高的券商來說影響可能更大。不過,分倉傭金占券商總收入的比例并不高。據Choice數據統計,2023年東方財富分倉傭金規模為3.4億元,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為3%。
相對行業來說,東方財富2024年一季度業績表現尚可,僅小幅下滑3.4%,然而2024年以來其股價跌幅卻明顯比其他頭部券商大得多。
截至6月28日收盤,東方財富2024年以來下跌近25%,而其他頭部券商股價的跌幅大多在10%左右,甚至一些一季度業績表現較差的券商的市場表現都好于東方財富。
這幾年,東方財富被業內視為國內領先互聯網券商的代表?;仡櫰錁I務發展歷程,其充分把握互聯網紅利期的契機,先是通過多個線上門戶獲得線上資訊、社區等內容領域的領先優勢,而后進一步縱向獲取基金代銷、證券經紀等牌照,形成線上投資理財閉環,持續擴大客戶流量并沉淀數據資源,逐步形成具有網絡效應的競爭壁壘。
得益于流量變現的商業模式,2010年上市以來,東方財富的業績增長趨勢在券商板塊顯得十分突出,近幾年一直被市場稱為“券茅”。在股價高峰期,其市值甚至一度超過行業“一哥”中信證券。
券商行業目前難找利多
以往在券商板塊中,東方財富屬于典型的基金重倉股,公募基金對東方財富的持倉明顯大于其他頭部券商。不過,近年來,隨著基金對各種“茅股”的抱團紛紛瓦解,基金的大量倉位反而會成為某種利空因素。自2021年股票見頂以來,東方財富市場表現漸次走弱,如今中信證券市值已經反超東方財富近1000億元。
一位對東方財富有深度觀察的私募人士就其6月28日股價表現向記者復盤。在他看來,當日下午盛傳的關于嚴查券商員工炒股的傳聞只是干擾信息,并不構成實質性利空,“本來證券從業人員就不讓炒股,時不時查一查也屬正常,各家的情況應該有緊有松”。
該私募人士分析認為,近期東方財富股價表現較弱,其實更多是反映了一種市場預期,“公司傳統券商業務,同質化的居多,而如今互聯網紅利已不在;非同質化的投行、資管、衍生品等業務相對其他頭部券商又沒有優勢”。
對于上述公募基金傭金費率下調的報道,該人士表示:“降費應該是趨勢,主動基金神話已破,被動基金多了,行業收費總規模自然就下來了,對于代銷機構來說,‘蛋糕’會變小。可以對標貝萊德、先鋒等海外被動資管機構的業務數據,國內代銷龍頭有高估嫌疑。”
事實上,6月28日下午這樣的空頭突襲,近期在券商板塊那里并不罕見。比如天風證券等其他券商也曾在傳聞影響下出現一日暴跌。
值得一提的是,6月28日下午東方財富股價突然跳水,幾乎波及券商板塊。
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從券商行業來看,目前難以找到充分的利多因素。“總而言之,我現在想不到看多券商行業的理由,并購也是同質化業務‘1+1’最多等于2 ,看不出如何創造更多價值。”上述私募人士進一步指出,現在監管趨嚴,降費降薪,一些創新業務受限,也對行業構成利空。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