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州市融媒體中心 2024-07-23 09:46:05
初夏時節,一股股勃勃的生機從四面八方涌來,凝聚于成達萬高鐵和西達渝高鐵項目現場,被轟隆的機械、耀眼的焊光、呼喊的人聲,敲打成了蓬勃的朝氣。
2024年,
“雙高鐵”在達州這片土地上
書寫新的成績。
在達州境內,截至2024年一季度,成達萬高鐵應交地6880畝,已交地6466.2畝;
西達渝高鐵應交地6615畝,已交地2620.5畝……
達州南站效果圖。(圖片由鐵路建設指揮部提供)
每一天,“雙高鐵”項目的數字都在奮力地更新。數以萬計的鐵路技術人員、施工人員,為了中國“八縱八橫”的高鐵網,為了達州人民夢想中的高鐵時代,憑著一身鋼筋鐵骨,熱火朝天地開山鋪路。一個即將擁有更多可能、產生更大活力的城市,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中噴薄欲出。
動脈縱橫跳動
一條起自成都天府站,向東經四川資陽、遂寧、南充、達州,終至重慶萬州北站的鐵路,于2020年12月24日,在全線控制性工程華鎣山隧道、天府動車所破土動工;另一條起自陜西西安至安康,又以安康為起點,經安康嵐皋、重慶城口、達州宣漢樊噲鎮、達州宣漢、達州市、達州大竹、廣安市、重慶合川、重慶北碚至重慶西站的鐵路,于2022年12月2日,在達州境內9個標段正式動工。至此,一個橫貫東西、縱通南北的高鐵動脈圖,在達州浩浩蕩蕩地鋪展開來。
當前,我們已經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經濟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國家發展有了新的歷史方位。在加速發展的時代中,建設便捷順暢、經濟高效、開放共享、綠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現代綜合運輸服務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早在2016年,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中國鐵路總公司就明確提出了構建“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為了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聯通內外、覆蓋城鄉的一體高效化運輸網絡,按照國家規劃,成達萬高鐵和西達渝高鐵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絡“八縱八橫”主要通道之一。“十四五”期間,全國力爭“八縱八橫”高鐵主通道基本貫通,區域性高鐵連接線、延伸線建設正在有序推進,路網靈活性和機動性將隨之大幅增強。
成達萬高鐵華鎣山隧道施工現場。(孫偉 攝)
得益于國家的大局規劃,達州迎來飛躍式發展的絕佳機遇,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強調立足新起點、搶抓新機遇,提出奮力建設“一區一樞紐一中心”的重大決策部署,適時吹響了全市交通建設三年大會戰的奮進號角。
全市交通建設三年大會戰全盤推進“空鐵公水”,其中,除了機場的擴能和成網的高速外,鐵路的突破是最便利群眾日常生活的好消息。故而,當“成達萬”和“西達渝”兩條高鐵先后確定落地達州的消息一經發出,達州市民欣喜若狂,一時間,“達州將擁有兩條高鐵”“進軍高鐵之城”“達州鐵路迎來新速度”等字眼,在各大社交平臺此起彼伏地刷新——這是老區人民在新時代中沖向更美好生活的振奮一喊。
兩條高鐵途經達州市4縣2區和達州高新區、達州東部經開區,境內全長358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總投資763億元,橫穿50多個鄉鎮,占地3萬多畝,這是達州有史以來投入資金最大、涉及人數最多、征地范圍最廣的超級工程。
當“成達萬”和“西達渝”高鐵以縱橫之勢,在達州的版圖上呼嘯著跳動時,達州人民吃火鍋、轉山城,南下重慶50分鐘;瞧熊貓、逛商場,西進成都90分鐘;看升旗、游故宮,北上首都5個多小時,便不再是白日的夢想。
樞紐格局加固
“達州”之名,意為通達之州,此地擁有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立體交通網絡,歷來都是秦巴地區物資集散地和商貿中心。達州位于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在秀美的山川中,因其獨特的區位優勢,早在古時的水路運輸網中,就已成為交通要塞之地。
在普速時代,達州站是西南地區排名第四、四川排名第二的鐵路樞紐,達州得益于這樣的區位優勢,增強了與外界的溝通交流,經濟曾得到迅速發展。但當下,我們已經進入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信息技術和物流運輸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普速列車明顯已無法滿足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需要。于是,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成為達州交通建設三年大會戰錨定的目標。
達州地處中國版圖的中心,是四川對外開放的東大門和通江達海的東通道,更是國家連南貫北、承東啟西“十字”鐵路公路交通網的節點城市。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中,達州還被定位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和“國家物流樞紐”。
作為公認的交通樞紐性城市,在快節奏的需求下,“高鐵速度”已刻不容緩!
