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內江東興:“蠶桑村”的致富密碼

東興區融媒中心 2024-11-12 12:30:48

陽光灑在元覺村的果園里,桃樹、李樹、柑橘樹隨風起伏,不遠處的桑園里,翠綠的桑葉在風中沙沙作響,仿佛在訴說著這里的故事。

這里是內江市東興區雙橋鎮元覺村,2023年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從古老而興盛的蠶桑產業,到不斷創新拓展的產業鏈,再到新興的水果種植產業,元覺村正以多元化的產業布局,走出自己的鄉村振興路。

蠶桑產業

增收致富的綠色引擎

在元覺村,蠶桑產業猶如一股不竭的活力源泉,為村民們的增收致富鋪設了堅實的道路。這一古老而又充滿生命力的產業,憑借其成本低廉、周期短暫、價格穩健、高效益及綠色環保的特性,在元覺村綻放異彩。養蠶不僅巧妙地利用了農村閑置的房舍資源進行養殖,還有效吸納了當地的剩余勞動力,引領村民們一步步邁向持續增收的新生活。

如今,元覺村已擁有超過1000畝的桑園,今年養蠶300余張,蠶桑產業在這里展現出蓬勃生機。近日,元覺村迎來了第七批次的蠶繭豐收季。在蠶繭收購點,前來交易的村民們絡繹不絕,他們懷揣著辛勤勞動的成果,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

圖片

圖片

收購現場,工作人員們忙碌而有序,他們細心地對蠶繭進行分揀、稱重、質量檢測與分級,確保每一批蠶繭都能得到公正的評價。隨著雪白的蠶繭堆積如山,最終滿載著一大卡車的希望與收獲,緩緩駛離收購站。村民們手中沉甸甸的蠶繭,在這里化作了實實在在的“紅票子”,他們數著錢,臉上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蠶繭收購采取了更為科學公正的方式,依據檢測結果嚴格劃分蠶繭的質量等級,并堅持“優質優價、次質低價”的原則,公開透明地確定收購價格,最大限度地保障了蠶農們的經濟利益。據統計,第七批次的蠶繭平均收購價格約為每公斤55元,這讓元覺村的蠶農們增強了種桑養蠶的信心與動力。

圖片

圖片

傳統絲蠶養殖滋養著元覺村一代又一代的村民。而今年,元覺村在傳統的基礎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引進了周期短、省桑葉、省勞力且高效益的僵蠶養殖,為蠶農們的增收致富之路增添了新的亮點。

“今年,我們嘗試養殖了幾季僵蠶,每季喂養了22張蠶種,每張產出的干蠶重量在18公斤以上,單張產值超過3000元。”元覺村僵蠶養殖基地的負責人孟基軍介紹,僵蠶養殖與傳統絲蠶養殖有所不同,僵蠶作為一種傳統中藥材,具有息風止痙、祛風止痛、化痰散結等多種功效。當蠶幼蟲感染白僵菌后,它們會死亡并僵化,體表會長出菌絲體和分生孢子粉,此時的干燥蟲體便是僵蠶,可以直接銷售給中藥材市場。這一特性使得僵蠶養殖無需經歷傳統絲蠶養殖中的上簇、摘除等繁瑣工序,同時,僵蠶對桑葉的需求量也較小,市場需求大,養殖收益頗為可觀。

圖片

為了不斷滿足市場需求,提升蠶桑產品的附加值,元覺村積極探索傳統蠶桑產業的轉型升級之路。他們創新性地實施了“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聯合生產經營模式,極大地激發了村民們的養蠶熱情,為村民的穩步增收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在元覺村,小小的蠶繭正編織出大產業的宏偉藍圖,共同繪就了一條鄉村振興的致富之路。蠶桑產業正煥發著新的活力,傳統與創新在這里交相輝映,共同書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產業鏈延伸

桑葉桑枝的新價值

蠶桑產業的蓬勃發展促進了產業鏈的深度延伸與多元化拓展,在元覺村展現出了生動實踐。在這里,桑葉不僅扮演著傳統養蠶的角色,還被創新性地用于制作桑葉茶,而桑樹枝條則成為了培育桑枝食用菌的寶貴資源。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元覺村一家農業公司的桑葉茶加工車間,一片片桑葉正通過現代化設備歷經清洗、甩干、切葉等基礎處理,再經由殺青、搓揉、解塊、炒制等精細工序,最終轉化為口感甘醇、香氣撲鼻的桑葉茶。

