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8-05 23:06:16
◎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余豐慧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險資減持房地產股的主要考量可能是規避當前房地產市場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減持地產股有助于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
每經記者 陳榮浩 每經編輯 陳夢妤
險資今年以來在房地產領域動作頻頻。
保利發展近日公告,泰康人壽及其子公司自2017年2月21日至2024年8月1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合計持股比例由7.345%降至4.9999%。
泰康人壽2016年以60億元入股保利發展,成為其第二大股東。然而,隨著房地產市場變化,泰康人壽自2023年起開始減持股份。
8月5日下午,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余豐慧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險資減持房地產股的主要考量可能是規避當前房地產市場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減持地產股有助于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
繼2023年4月宣布擬減持不超過1.3%股份后,同年7月至9月,泰康人壽累計減持保利發展約0.89億股股份,對應減持比例0.75%。此后,泰康人壽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繼續減持,截至2023年11月10日,持股比例進一步降至6.31%。
最新公告顯示,泰康人壽持股比例已降至4.9999%,不再是保利發展持股5%以上的股東,持股數量降至5.99億股。
在2014~2020年,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吸引了大量險資涌入,泰康人壽亦在2016年以60億元巨資入股保利發展,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在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泰康人壽方面簡要回應對保利發展的減持稱,本次減持是根據資產配置需求和相關投資決策。
泰康人壽方面未明確透露是否將進一步減持,僅表示在未來12個月內將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增加或繼續減少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若發生相關權益變動事項將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減持對于企業的影響因具體情況而異。如果減持發生在企業股價下跌期間,可能會對企業股價產生負面影響。如果減持發生在市場調整行情結束之后,可能會為企業股東提供更好的投資機會。”余豐慧說。
險資已開始重新調整投資策略。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向每經記者表示,險資投資模式已發生改變,更加重視多元化投資,包括直接股權投資、股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基金、債轉股等在內的股權投資比重上升。未來險資在房地產領域的投資方向,可能會更傾向于直接投資物業或者通過其他金融工具參與,以獲取持續、穩健的投資收益。
保利發展作為房地產行業頭部企業,其業務情況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房地產市場的變化。
據保利發展財報數據,2021年,保利發展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5.39%,2022年同比下降33.11%至183.20億元。2023年,盡管營收有所增長,歸母凈利潤仍同比下滑34.13%。2024年上半年,保利發展歸母凈利潤降至75.08億元,同比減少38.57%。
類似現象在中海地產、華潤置地、招商蛇口等頭部企業身上也曾出現。
財報數據顯示,中海地產2021年股東應占溢利為401.6億元,2023年為256.1億元;華潤置地2021年股東應占溢利為324億元,2023年為313.7億元;招商蛇口2021年歸母凈利潤為103.72億元,2023年為63.19億元。
這幾家頭部房企的股價也出現了不同程度下滑。
通達信數據顯示,以2021年1月1日~2024年7月31日為區間,保利發展的跌幅為35.38%,中海地產的跌幅為4.95%,華潤置地的跌幅為9.15%,招商蛇口的跌幅為23.96%。
今年上半年,保利發展實現簽約面積954.25萬平方米,同比減少31.01%;簽約金額1733.36億元,同比減少26.81%。
更關鍵的是,保利發展在土地儲備方面也失去了以往的動力。
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保利發展以248.4億元拿地金額位居行業第11位,華潤置地以574.5億元排在第1位,中海地產以263億元排在第9位,招商蛇口則以217.5億元排在第13位。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保利發展利潤跟拿地情況略顯頹勢,但其銷售情況仍然保持行業領先。中指研究院發布的《2024年1-7月房地產企業銷售表現》顯示,保利發展的權益銷售金額和全口徑銷售金額均位列行業第一。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圖文無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