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全力實施“立園滿園”,成都產業集團聚焦園區經濟、推動產業升級,助力成都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 2024-11-21 17:53:01

10月24日,成都舉行全市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大會,明確表示要進一步強化園區在經濟發展中的“主戰場”作用,以園區“一子落”,帶動經濟“全盤活”。具體來看,成都將在全市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和市級產業園區開展“優化提質、特色立園,賦能增效、企業滿園”行動(下稱“立園滿園”行動),突出專業化、特色化方向,全力提升產業規模和競爭力。

作為成都市屬國企功能類企業,成都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成都產業集團”)肩負著推動成都產業升級和園區經濟發展的重要使命。成都產業集團從工業入手,聚焦成都整體產業布局與戰略定位,深度參與并助力成都市的產業集聚、技術創新和資源整合,成為成都“園區經濟”建設的重要踐行者。通過下屬功能區集團、天府產城以及石化基地等多家子公司,成都產業集團構建起了圍繞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多領域的園區體系,同時憑借多元化的產業布局和標準化廠房的創新園區模式,在為企業提供優質成長土壤的同時,也為成都市的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成都產業集團下屬石化基地公司投資建設運營項目成都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創新中心 

園區興則產業興 園區強則產業強

近年來,成都市上下以產業建圈強鏈引領園區發展,重大項目加快建設、產業規模加快壯大、設施配套加快完善,各項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為園區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對照成都肩負的職責使命,成都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園區因改革而生,也因改革而興。園區不但要從產業端尋求發展上的突破,更要沖破一些體制機制端的阻礙,為園區賦能增效。盤活產業空間,只是成都此輪體制機制改革的冰山一角,“擴權賦能”做活園區已被提上日程。

成都市委、市政府決定開展“立園滿園”行動,就是要通過優化園區空間布局、功能定位、產業結構,提質園區基礎設施、公服配套、風貌形象,推動實現“特色立園”;通過賦政策之能、科技之能、管理之能,增服務效率、要素效用、產出效益,推動實現“企業滿園”。成都產業集團下屬功能區集團、天府產城、石化基地等公司建設的產業園區,正是成都市園區經濟建設的生動實踐。

石化基地公司作為成都產業集團首家為園區提供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及運營的企業,堅持“園區興則產業興、園區強則產業強”的發展理念,以服務鏈主龍頭資源,充分挖掘四川石化等投資項目戰略價值和經濟潛能為目標,立足成都新材料產業功能區(石化園區)和雙湖科技園,大力實施“立園滿園”行動,常態化開展“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奮力打造“生產基地、生活基地、服務保障基地、科技孵化創新基地、企業文化建設基地”五個基地。

成都產業集團下屬石化基地公司投資建設運營項目雙湖科技孵化園

10月24日下午,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曹立軍前往城北,觀摩的四川成都新材料產業化工園區,便是石化基地公司參與開發建設和提供運營服務的眾多代表性園區之一。

其次,功能區集團以“立園滿園”行動為核心,在成都多個產業功能區推進標準化廠房建設,通過產業鏈延伸和功能分區布局帶動產業集聚效應。目前已投建的產業載體項目涉及10個產業功能區,7個產業生態圈,12個重點產業鏈。為加快推動園區現代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功能區集團還成功引入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四川省瞪羚企業成都航天凱特機電科技有限公司,落戶成都國盾融合創新中心;成功引入納斯達克上市企業、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鏈主企業世紀互聯下屬四川世鏈算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落戶成都屏芯智能智造基地;在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背景下,成宜裝備制造產業園建設期間,招引新能源企業寧德時代負責電池性能檢測的全資子公司宜賓創能測試中心,以及配套企業常州瑞德豐精密技術有限公司落戶園區,是成都產業集團內部首個實現建設、招商同步實施的項目。

成都產業集團下屬功能區集團投資建設運營項目成宜裝備制造產業園

此外,天府產城作為成都產業集團地產板塊支柱企業之一,三家下屬企業已投建天府數智產業園、天府空港綜保區和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產業園,截至目前一家已投運,其余兩家在建。其中,天府數智產業園作為四川省“智改數轉”高質量發展示范基地,成功建立全國首個省級制造業智改數轉一體化服務平臺,為全省乃至全國工業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智能化賦能服務,推動工業領域數智化綠色化改革。

成都產業集團下屬天府產城公司投資建設運營項目天府數智產業園

服務產業空間承載 成都產業集團園區建設成果斐然

產業是經濟之本、發展之基,工業在其中更是發揮著壓艙石和頂梁柱的作用。拼經濟搞建設,必須堅定不移構建以工業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而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就必須堅定不移做強產業園區。

當前我國已有超78000個產業園區,預計到2025年園區總供應量將突破62億平方米。作為產業發展的重要空間載體,技術、資金、人才等各類要素的天然集聚地,園區之于產業的關鍵意義也就不言而喻。

成都產業集團以推進“園區經濟”建設為己任,持續盤活園區載體資源,堅持深化園區經濟的建設,在園區經濟的建設上成績斐然。

2017年整合組建以來,成都產業集團全力支撐服務全市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已形成了以產業制造為核心,產業投資、產業金融、產業服務、產業載體為支撐的“1+4”主業體系。截至2024年10月底,成都產業集團實現資產總額1908.97億元、利潤總額37.25億元,完成投資205.31億元,產業投資基金群總規模達1520億元。在以“園區”帶動“經濟”,以“經濟”助力“產業”的目標下,成都產業集團為成都園區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過去七年時間里,成都產業集團深入發揮園區經濟發展主戰場作用,累計建成產業載體近400萬平方米、投資超240億元,招引入園企業149家。成都產業集團堅持特色化差異化定位,投建運營郫都國盾融合創新中心、雙流屏芯智能智造基地等15個標準化廠房項目,為鏈主企業建設定制化廠房項目2個,支持軍民融合、智能智造、航空航天等特色產業發展。

