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21 08:00:34
每經記者 陳利 每經編輯 魏文藝
丨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丨
NO.1 深圳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
11月19日,深圳發布《關于取消普通住房標準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24年12月1日起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對個人轉讓住房未提供完整、準確的房屋原值憑證,不能正確計算房屋原值和應納稅額的情況,將實行個人所得稅核定征稅,以轉讓收入的1%核定應納個人所得稅額。同時,取消個人轉讓非普通住房以轉讓收入的1.5%核定應納個人所得稅額的規定,其他個人所得稅政策未作調整。在個人出售住房增值稅方面,深圳市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后,個人將購買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增值稅;個人將購買不足2年的住房對外銷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額繳納增值稅。在個人購買住房契稅方面,深圳市適用與全國統一的個人購房契稅優惠政策,對不同面積和住房套數的購房家庭實行差異化稅率。
點評:這一措施在簡化個人房產銷售稅收計算方面有積極意義,但短期內可能會對市場產生一定的觀望情緒。此外,取消不同住房標準的舉措有望減少市場投機行為,促進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NO.2 中部六省啟動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
11月20日,湖南省、山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中部六省自然資源廳在長沙聯合簽訂《不動產登記“跨省通辦”合作框架協議書》。根據協議,中部六省范圍內,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及房屋所有權的轉移登記、變更登記(自然人)、抵押登記、預告登記及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等5大類12項高頻不動產登記業務納入首批通辦事項,后續逐步覆蓋國有土地上全部房屋登記業務。
點評:這是提升行政服務效率的重要一步,特別是對于跨省交易頻繁的市場主體來說,將大大便利不動產交易和融資活動,有助于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但實際實施中的協同和數據共享仍需要進一步落實。
NO.3 黑石集團稱“應該重燃對房地產的熱愛”
11月20日,黑石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Jon Gray11月19日在2024年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表示,應該重燃對房地產的熱愛。“1月份我們曾公開表示,我們認為房地產市場不適宜投資,但在過去的12個月里,我們已經在該領域投資了300億美元,這表明了我們極大的決心。”
點評:此舉表明全球投資者對房地產資產的長期價值仍持樂觀態度。盡管面臨周期性調整和短期市場波動,但房地產作為抗通脹及資產配置的穩健選擇仍然具有吸引力。這也提醒業界在面對市場變化時,應關注長期投資價值,而非被短期波動所左右。
NO.4 新華聯集團財務公司獲批進入破產程序
11月20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發布的關于新華聯控股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破產的批復文件顯示,原則同意該公司進入破產程序。批復文件要求,新華聯集團財務公司應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開展后續工作。如遇重大情況,及時向金融監管總局報告。
點評:新華聯控股進入破產程序,反映了部分房地產企業在宏觀經濟環境和行業調控影響下面臨的嚴峻壓力,對其股東和債權人都將帶來深遠影響。持續的債務問題和流動性緊縮是房地產行業面臨的普遍難題,對于市場而言,破產重整可能是解決債務危機和恢復健康發展的必要手段。
NO.5 恒大附屬公司清盤聽證會延至12月18日
11月20日,香港法官宣布將中國恒大集團附屬公司CEG Holdings BVI Ltd.的清盤聽證會延期至12月18日舉行。據了解,今年9月,來自安邁顧問有限公司的Edward Middleton和黃詠詩作為中國恒大集團的清盤人,已正式向法院提交了針對其直接全資附屬公司CEG Holdings BVI Ltd.的清盤呈請。
點評:這并不意外,當前恒大集團正處于復雜的債務重組和流動性危機處理中。此舉意味著債權人和市場需要更多時間和信息來作出決策,但恒大的整體財務狀況依然堪憂,如何妥善解決債務問題,將對行業的信心恢復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NO.6 濱江集團39.54億元拿下杭州奧體“新地王”
11月20日,杭州舉行不限房價之后的第二場土拍,三宗地塊全部成功出讓,總成交金額約為51.37億元。其中,奧體博覽中心單元BJ1706-10地塊經過長達49輪爭奪,最終被濱江集團以總價約39.54億元、溢價率33.85%、樓面價達到48186元/平方米競得,成為奧體板塊單價最貴地塊,同時也是杭州單價第二高的地塊。另一宗下沙單元地塊經過35輪競價,由自然人洪禮昌以總價4.46億元、樓面價24847元/平方米、溢價率高達64.55%獲得,創下今年杭州土拍市場溢價新高,也是杭州今年首次出現自然人拿下住宅地塊的情況。
點評:濱江集團以高溢價拿下杭州奧體地塊,顯示出市場對優質地塊的高度熱情和競爭激烈。然而,在當前宏觀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如何進行有效的項目運作、控制成本和風險,是房地產開發企業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高溢價的背后,也體現出市場對未來漲價預期的樂觀。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