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10 15:03:26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彭水萍
10月10日,華安、富國、華夏等多家公募基金出臺限購措施,主要針對旗下北證50成份指數基金,普遍與此前出臺同類基金限購的額度相仿,上限為10萬元,當然,也有部分基金公司放寬限購上限,達100萬元,也有的則直接暫停申購。
近期市場行情火爆,基金公司頻頻也對旗下諸多類型產品實施限購措施,旨在維護基金平穩運作及保護持有人利益。北證50指數從9月24日到10月9日期間,漲幅已經來到60.96%,在所有寬基指數當中漲幅居前。
10月10日,華安、富國、華夏等多家基金公司出臺限購措施,主要針對旗下北證50成份指數基金,疊加此前出臺限購的公司,截至目前,已經有至少10家公募對旗下該類基金進行了限購。
近期A股行情火爆,已經陸續有基金公司開始對旗下基金展開限購措施,但針對同一類型基金普遍展開限購的現象不為多見,而這也說明相關基金的配置端出現了一定壓力,從原因來看,各家紛紛表示為了維護持有人利益,保障基金運作穩定。
有受訪者認為,當前市場波動較大,對于基金公司來說不僅有組合配置,還有行情的壓力,所以基金公司也比較謹慎。具體到實施限購的方案來看,各家基金公司的上限不同,大部分選擇限購10萬元,有的上限調至100萬元,也有的則完全暫停了申購。
以富國北證50成份指數基金為例,基金公司公告顯示,將從10月10日開始暫停申購,不再接受單個基金賬戶對該基金的申購、轉換轉入及定期定額投資業務申請。
華安北證50成份指數基金則從10月10日開始,對該基金A、C均實行上限10萬元申購措施,華夏北證50成份指數基金則表示,將從10月10日開始,對該基金A、C份額實施100萬元上限的申購措施。
一般來說,機構實施限購,表明新增資金的配置選擇變少,Wind統計顯示,就全A平均股價指數來看,9月24日到10月8日期間,漲幅已達43.14%。
然而,A股近期的增量資金已經出現不小的回落,甚至出現減量,且基于目前很多公司的業績來看,難以匹配相對高估的股價。因此,情緒的高漲在基金經理看來或也成為一定的負擔,此時選擇限購也被看作是一種投資者保護的行為。
那么,為何各家基金公司都頻頻針對北證50指數基金進行限購,反而對于其他指數基金尤其是寬基類指數基金的申購比較寬松?從本輪行情的各大寬基漲幅來看,北證50的漲幅領先其他各大寬基,或也成為機構謹慎看待的原因之一。
Wind統計顯示,從9月24日到10月9日期間,各主要寬基指數當中,北證50指數漲幅達到60.9595%,大幅領先第二位的科創50指數的55.1768%,更是比上證指數同期的18.5506%高出更多,倘若截至10月8日計算,北證50指數的區間漲幅已經超過83%。
另據公開數據統計,近期北交所融資融券余額有所上升,10月9日北交所融資買入額為6.34億元,最新融資余額為16.81億元,融券余額為62.45萬元,融資融券余額為16.82億元。
與上一交易日相比,北交所融資融券余額增加9379.76萬元,連續6個交易日增加。其中,融資余額較上一交易日增加9389.29萬元;融券余額較上一交易日減少9.53萬元。兩融余額的增加也表明近期市場交易旺盛,且有參與者在進行更多的杠桿操作。
10月10日,北證50指數漲幅繼續領先其他指數,上午盤中一度漲超7%,成為各大指數當中漲幅最大的一例。
接下來北交所個股的參與價值如何?本輪行情對于板塊的持續推動是否仍有做多的希望?東莞證券分析指出,隨著北交所個股近期漲幅較大,建議關注低估值高增長、經營較為穩健的新質生產力企業,以及北交所高辨識度的細分子龍頭稀缺標的。
此外,央行10日也公告稱,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接受申報,首期操作規模5000億元,視情可進一步擴大操作規模。有分析指出,政策落地有望開啟機構增加持倉的序幕,A股均有望在此過程中得到受益。
來源:Wind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N1176602140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