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13 11:54:49
每經編輯 杜宇
每經評論員 杜宇
11月12日,黑芝麻(SZ000716,前收盤價:7.79元,市值58.70億元)發布公告,揭示了公司因歷史擔保事項可能面臨的“其他風險警示”。這一公告不僅揭開了四年前的擔保舊賬,也暴露了公司在風險管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不足。
事件起源于2020年,黑芝麻為南寧兒童醫院PPP項目提供質押擔保,涉及金額高達5.05億元。由于操作緊急,公司未能及時履行審議程序,為糾紛埋下伏筆。2022年,廣發銀行南寧分行因南寧兒童醫院違約,宣布貸款提前到期,并提起訴訟。法院判決黑芝麻需承擔部分賠償責任,最高可達1.03億元。
盡管黑芝麻控股股東黑五類集團已承諾全額承擔賠償責任,但截至公告日,履約保證金尚未到位,增加了事件的不確定性。這一擔保風波不僅對公司的財務狀況構成壓力,也對投資者權益保護提出了挑戰。
近年來,黑芝麻營業收入持續處于下滑趨勢中,凈利潤也不時虧損或微利。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5.88億元,同比下滑17.37%,實現凈利潤4175萬元,同比下滑5.26%。
黑芝麻需采取積極措施,確保控股股東的承諾得到及時履行,以減輕對公司財務的潛在影響。同時,公司應加強內部合規管理,完善信息披露流程,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對于投資者而言,此次事件是一個警示,提示他們在投資決策時,應更加關注公司的合規性和透明度。投資者應審慎評估公司的基本面和潛在風險,避免因市場波動而做出沖動的投資決策。黑芝麻的案例也提醒所有上市公司,保護投資者權益是維護市場秩序和公司聲譽的基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