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四川頻道

每經網首頁 > 四川頻道 > 正文

央媒看四川 | 走,到大涼山看戲去!

人民日報客戶端 2024-11-19 13:29:07

戲劇會與大涼山發生哪些奇妙的化學反應?

邛海湖畔,瀘山腳下,谷劇場里層層綠意。音樂舒緩而起,舞臺中央,兩名舞者徐徐起身,開始用舞蹈動作講述一個木偶人的起伏辛酸……

在大涼山遇見戲劇。近期,舞劇《戈萊姆的自白》在2024第六屆大涼山戲劇節期間上演,演員以無聲的語言帶領觀眾走進一個動人故事。

本屆戲劇節開幕大戲《星回)劇照

從中外藝術家聯合創作的開幕大戲《星回》,到巴西話劇《英雄之旅》,從舞劇《戈萊姆的自白》,到大型實景劇《阿惹妞》……本屆大涼山戲劇節匯聚來自巴西、法國等10多個國家的100部戲劇,一場國際戲劇界的盛宴在涼山西昌邛海邊上演。

戲劇的風吹到了大涼山。與戲劇結緣,讓戲劇成為新的標識,不少人會問,大涼山有哪些優勢?

四年多前,第一次踏足大涼山戲劇節,記者也曾這樣疑問。當時,記者采訪了大涼山戲劇節發起人之一的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他曾這樣回答:“因為這片山水風光,這片冬日暖陽,造就了西部唯一的戲劇節,成就了世界冬季戲劇節……”

事實的確如此。大涼山擁有獨特優勢:冬日暖陽、邛海風光、秀麗瀘山。游人一旦在冬日抵達涼山西昌,會收獲陣陣驚喜。冬晨的陽光灑在身上,讓人感受到了別處沒有的溫暖與自然。

 

多民族文化在大涼山交往交流交融

僅靠自然風光取勝?當然不是。大涼山還擁有最為傳統的彝族文化,14個世居民族保留著各自絢爛的民族文化,共同生活在這里。在多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中,誕生了吉狄馬加、莫西子詩、吉克雋逸、李亭等一批詩人、音樂人、戲劇人,他們從涼山走向世界。

以脫貧攻堅戰中的懸崖村搬遷故事為文化土壤,國家一級編劇李亭創作的民族歌劇《聽見索瑪》就曾在大涼山戲劇節期間作為開幕大戲上演。時隔不久,《聽見索瑪》又代表四川參演第四屆中國歌劇節。

 

《聽見索瑪》劇照

舉辦戲劇節,大涼山更擁有不少“硬條件”。建于2006年,西昌火把廣場旁的金鷹大劇院擁有800多個座位;成立于上世紀50年代,涼山歌舞團也擁有齊全的設備和技術團隊。有了戲劇節,許多閑置資源和空間也被利用了起來。山空間·聽濤谷,城空間·火把廣場,湖空間·月亮西,谷劇場、聽濤小禮堂、眾美術館、古戲臺……一個個別具特色的小劇場安臥在山下、湖邊。

實際上,今日的大涼山已經有了很多不一樣的名片。農業因陽光而豐滿,西昌的葡萄,會理的石榴,鹽源的蘋果暢銷全國;風光因山水而馳名,螺髻山九十九里瀑布溫泉,瀘沽湖,谷克德國家濕地公園各具韻味;教育因投入而充盈,黑鷹少年籃球隊走出大山,“布拖女足”看見大世界,一冊冊圖書也來到西昌木耳小學學生們的課桌上……如今,涼山州的首府西昌也早已成為全國百強縣市。

2021年11月,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在大涼山戲劇節上演

戲劇發生在大涼山。戲劇又能為大涼山、能為戲劇人帶來什么?

