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增資、資產證券化、發金融債??新規實施近半年,消費金融公司提升資本實力“多條腿走路”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10 15:21:08

自今年4月2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修訂發布的《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后,業內預計消費金融行業可能會迎來一波“增資潮”。近兩個月,記者注意到已有多家消費金融公司先后出現增資動作。

每經記者 宋欽章    每經編輯 張益銘

近兩個月,多家消費金融公司傳來增資消息,包括:南銀法巴消金注冊資本由50億元增至52.15億元;海爾消費金融注冊資本由15億元增至20.9億元;長銀五八消費金融注冊資本由9億元增加至11.24億元。

另外,近期消費金融公司也積極通過資產證券化、發行金融債等方式獲取較低成本的融資,以增強資本實力。例如,第三季度消費金融公司迎來金融債發行高峰,9家機構共發行229億元規模金融債,遠超前兩個季度。

在業內人士看來,消費金融機構增強資本實力一般有兩類,一是內源性的利潤增長,二是外部市場化手段,如通過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屬于前者,而通過金融債、ABS融資屬于后者。近年來,ABS及金融債已成為持牌消費金融“補血”的重要途徑,不但能夠盤活存量信貸資產,而且有助于大幅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多家消金公司增加注冊資本

自今年4月28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修訂發布的《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實施后,業內預計消費金融行業可能會迎來一波“增資潮”。近兩個月,記者注意到已有多家消費金融公司先后出現增資動作。

9月9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江蘇監管局發布批復,同意南銀法巴消費金融的注冊資本由50億元增至52.15億元。目前,南銀法巴消費金融已完成工商信息變更,國際金融公司(IFC)投資2.15億元,成為新的股東。增資后,南銀法巴消費金融擁有4名股東,分別是南京銀行、法國巴黎銀行、IFC和法國巴黎銀行個人金融集團,出資比例分別為64.16%、29.99%、4.12%和1.73%。

南京銀行官網介紹,IFC是世界銀行集團下屬機構之一,也是全球規模最大、專注于新興市場發展的國際開發機構。

10月8日,海爾消費金融發文稱,公司已完成工商信息變更,注冊資本由15億元增至20.9億元。本次增資是以未分配利潤5.9億元轉增注冊資本金,股權結構保持不變。增資不僅能夠提升公司的資金實力,進一步做大規模,也將進一步提升公司風險抵補能力。

記者從海爾消費金融獲悉,海爾消費金融于9月30日收到監管同意增資的正式批復,于10月4日完成工商信息變更。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目前海爾消費金融擁有5名股東,分別是海爾集團公司、北京紅星美凱龍國際家具建材廣場有限公司、海爾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浙江逸榮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天同賽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30%、25%、19%、16%、10%。

10月1日,長沙銀行公告稱已收到監管批復,同意長銀五八消費金融注冊資本由9億元增加至11.24億元,增資完成后長沙銀行的出資比例為56.66%,北京城市網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出資比例為26.43%,長沙通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出資比例為16.91%。記者注意到,目前該增資的工商變更登記等手續仍待完成。

消費金融機構之所以紛紛增加注冊資本,業內認為與《辦法》的落地有很大關系,原因是《辦法》提出了兩項“硬核”要求:一是進一步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將消費金融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從3億元提高至10億元;二是將消費金融公司主要出資人持股比例要求由不低于30%提高至不低于50%,以壓實股東責任。

盡管在《辦法》落地之時,針對存量消費金融機構如何調整,業內的意見還存在一定分歧,并期待監管部門在配套的通知文件中進一步明確,但從目前來看,部分消費金融公司已經在陸續向新規要求靠攏。

素喜智研分析稱,上述第一項要求主要對尾部消費金融機構造成影響,因為第一、二梯隊的業務體量較大,早已因規模擴張的需求而提升了資本實力。上述第二項要求則主要影響頭部和腰部機構,這類消費金融公司通常股東數量眾多,股權結構相對分散。另外,即使部分機構在注冊資本和股東出資比例方面已經達標,但也可能出于自身業務發展的需要,跟隨這波“增資潮”進一步增強資本實力。在年底之前,受合規壓力影響,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調整可能會持續進行。

積極利用外部市場化手段“補血”

記者注意到,除了增加注冊資本金,近期消費金融公司也在積極通過拓寬融資渠道來增強資本實力,備受關注的是資產證券化(ABS)、發行金融債等方式。

例如,今年9月,中國債券信息網先后披露了海爾消費金融“夠花”系列、中原消費金融“鼎柚”系列、南銀法巴消費金融“南銀法巴”系列的個人消費貸款資產支持證券的注冊申請報告,分別獲批80億元、60億元、80億元ABS儲架額度。另外,在年內,廈門金美信消費金融也獲批了12億元的ABS儲架額度。

資產證券化分析網數據顯示,今年截至10月9日,5家消費金融機構共委托受托機構發行了8期信貸ABS,合計發行規模121.76億元。這5家消費金融機構分別是南銀法巴消費金融、杭銀消費金融、中原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其中,中原消金金融年內委托發行的ABS規模最大,3期共發行了49.68億元。

與此同時,伴隨著此前債牛行情帶來的低息發債機會,消費金融機構近期積極發行金融債降低融資成本。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統計,今年第三季度消費金融公司迎來金融債發行高峰,9家機構共發行229億元規模金融債,而前兩個季度的發行規模分別為81億元、174億元。

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金融機構增強資本實力一般有兩類,一是內源性的利潤增長,二是外部市場化手段,如通過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屬于前者,而通過金融債、ABS融資屬于后者。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規定消金公司資金來源可區分為接受股東及其境內子公司、股東所在集團母公司及其境內子公司的存款、向作為公司股東的境外金融機構借款、向境內金融機構借款、同業拆借、發行非資本類債券。

中信建投證券趙然團隊9月份發布的研報認為,當前消費金融行業的息差利潤被冗雜的成本鏈侵蝕,優化成本結構、提升成本效益成為消費金融穩健增長的關鍵因素。消費金融公司的成本主要集中于獲客成本、風控成本、資金成本、運營成本。其中資金成本方面,消費金融公司已形成“同業借款為主,其他融資方式為輔”的單一融資結構,銀行機構從中收取資金成本費用。過于依賴同業借款的問題亟待解決。

平安證券研究所根據8家主要消費金融公司樣本測算,同業負債占總負債比例基本超過90%,2023年平均計息負債成本率為3.47%,處于較高水平。

蘇筱芮表示,近年來,ABS及金融債已成為持牌消費金融“補血”的重要途徑,不但能夠盤活存量信貸資產,而且有助于大幅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在持牌消金常用的融資手段當中,通過ABS及金融債(尤其是金融債)所獲得的資金成本相對更低,有利于消費金融公司獲得低成本、穩定的資金來源。”

在她看來,隨著行業融資渠道的進一步拓寬,越來越多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尤其是腰部機構獲準進入ABS及金融債發行市場,能夠獲取更加低廉的資金成本,從融資側縮小分化程度,使得更多消金機構享受到市場化融資渠道帶來的優勢及便利。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金融 消費 證券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免费大片 |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首页 | 日本精品在线观看 | 亚欧乱色熟女一区二区 | 亚洲AV最新高清每天更新 |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