經過長期的發展,川渝地區逐漸形成了兩條經濟走廊:一條經重慶北碚和合川、四川廣安和達州,再至重慶城口;另一條經重慶涪陵、豐都、忠縣、萬州、開州至城口。這兩條經濟走廊的人口數量、經濟體量大體相當,在確定西達渝高鐵線路走向時,經過相關專家和各部門的反復研討,最終綜合考慮兩條經濟走廊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決定將西達渝高鐵在達州宣漢的樊噲站作“分叉”,設立連接線。西達渝高鐵線路的正線從樊噲站,經宣漢南、達州南、大竹、廣安東、合川東、北碚南,最終到達重慶西站;連接線則是從樊噲站,經開州,到萬州,與鄭渝高鐵接通。
大竹縣石河鎮馬兒壩村的西達渝高鐵康渝段施工現場。(孫偉 攝)
一般鐵路是以線路兩端的站(地)名或簡稱來命名的,因此鐵路的名字也多為兩個字,如成達萬高鐵這樣三個字的鐵路名是極為少見的。這樣的命名方式,不僅包含了起點成都和終點萬州,還強調了中間點位達州,這是除了宣布此條線路的走向將經過達州外,也意在突出達州在鐵路網中的樞紐地位。
“成達萬”和“西達渝”高鐵均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兩條高鐵最后會在達州南站形成“十字交叉”。這樣一來,將進一步奠定達州在全國高速鐵路網中的樞紐格局,也有利于達州放大“川渝陜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的中心優勢,對吸引更多產業向達州轉移、要素向達州集聚、人才向達州流動,支撐達州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振興戰略支點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破難建設未來
曾有言,“成達萬高鐵,砸鍋賣鐵也要修!”對四川來說,為什么成達萬高鐵如此重要?
四川是人口大省,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需求巨大,想要強化對外的開放合作,高鐵則是實現其快速流動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四川必須補齊高鐵這個“短板”,搭建對外快速聯通的大通道。
成達萬高鐵華鎣山隧道出口施工現場。(孫偉 攝)
從區域發展和資源稟賦來看,我國最為重要的經濟流向是東西向。對地處內陸的四川而言,向東加強與東部沿海地區和中部地區的經濟社會聯系是實施“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的重要戰略路徑。成達萬高鐵建成后,不僅能經達州到達重慶萬州,再對接上鄭渝高鐵,形成東向大通道,又能在達州銜接上西達渝高鐵,形成北向大通道。從這樣的通道格局來看,成達萬高鐵的輻射作用相當大,稱得上是四川最為重要的東向陸上戰略性通道,也是連通成渝和長三角城市群最為便捷的陸上通道。
西達渝高鐵康渝段。(孫偉 攝)
“萬事開頭難”,建設這樣一條重要通道,必須開好頭、鼓好勁,項目開工的第一鏟便極為講究。2020年12月24日,成達萬高鐵四川段天府動車所和華鎣山隧道挖下了第一鏟土,這標志著成達萬高鐵建設正式進入工程實施階段。與天府動車所作為起點站而開工不同的是,華鎣山隧道是成達萬高鐵全線建設的重點所在,此處位于渠縣匯南鄉東側,全長8748米,為雙線單洞隧道,隧道內縱坡為人字坡,洞身穿越煤系地層,局部存在瓦斯等有害氣體,隧道經可溶巖地層,溶洞發育,施工期間發生涌突水的風險高。作為成達萬高鐵的重點控制性工程,華鎣山隧道的施工風險高、難度大,但鐵路建設者把對老區的奉獻鐫刻進血脈,以勢必攻下的氣魄,咬緊牙關,逐一克難。
在兩條高鐵線路的施工現場,鐵路建設者艱苦奮斗著,而期盼高鐵建成的達州人民,更是拿出了當年支持紅軍、支持三線建設的氣概與激情,攻堅克難,為施工建設提供有力保障。自2022年7月以來,達州組建專兼結合的市、縣、鄉、村四級鐵路建設推進工作機構,渠縣、大竹縣、達州高新區、達川區、開江、達州東部經開區、通川區、宣漢縣從卸任領導干部中抽調100多名科處級干部集中辦公,負責地方協調服務,強力保障手續審批、材料供應、施工環境、安全施工。
尤其在征地拆遷工作中,鐵路建設指揮部大量研究過去經驗和項目征拆規定,在尊重地方習俗的基礎上,靈活工作方式,做好群眾思想工作,全力保障高鐵建設有序推進。此外,“三電”及地下管線遷改工作,在全市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也得到了積極有序地推進,其遷改工作經驗做法還在全省范圍推廣。
截至今年一季度,兩條高鐵全國鐵路系統工程技術人員15000多人直接參與建設。達州境內,成達萬高鐵隧道正洞累計開挖23898米,橋梁樁基累計完成248215米,路基土石方累計開挖865萬方,累計完成投資67億元;西達渝高鐵隧道正洞開挖25536米,橋梁開累完成樁基9781個,承臺934個,墩臺身736個,累計完成投資50.01億元……今年,兩條高鐵在達州境內將分別新完成投資45億元、92億元,同步加快隧道、橋梁等建設,開工建設6個高鐵站(達州南站、大竹站、渠縣北站、宣漢南站、樊噲站、開江南站)。
在千難萬險面前,
達州的每一塊熱土、
每一次心跳都血脈僨張地
喊出了豪邁的巴山號子。
望向“高鐵時代”,
直奔更美好的未來
——達州,蓄勢待發!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