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 2024-09-03 09:59:24
川觀新聞記者 張紅霞
9月2日,賽迪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團)四川有限公司(簡稱“賽迪四川”)發布《中國縣域新型工業化指數研究報告(2024)》。在縣域新型工業化綜合實力全國500強中,四川共上榜26個縣(市、區),其中6個市轄區上榜全國100強。
據了解,該指數建立在政務數據基礎之上,引入和運用大數據指標、模型和技術,是全國首個全面系統地評估和反映我國縣域新型工業化推進情況的綜合評價指數,填補了全國縣域新型工業化量化評價研究的空白。縣域新型工業化綜合實力全國500強是綜合指數得分位列全國前500的縣(市、區、旗),是我國縣域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排頭兵和先行者。
四川上榜的26個縣(市、區)分布在10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分別是成都市(上榜全國100強4個、上榜全國500強15個)、綿陽市(上榜全國100強1個、上榜全國500強2個)、德陽市(上榜全國500強2個)、宜賓市(上榜全國100強1個、上榜全國500強1個)、達州市(上榜全國500強1個)、涼山彝族自治州(上榜全國500強1個)、瀘州市(上榜全國500強1個)、眉山市(上榜全國500強1個)、攀枝花市(上榜全國500強1個)、遂寧市(上榜全國500強1個)。
該指數研究對象涵蓋全國(不含直轄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除1個特區、1個林區和4個數據缺失縣(市、區)以外的2752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包含902個市轄區、395個縣級市、1290個縣、113個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
該指數以更加科學、客觀、合理、全面地評價縣域新型工業化推進水平為導向,從創新驅動、“四化”發展、開放協調和優質高效四大維度進行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每一維度都由相應的二級指標、三級指標構成,指數評價體系共包含4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和39個三級指標。
從縣域新型工業化指數總體表現情況來看,納入研究的全國2752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中,共有1142個縣(市、區、旗)的指數值超過全國平均水平(100分),占全國縣(市、區、旗)總數的比例為41.5%。同時,伴隨縣(市、區、旗)梯度排名的下降,各梯度指數均值呈遞減趨勢且降幅差距在縮小。從縣域新型工業化綜合實力全國500強在縣(市、旗)和市轄區的類型分布情況來看,市轄區入圍數量為322個,占比超過3/5;在全國100強中,市轄區數量為70個,表明市轄區新型工業化整體發展水平大幅領先縣(市、旗)。
來源:川觀新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