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04 23:24:34
每經記者 石雨昕 每經編輯 陳 旭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政府采購領域“整頓市場秩序、建設法規體系、促進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明確3方面9項重點任務:一是整頓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二是建設法規體系,服務統一市場;三是促進產業發展,落實國家戰略。
資料來源:政府采購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楊靖制圖
《行動方案》明確,建立政府采購本國產品標準體系。制定政府采購本國產品標準,逐步形成本國產品標準體系,確保不同所有制企業在中國境內生產的產品平等參與政府采購活動。
或許是與之呼應,近日,江蘇政府采購網披露的《江蘇省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及團體組織2024~2025年度新能源汽車框架協議采購入圍公告(三)》顯示,特斯拉Model Y進入江蘇省政府新能源用車采購目錄。
專項整治四類行為
《行動方案》明確,整頓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持續開展政府采購領域反映突出的采購人設置差別歧視條款等四類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武威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微信采訪時表示,設置歧視條款、提供虛假材料、開展圍標串標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存在,使得正規供應商往往難以及時、準確獲取政府采購信息,難以享受公平、公正采購評審標準,使得企業參與競爭需要付出更大的信息收集成本、準入資格匹配成本以及因履約保證所帶來的資金占用成本等,進而會顯著抬高企業生產經營負擔,壓縮企業利潤空間。同時,不當的采購競爭行為也使得企業難以維持穩定的市場份額,不能合理調配生產經營規劃,進而難以形成可靠、合理的經營發展預期。差別歧視條款和圍標串標等行為直接限制了其他潛在供應商的公平競爭機會,導致市場資源配置扭曲,優質供應商難以脫穎而出。
武威表示,持續打擊政府采購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一是可以有效加強政府采購實施過程中對市場主體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督效率與處罰力度,破除妨礙各種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體制機制障礙,降低企業參與政府采購所面臨的制度性交易成本,促進企業減負增效,形成穩定發展預期。
二是有助于緊密配合政府采購法修訂實施進程,健全政府采購制度規則,強化政府采購制度執行效率,使得企業參與政府采購市場競爭程序執行更為高效、信息披露更為公開透明,政府采購制度優勢與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的結合程度更為深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建設進程將得以進一步推動。
健全合作創新采購制度
《行動方案》明確,建立健全政府采購合作創新采購制度。以采購人應用需求為導向,以公平競爭以及采購人與供應商風險共擔為基礎,實施訂購首購,建立創新產品研發與應用推廣一體化的管理機制,發揮政府采購對創新的帶動作用,助力高質量發展。
武威表示,龐大的市場規模使得政府采購能夠為市場主體提供可靠利潤空間和持續盈利來源,在程序規范前提下,政府采購能夠有效穩定企業產品銷路、降低企業發展所面臨的產業鏈供應鏈環境風險。同時,依托政采貸等融資支持政策,政府采購通過構建新型政銀企關系,可以減少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有效減輕企業融資約束水平,有效助力其創新轉型。
政府采購合作創新采購方式的提出,明確了政策支持場景,并限定創新產品應具備“實質性技術創新”含量,回應了供應商在創新產品推廣前創新活動需求側的政策支持訴求,擴大了政府采購支持科技創新政策功能發揮范圍,強化了科技創新政策支持效能。
此外,《行動方案》明確,在政府采購工程項目中落實扶持政策。適用招標投標法的政府采購工程項目要全面落實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政策,對超過400萬元的工程采購項目中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預留份額由30%以上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的政策延續至2026年底。
封面圖片來源:資料來源:政府采購網、民生證券研究院 楊靖制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