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觀察 2024-11-15 18:43:03
11月13日,《四川新聞聯播》關注了峨眉山發現新物種大渡攀蜥消息。這一新物種長什么樣? 峨眉山還有哪些“寶”呢?
初冬的峨眉山,煙霧繚繞,層林漸染。記者將跟隨峨眉山林管所生態站工程師梁東,一起去尋找大渡攀蜥。
工程師梁東告訴記者,分布在大渡河流域的蜥蜴,曾被誤認為與模式產地(湖北宜昌)的麗紋攀蜥是同一個物種。近年來,經過中科院成都生物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等機構專家調查比對后發現,該新種與麗紋攀蜥種群存在明顯的生境、形態和遺傳差異,于是將其命名為大渡攀蜥,并在國際動物學權威學術期刊《animals》正式發表。
經過1個小時左右的徒步,記者和工程師梁東來到了峨眉山景區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這里是峨眉山唯一一個干熱河谷地,也是大渡攀蜥生活的地方。在這里,記者終于見到了大渡攀蜥的廬山真面目。
工程師梁東說,全球攀蜥目前發現大概有47種,峨眉山大渡攀蜥的發現,讓人們對攀蜥屬有了一個更加豐富的理解。
除了大渡攀蜥,峨眉山還有峨眉髭蟾、峨眉擬單性木蘭、峨眉槽舌蘭等等“寶”。這些都是土生土長,正宗的本地“土著”。同時,這個季節是峨眉槽舌蘭的盛花期。
峨眉槽舌蘭是峨眉山的特有物種,屬珍稀瀕危物種,在峨眉山有極少的分布。科研人員為了防止其滅絕,從2017年開始對它進行了人工培育,現已培育出6000余株,并在峨眉山景區內以及野外回歸了3000余株。
因峨眉山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尤其是其特有物種,峨眉山被譽為“巨大的植物寶庫”和“天然的野生動物園”。目前,峨眉山有3700多種高等植物,2300余種野生動物。而且,隨著峨眉山物種頻繁“上新”,這些數字將不斷“刷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