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最新券商私募資管20強榜單出爐:規模回升至4萬億元以上,這家券商首次上榜

每日經濟新聞 2024-07-30 17:43:42

每經記者 陳晨    每經編輯 肖芮冬    

7月29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披露了2024年二季度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前20榜單,中信資管穩居首位,月均規模為7587.48億元;其次為國泰君安資管和中銀證券,月均規模分別為3897.85億元和3826.22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華福證券退出20強榜單,取而代之的是中郵證券,月均規模為649.15億元。另外,平安證券、中信建投月均規模增幅超20%。

中郵證券躋身二十強榜單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2024年二季度,券商私募資管20強合計規模攀升至4.24萬億元,較一季度增加了3722.43億元,增長率為9.63%,這也是前20機構時隔三個季度再次將規模推高至4萬億元以上。另外,前20私募資管合計規模占全部券商私募資管規模七成以上。

具體觀察發現,此次前20中,中信資管繼續穩坐“頭把交椅”,其二季度私募資管月均規模為7587.48億元。緊隨其后的是國泰君安資管、中銀證券、中信建投和光證資管,這四家的月均規模都在3000億元以上。另外,中金公司和華泰證券資管的月均規模也都超過2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榜單中出現了一位新成員——中郵證券,以649.15億元的規模位居第20,這也是中郵證券首次躋身券商私募資管月均規模前20。與此同時,華福證券則遺憾地退出了這一行列,其在2024年一季度時的月均規模為609億元。根據中基協數據,截至2024年6月底,證券公司及其資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資管產品規模603.93億元,管理規模中位數237.31億元。

中郵證券2023年報顯示,2023年資管業務持續加大產品供應,產品矩陣不斷豐富,全年新發產品共52只;新發不同策略產品數量較2022年增長333%,創歷史新高。一方面持續發力純債業務,與郵儲銀行緊密協作,及時根據客戶需求新發攤余成本法產品、增加類現金管理產品供應;另一方面,加快固收+產品研發及落地,完成多只固收+期權、固收+TRS、固收+量化對沖等新策略產品的首發及續發。

記者注意到,中郵證券高管曾公開表示,中郵證券資管將機構業務作為未來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我們目標是到2024年底,機構業務規模占比提升至2/3的水平。”

8家增長超過300億元

在剔除新加入的中郵證券后,其余的19家券商私募資管規模在二季度又有怎樣的變動情況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這19家券商中,除了國信證券,其余券商均實現了規模增長。

具體而言,中信建投和中信資管在二季度規模增長尤為顯著,較一季度分別增長了675.77億元和580.52億元;緊隨其后的是光證資管和中銀證券,兩者分別增長逾400億元;另外,平安證券、國泰君安資管和中金公司,分別增長逾300億元。相比之下,國信證券在二季度的私募資管規模下滑逾100億元。

從增長幅度來看,平安證券增幅居首,二季度增長了29.39%;其次是中信建投,二季度增長了24.30%。另外,華泰證券資管、光證資管、中金公司和中銀證券也都增長逾10%,而國信證券則在二季度下滑了近9%。

平安證券在2023年報中表示,資管展現韌性。資管對標公募轉型,規模保持前十。券商資管規模持續壓縮,大集合產品公募化改造提速,一方面打開主動管理發展通道,另一方面加劇行業馬太效應。

同時,上述年報進一步稱,平安證券堅持差異化的發展路線,以“固收+”“服務+”為抓手,對標公募基金推動自身轉型,在投研能力、產品設計、渠道資源、服務運營等方面強化投入。2023年公司月均管理規模保持行業前十,其中“固收+”規模同比增長25%,體現顯著的增長韌性;純債及量化核心產品,業績跑贏同策略產品及對標指數;同步加強與研究、經紀、投行等條線的互動與協同,發揮核心業務的引領作用,完善從資產到資金的業務鏈條。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92612886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伊人成综合网开心五月丁香五 | 日韩vs欧美vs国产肉 |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14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一区 |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网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