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02 18:15:43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肖芮冬
大約在一個月前,有頭部券商發布研報稱,科創板有望迎來絕地反彈。不過截至目前,預期中的反彈還未能充分實現,科創50、科創100指數在6月均告下跌。
隨著科創板調整仍然在持續,券商的跟投數據也不容樂觀。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6月末,保薦機構科創板跟投浮虧比例達到了73.6%,環比提升了近6個百分點。
今年6月,科創板并沒有出現像一些機構所預期那樣的絕地反彈,科創50、科創100指數當月分別下跌4.2%、7.34%。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末,保薦機構跟投限售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共有144家,其中產生浮虧的共有106家,保薦機構科創板跟投浮虧比例達73.6%,環比提升5.6個百分點。這也是今年2月以來,跟投浮虧比例環比提升較大的一個月。
部分科創板上市公司由于6月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使得相關保薦機構的跟投浮虧進一步加深。據統計,在上述144家保薦機構跟投限售期還沒滿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有5家公司6月累計跌幅超過20%。其中,諸如萬潤新能、聚和材料、帕瓦股份等公司上市以來呈現持續下跌態勢,不過相關保薦機構的承銷保薦費用“安全墊”較厚,目前還沒有出現跌破“安全墊”的情況。萬潤新能的保薦機構東海證券跟投浮虧已經超過了7000萬元,但保薦機構所獲得的承銷保薦費用則達到了2.12億元。
另一方面,據Choice數據統計,截至6月28日收盤,保薦機構跟投浮盈規模過億的科創板公司有3家,環比增加了1家,分別為海光信息、百利天恒-U、佰維存儲。6月,佰維存儲逆勢大漲33%也讓保薦機構的跟投浮盈增加了幾千萬元。
此外,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有8單科創板項目給保薦機構帶來的跟投浮盈與跟投金額的比值超過了1,環比持平。與此同時,截至6月末,仍然有7單科創板項目帶給保薦機構的跟投浮盈,超過了承銷保薦費收入,環比同樣持平。
雖然近期科創板市場整體表現不佳,但是由于今年的IPO數量明顯減少,致使新股產生了一定的稀缺性,上市首日通常有不俗的表現。
據統計,今年二季度上市的3只科創板新股,目前跟投的保薦機構都處于浮盈狀態,且個別新股浮盈較為可觀。
例如,截至6月末收盤,近期上市的科創板新股達夢數據帶給保薦機構招商證券的跟投浮盈為0.95億元。相比之下,招商證券從這單IPO所獲得的承銷保薦費收入為0.51億元。
另外,今年二季度上市的歐萊新材、燦芯股份的保薦機構中金公司、海通證券的跟投也處于浮盈狀態,其中燦芯股份的跟投浮盈亦超過了承銷保薦費收入。
值得一提的是,達夢數據、燦芯股份憑借近期的新股紅利,已經較為輕松地躋身保薦機構跟投浮盈規模排名前10的行列。
不過另一方面,截至6月末,今年7月即將解禁的11單科創板跟投,保薦機構跟投浮虧的比例卻高達91%。其中,保薦機構國信證券、華英證券對隆達股份的跟投浮虧金額達到了9000萬元,這也在相當程度上侵蝕了兩家券商在這單IPO項目上,所獲得的承銷保薦費收益。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41680882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