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05 18:47:19
每經記者 包晶晶 每經編輯 陳夢妤
從年初出售七寶萬科廣場50%股權到轉讓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的48%股權,萬科對大宗資產交易的動作大刀闊斧。
據天眼查,持有南翔印象城MEGA的上海星信曼企業管理有限公司,6月初股權比例發生了變化:深圳印力管理有限公司的股權比例從50%變更為2%,RECO YIYUAN PRIVATE LIMITED(怡園公司)的股權比例由50%變更為98%。
7月5日,印力集團方面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該筆交易是正常商業行為,暫無更多信息透露。
據每經記者觀察,南翔印象城MEGA和七寶萬科廣場一直是萬科在上海最賺錢的兩大商業項目。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注:2023年年報未披露相關數據),七寶萬科廣場營業收入分別約4.1億元和2.1億元,在集團運營管理的前十大商業項目中排名第一;上海南翔印象城MEGA則在2022年創造了約3.3億元業績,排名第三,2023年上半年又升至第二名,營業收入約1.9億元,出租率達到99%。
嘉定區政府官網顯示,2023年南翔印象城MEGA總銷售額突破46億元,比2021年增長15%。
盡管目前印力集團方面尚未對外披露交易對價,但參照年初七寶萬科廣場的最終交易價23.83億元,該宗交易總價值得期待。
鏡鑒咨詢創始人張宏偉對每經記者表示:“按照萬科當前的節奏看,確實需要通過出售這兩個物業去解決資金需求問題。出售股權其實和發行REITs一樣,都代表了重資產的退出,但商業地產輕資產的運營管理,還是有穩定收益的。”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2025年萬科累計債券到期規模為215.9億元,涉及9只債券,其中上半年一季度、下半年8-12月均有多只債券將集中到期。另外,萬科明年5月還有一筆發行金額為4.23億元、票面利率為3.15%的美元債到期,這意味著明年萬科將有超過246億元到期債務需要償還。
不過,及時出售商業資產未必沒有戰略因素的考量。萬科在年報中坦言,2023年以來,商業新開增速創新低,回歸存量經營。全年全國新開商業增長率降至6.8%,創歷史新低,其中存量改造占全年開業量的14%,行業進入存量競爭。
“即使不考慮公司資金承壓,按照正常的市場周期,一個商業綜合體運營6-8年后,基本走進了成熟階段,而通常成熟的商業綜合體租金很難再繼續上漲。”張宏偉指出,“按照正常的商業運營操作,要么通過發行REITs來實現重資產退出,要么通過股權出售來退出。但目前的情況下租金很難提高,不如直接退出,一方面解決資金需求問題,另一方面輕資產本身仍然能夠保證穩定收益。”
根據萬科“一攬子瘦身計劃”,除綜合住區開發、物業服務、租賃公寓三項主業外,將退出其他業務,清理和轉讓非主業的財務投資,其中包括要堅決大力度推進商辦等大宗資產交易,計劃每年完成200億元。
當下選擇處置大宗資產,在業內人士看來是個合適的時機。
“如果明年經濟回暖沒有達到預期,消費整體進一步走弱,屆時資產未必能賣到現在的價格。這個時間點退出(重資產),我覺得是一個合理的選擇。”張宏偉表示。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