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美麗四川一線隨筆丨密林深處的生態銀行

川觀新聞 2024-08-15 10:01:32

川觀新聞記者 李婷 雅安觀察 黃剛

森林,是地球的肺。只要森林還呼吸,地球的心臟就不會停止跳動。

森林的呼吸和我們人類剛好相反,它呼出氧氣,吸入二氧化碳,把“碳”儲存在大地,讓地球更清涼。

雅安就有一個“天府之肺”,這里有超69%的森林覆蓋率。林地多,也有幸福的煩惱——不少森林位于人跡罕至的大山深處,養護成本高,且權屬成謎。例如寶興縣新場村一塊約350畝的林地,就有56戶主人。林地的邊界早已模糊,難以清晰辨認哪塊地是誰家的,林地權屬成了一筆糊涂賬。

“生態銀行”模式下,零碎土地上有序種植一批批樹木。黃剛 攝

8月13日,記者摸著石頭踏過溪流,前往新場村。青苔在暴雨后更滑溜,單腳寬的泥路,配上60°的山坡,一不留神就可能摔到山下。

“這樣的林子咋個種嘛!”記者感慨。

“確實不好種,所以我們有專門的‘銀行’負責。”同行的寶興縣林業局工會主席劉海接過話頭。

寶興縣大溪鄉黃柏林下發展“森林四庫”。黃剛 攝

深山密林中竟然還有銀行?看到記者疑惑,劉海進一步解釋,原來這里的銀行不是我們常見的金融機構,而是“生態銀行”。

碳匯監測樣地。黃剛 攝

用“銀行”的模式,把零散的、附加值相當低的、交通條件差、有林權糾紛的土地集中起來,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與縣興綠林業投資有限公司統一運營開發。在這樣的模式下,老百姓把零散的林地存進國有平臺和公司里,能不斷地“取”出三種收益——一是“存地”給的租金,二是護林取得的傭金,三是經濟林成材交易后的分紅。

雅安市寶興縣新場村羅老林納入“生態銀行”,村民在管護林地。黃剛 攝

“村上和老百姓都會得到一定的直接經濟收益,戶均收益約達1.35萬元。”“生態銀行”項目護林員文國軍說道,去年種下的楨楠今年長到1米高,黃柏也粗了一圈。更多低效林養護好了,能起到固碳增匯的作用。2022年試點至今,寶興當地“生態銀行”已經存了700多畝林地。

有了“生態銀行”,曾經的糊涂賬變成了清晰的經濟賬,顯著的生態賬。

在寶興縣大溪鄉,89歲的老奶奶楊國蓮,前不久和老伴剛刮了1000斤大溪鄉黃柏,1斤能賣10元。在當地村委會的指導下,村民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讓業態立體豐富起來。更重要的是,村里新栽的樹林,目前已經過監測,注冊了10.2萬噸碳匯,它們年復一年將產出更多碳匯,為這片土地帶來可觀的附加值。

劉海工作了40年,明年4月就要退休,但他相信,存進“生態銀行”的林地以及廣袤森林里蘊藏的碳匯,是未來一筆不可估量的生態財富。他愿意做探路的先行者,因為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來源:川觀新聞

 

責編 趙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中日韩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中文字幕网站 | 色场视频在线观看88 | 伊人久久大线蕉香港三级 | 亚洲女性午夜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