這次戲劇節期間,記者與不同的戲劇人、戲劇節承辦者、志愿者對話,聽到了他們的答案。

戲劇正成為大涼山的一張名片。

“我們希望未來人們一提到中國西部,就能想到大涼山。”濮存昕說,戲劇節讓山里的居民不用走很遠的路,就能來買票看戲,眾多外國人也得以走進大涼山,了解大涼山,了解中國。

戲劇節讓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戲劇人充分交流。

火把廣場上,表演結束,演員走下臺,與觀眾跳起歡快的新疆舞,這一幕讓新疆吐魯番歌舞劇團話劇演員邴海軍久久難忘。第一次參加戲劇節,邴海軍和同事們既收獲了觀眾的認可,也得以通過國際戲劇對話、國際戲劇大師課等平臺,學到不少專業技巧。通過戲劇節,吐魯番歌舞劇團所帶來的原創話劇《二黃》,也以話劇與吐魯番民族舞蹈相結合的方式,將吐魯番地區的民族文化傳播給更多人。

歡喜廳里,燈光聚焦在巴西話劇《英雄之旅》的主演Mateus Amorim Ribeiro 身上。表演中,他用豐富的表情,激烈的肢體動作,講述巴西一位普通工人何賽如何在失業后,面對各種怪異與危險,實現自我救贖。第一次來中國,Mateus說他感受到了中國戲劇人對戲劇的熱愛,更感受到了大涼山良好的戲劇氛圍。能與不同國家的戲劇人對話,這也讓他十分驚喜。

國際劇協負責人和中國戲劇家開展國際戲劇對話

戲劇節也讓眾多青年戲劇人和青年學子獲得舞臺。

用舞劇的形式展現木偶人在人生四個不同階段的境遇,深圳ZIV跨界實驗工作室的青年戲劇人,在綠草遍布的谷劇場,與觀眾無聲對話,獲得陣陣掌聲。而在此前幾屆戲劇節,包括出品話劇《春逝》的話劇九人團隊等在內,眾多大學生戲劇團隊和其他青年戲劇團隊都來到大涼山戲劇節參與戲劇展演和對話。

第一次來參與戲劇節,承擔傳媒對接服務,對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大三學生李順來說,戲劇節讓他有了一次系統練兵機會,“既能向專業媒體人學習,又能在新聞采寫和公眾號運營中,掌握實踐技能。”自首屆大涼山戲劇節舉辦以來,負責策劃運營的涼山文旅集團就與眾多高校合作,讓包括戲劇、語言、新聞等不同專業的青年學子獲得鍛煉舞臺。

2021年,話劇《紅色》在大涼山戲劇節的水空間上演

戲劇節更讓大涼山獲得更多發展空間。

冬日暖陽,涼山不涼。讓大涼山火起來,通過戲劇節推動,諸如民族歌劇《彝紅》、電影《我的圣途》、電視劇《彝海結盟》《索瑪花開》、中國第一火秀《阿惹妞》等眾多文藝作品接連誕生,大涼山的文化土壤日趨豐富。

文化發展,民眾也受益。舉辦戲劇節伊始,眾多惠民演出就讓涼山州內外的居民,飽覽戲劇魅力。2023年大涼山戲劇節期間,有觀眾近5萬人享受到各類演出。許多網民也通過線上渠道,遠程感受到戲劇帶來的火熱。

陽光,戲劇,美食,以戲劇為媒,文旅融合正為大涼山帶來更多可能。乘坐鐵路動車到大涼山旅游,參與戲劇轟趴,品嘗涼山火盆燒烤……涌動在西昌街頭的,是大涼山新的活力。

戲劇連接世界,連接未來。“希望大涼山戲劇節能夠持續發展下去,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能夠從中了解到我們的過去,并期盼我們的未來。”在戲劇節的國際戲劇對話會上,國際劇協巴西中心主席杰夫·法根斯曾這樣期許。

統籌:張帆

策劃:王永戰

制作:趙祖樂

素材:大涼山戲劇節組委會

責編 胡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视频五月天激情 | 香港三级欧美国产 |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 制服丝袜在线观看亚洲不卡 | 又色又爽又高潮的视频日本 | 亚洲a∨激情综合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