圖片

圖片

“我們引入了前沿的微波殺青技術,以確保桑葉茶的品質。”公司負責人劉洪自豪地介紹道,桑葉茶通過線上渠道遠銷全國各地,市場反響熱烈。

緊鄰桑葉茶加工車間的,是公司的桑枝食用菌種植大棚與冷庫。在冷庫中,村民們正忙碌地將平菇菌種均勻拌入菌包培養基,經過精心攪拌后,菌種將在菌包內萌發形成菌絲。

圖片

圖片

“我們從2020年起嘗試桑枝食用菌的培育,雖然初期遇到了一些挑戰,但自去年起,收益顯著提升。”劉洪分享道,“成功的關鍵在于嚴格的高溫消毒殺菌處理,以及冷庫中22℃至25℃的恒溫培養環境。這樣的條件下,菌絲茁壯成長,轉入普通大棚后,病蟲害風險降低,能夠保證良好的收成。”

圖片

目前,該公司年產平菇50萬袋、雞菇5萬袋、羊肚菌3萬袋、袖珍菇10萬袋,年產值超過100萬元,產品主要供應內江各農產品批發市場。“我們的桑枝食用菌在市場上備受青睞,桑枝菌獨特的香氣、鮮美的口感以及細膩的質地,是普通菌菇達不到的。”劉洪介紹。

水果種植

自然優勢下的新探索

元覺村的農業多元化發展之路并未止步,水果種植產業正悄然興起,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與色彩。得益于元覺村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肥沃的土地、適宜的氣候以及豐富的水資源,村民們開始積極探索水果種植的新路徑。

在位于元覺村的一家專業合作社果園里,一片郁郁蔥蔥的桃樹間,工人們正忙碌地穿梭,他們手持剪刀,細心地修剪著每一根枝條,仿佛在為這片果園進行著精細的梳妝打扮。這些經過精心修剪的桃樹,不僅外形更加美觀,還能夠更好地接收陽光和空氣,促進果實的生長和發育,提升水果的品質和產量。

圖片

回溯果園的發展,合作社負責人文志巧說:“我一直覺得我們元覺村氣候、土壤條件都很好,適合種水果。我們在2019年的時候承包了245畝長期撂荒的坡地,準備用來種水果。”

“在規劃階段,我就著重考慮了果園的布局和種植品種。我們將100畝土地用于種植李子與桃子,涵蓋了脆紅李、蜂糖李、冰糖李等優質品種,以及獨具特色的冬桃。而另外100多畝土地,則全部種植了高品質的柑橘類水果,包括春見、沃柑、甘平等,也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的選擇。”

圖片

在產量方面,果園的柑橘類水果尤為突出。其中,春見年產量約為10萬斤,沃柑則高達40萬斤。這些水果通過批發渠道遠銷至江浙滬等經濟發達地區,而桃子李子則主要借助電商平臺,將這份來自元覺村的甜蜜送往全國各地。

果園的繁榮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幫助。果園內的灌溉管網、蓄水池、產業道路等基礎設施得到了政府的資金補貼支持,為水果的高產高效提供了堅實保障。經過幾年的發展,合作社還被評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范社,也因高產栽培技術被評為省級農業科技示范戶。

果園里每天都有固定的10多名工人忙碌著,而在采摘高峰期,更是70余人務工。他們都是來自元覺村的村民,果園的發展為他們提供了寶貴的就業機會,增加了他們的收入,也讓他們對家鄉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

談起未來的規劃,文志巧信心滿滿:“我們還打算對現有的桃子和李子品種進行升級更新,提升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再建設一些觀光亭、露營基地、農家樂等設施,將果園打造成一個集采摘、旅游、休閑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業觀光園。”

圖片

圖片

在元覺村,蠶桑產業像一棵大樹,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如今它又萌發出新的枝芽。僵蠶養殖帶來新的機遇,桑葉茶和桑枝食用菌產業的興起,如同樹上盛開的花朵,散發著迷人的芬芳,吸引著市場的目光。桃子、李子、柑橘掛滿枝頭,水果種植承載著村民們的幸福與期望。多元化產業相互促進,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讓元覺村的村民得以安居樂業。元覺村在產業發展之路上穩步前行,村民們的生活也日益富足,元覺村將不斷探索,用多元化的產業發展為村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韩国视频高清一道一区 | 日本香港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伊人久久综合热线大杳焦 | 亚洲精品一级AV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一 | 日本国产欧美三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