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9-13 20:34:35
◎9月13日,京東集團宣布再次啟動加薪。過去3年,京東對外公布的大規模漲薪就有五輪,圍繞零售體系的就有三輪。特別是針對京東采銷的漲薪,并不意外。
每經記者 王郁彪 每經編輯 文多
繼2024年初和年中連續三輪加薪之后,京東迎來今年的第四輪加薪。
9月13日,京東集團宣布再次啟動加薪:自2024年10月1日起,京東零售集團和職能體系將用兩年時間實現20薪,其他部門也將隨后陸續啟動加薪計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過去3年,京東對外公布的大規模漲薪就有五輪,圍繞零售體系的就有三輪。特別是針對京東采銷的漲薪,并不意外。
京東采銷直播在去“年雙11”期間出圈,截至當時,京東采銷直播總觀看人數突破3.8億。今年“618”,劉強東數字人也在采銷直播間亮相直播。采銷直播成為了京東直播以及整個京東內容電商戰略的新支點,被寄予厚望。
內部調整從業績上也能看出有了階段性成效。京東最新財報披露,第二季度公司經調整后凈利潤145億元,同比增長69%,凈利潤率首次達到5.0%。再結合上半年京東嚴抓考勤的背景,整個京東內部都在釋放恢復創業“狼性”的信號。
去年12月27日晚,京東集團宣布,2024年1月1日起京東采銷等一線業務人員的年固定薪酬大幅上漲近100%,2024年初京東零售全員將平均加薪不低于20%。
記者注意到,京東再上一次大規模漲薪還是在2021年。2021年7月13日,京東集團宣布自2021年7月1日開始到2023年7月1日,用兩年時間,將員工平均年薪由14薪逐步漲至16薪,即在2021年7月1日之前的基礎上直接漲薪兩個月。
2022年11月22日下午,京東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劉強東在給全體員工的內部信中提到,要對員工和高管薪酬待遇實施“一升一降”。為了提高基層員工福利待遇,同時盡量減輕公司壓力,自2023年1月1日起,京東集團高級管理人員的現金薪酬降低10%~20%不等,職位越高降得越多。
不過,劉強東當時也表示,如果兩年之內,京東業績重回高增長狀態,京東隨時可以恢復大家的現金報酬。
而今年,除了年初京東采銷以及零售人員漲薪外,京東還宣布,2024年2月1日起,超2萬名京東一線客服員工實現全年平均薪酬上漲超過30%。
針對采銷的漲薪也還在繼續。京東此前宣布,2024年2月1日起,超2萬名京東一線客服員工實現全年平均薪酬上漲超過30%。
8月,京東2025校園招聘全球啟動,開放1.8萬個崗位,包含1.2萬個2025屆應屆生崗位和6000多個實習生崗位,同時將校招生薪酬再次大幅上調。
其中,采銷、技術、產品等核心崗位薪酬上調不低于20%。所有校招入職的“京東采銷”將可達到全年20個月的薪酬結構,年終獎高達8倍月薪。另外還有上不封頂的Big Boss激勵,業績越好激勵越多。產研類崗位中,算法崗平均起薪漲幅超75%。硬件和設計等崗位起薪漲幅超 50%。
除薪資外,京東也有意加大對校招生生活福利的投入。4月,京東正式啟用占地11萬平方米、可容納2000多人的全球培訓基地。此外,“京東青年城”也已完成一期項目封頂,2027年投入使用后可提供近4000套公寓。
在晉升上,記者從京東方面了解到,目前京東集團的管理團隊中,已有超過10%來自在京東成長起來的校招生。
有獎有加薪,自然也有嚴肅整頓。
上半年,京東嚴抓考勤,整治內部“代打卡”等不良風氣。劉強東也曾在高管會上直言:“沒人想加入一個爛的公司、沒有未來的公司,沒有人希望這家公司全部人在躺平、在睡大覺??相信真是我的兄弟,(就)不會希望京東變成這樣。”
不只是京東,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蔡崇信、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吳泳銘在第一封聯合署名的致股東信中寫道,在過去的25年里,阿里巴巴經歷了不斷成長,也出現了一些“大公司病”的癥狀。他們表示,將積極對“大公司病”開刀、保持創業精神的決心。
年初的字節跳動2024年年度全員會上,CEO梁汝波也表示,字節跳動2024年的關鍵信息是“始終創業,逃逸平庸的重力”。他多次提及“危機感”,并將“加強危機感”列入年度目標。他坦言,最大的危機,是擔心字節作為一個組織,正在變得平庸,無法取得新的突破。
整治“大公司病”,提高人效比,成了今年巨頭們都在關心的頭等大事。
電商分析師、海豚智庫創始人李成東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京東、阿里巴巴、拼多多的員工規模相對小時,人效指標很高,因此管理層現在一定會考慮“公司內部效率為什么變差?”“是不是管理不到位?”“組織龐大冗余”等問題。
而想要向內部要效率、要創新,管理上就要有調整的動作。相較于嚴抓考勤,通過激勵貢獻高增長的業務部門,保持業績上的穩定變得十分必要。
出圈的采銷直播,是當前維持京東業務活力的最主要貢獻者。特別是京東近半年多來在內容電商上持續投入,比較直觀地反映在了用戶數據上:二季度,京東的季度活躍用戶數和用戶購物頻次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電商存量時代,想要撬動新用戶不易,頭部平臺工作重點還是在提升用戶復購和用戶黏性上。
加薪和激勵,或許是促進組織活力,提高人效的關鍵,但對一家規模和體量龐大的“20歲”公司而言,想要真正重新找回創業時的“狼性”,需要更多系統性的持續發力。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