成都產業集團下屬功能區集團投資建設運營項目成都屏芯智能智造基地

其中,石化基地公司作為最早一批“管委會+公司”模式的市屬國企成為石化園區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及運營實施方,自成立以來已在石化園區累計投資超過30億元,有力保障四川石化順利投產的同時也獲得穩定的投資回報。其精心打造的7.56平方公里石化園區,完成了園區5000余畝土地搬遷,保障了四川石化及上下游近30家園區企業、8000余園區人員的建設和運營,幫助四川石化打通了原油入川、入廠的鐵路運輸通道,為拓寬產銷運輸渠道、加強能源戰略保障作出積極貢獻。

功能區集團則在成都多個區(市)縣投資建設約350萬平方米的高質量產業載體,同時進行體制機制改革,提升發展質效,以用戶的思維和視角,解決了園區招商和運營過程中的痛點,成功實現部分園區項目的“企業滿園”。以青羊區為例,功能區集團響應建設“人文青羊·航空新城”目標,定制化實施航空產業項目,推動航空航天優勢產業發展。在定制化航空產業項目上,功能區集團開創了“產業載體定制化、租賃期限長期化”的新模式,實現鏈主企業節約成本、地方產業集群發展、開發企業做優做強的“三贏”。

此外,成都產業集團還深度參與了成都未來科技城項目集群、天府動力源等重點片區建設,主導實施了天府綜保區、國盾融合創新中心、雙流屏芯智能智造基地等省市重點載體項目建設,為企業的成長提供了堅實的產業載體。

響應市委“立園滿園”行動目標 成都產業集團進一步提升園區運營質效

根據《關于開展“優化提質、特色立園、賦能增效、企業滿園”行動,推動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下稱《通知》),成都“立園滿園”行動將通過實施五大攻堅任務,力爭通過五年時間努力,讓“成都園區”品牌效應大幅增強,成為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的重要支撐。

《通知》明確了成都市產業園區發展的總體目標,堅持定性目標和定量目標相結合,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相銜接。其中,到2029年,要建成1個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提質進位,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和品牌號召力的省級開發區,市級園區特色化、品牌化、高端化水平邁上新臺階。千億級園區達21個、500億級及以上園區達31個,園區內規模以上企業達1.8萬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2萬家,實現“企業滿園”。

本月中旬舉行的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提出,要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因地制宜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著力做強產業園區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基礎,持續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在這一背景下,作為成都市推進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成都產業集團迅速響應和落實市委決策號召,圍繞“優化提質、賦能增效”的核心要求,積極行動,推動具體舉措落地。

在成都產業集團召開的三季度工作會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苗偉強調,集團要圍繞在專業化特色化園區建設上求突破,深化區(縣)聯合招商機制,加快打造集投資、運營、產業導入“三位一體”的園區標桿項目。

此外,成都產業集團將加快平臺建設,聚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鏈關鍵環節,投資運營一批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平臺,打造自主運營“產業中試”品牌和中試園區,力爭到2029年投建30個概念驗證中心、中試平臺,自主運營5個以上。

苗偉在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分組討論中還強調,成都產業集團將進一步提升園區運營質效,全面融入“立園滿園”行動,重點發展雙流屏芯智能智造基地項目、成都醫學城國際科創社區等,加快引入鏈主龍頭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構建“基金+招商+園區”運營模式,持續發揮“重產+科創”基金專業優勢和數據算力等優質要素保障推動“企業滿園”;常態化開展“進解優促”工作,幫助入園企業協同解決研發、資金、市場等方面困難;推廣企業、區(市)縣政企合作招商模式,強化與屬地政府(管委會)聯動,統籌資源加快實現載體去化,打造高質量產業園區樣本。

具體來看,9月下旬,32個民用核能項目在成都市雙流區集中簽約,協議總投資達167億元,其中,成都產業集團主導實施的雙流屏芯智能制造基地還引入中核核能產業園,該產業園由雙流區與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合作打造,已于11月中旬正式投入運營。今年5月,功能區集團下屬企業魚鳧產城與天府數智谷科技創新基地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共建協議,雙方擬定在溫江醫學城國際科創社區內合作共建產業孵化中心,通過創新業務合作模式,協同開拓市場,促進項目招引。

從石化基地公司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到功能區集團的產業載體項目,再到天府產城的“智改數轉”服務平臺,成都產業集團正以其多元化的產業布局和創新的園區模式,為成都市的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這些項目的落地實施,既展現了成都產業集團在推動園區經濟發展上的堅定決心和實際成效,也彰顯了其在助力成都打造全國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和新動力源中的重要作用。展望未來,成都產業集團將繼續深化園區經濟建設,以更加務實的舉措和更加顯著的成效,為成都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成都市 成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网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 | 色综五月亚洲欧美婷婷 | 视频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夜夜天天狠狠偷偷青青久久 | 亚洲日韩欧美制服二区dvd |